首 页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电 影 | 电 视 | English | 对 话 | 时 评 | 图 片 | 健 康 | 时 尚 | 女 性 | 汽车 | 宁波帮 | 社 区 | 博客 | 牛播网 | 论 坛 | 贴吧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演出 港澳台参演成亮点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自然灾害时仍对外慷慨解囊
·文化部官员称港澳台艺术团体将参与国庆演出
·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天安门金水桥实施保护修缮
·北京长安街华灯迁改工程全面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正式启动
·80多位将领后代相聚抗战馆 共祝新中国60华诞
·国庆阅兵枪支管理用“指纹枪柜” 无法解密(图)
·开国元勋后代组合唱团 红色子女唱响东方红(图)
·中国空军将有新型武器装备参与国庆60周年阅兵
·空军60周年大阅兵猜想 女飞行员驾驶歼击机亮相
·歼-7机队将参加国庆阅兵 已全部喷漆涂装完毕
·建国60年国庆重点献礼片《大河》全国公映
·宁波首辆公共汽车
·宁波解放后我党创办《宁波新华电讯》
·宁波解放从这里开始
·慈城:迎来解放喜洋洋
·接管江北:在群众中打开局面
·市区解放:宁波学生喜迎解放
·解放镇海:黎明前的战斗
·宁象战役,浙江大陆最后一战
·解放大榭岛,我军渡海第一战
·两份珍藏见证宁波解放
·蒋介石故乡解放记
·守护天一阁
·解放·接管:“我是第一批进政府大院的”
·一个宁波地下工作者的回忆
·一个二十二军老兵的回忆
经济

滨海小村驶出“经济大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06月06日 21:31

象山造船业发展非常迅猛。记者 江涛 摄

石浦渔港(资料图片)。沈颖俊 摄

  【人物名片】

  尚华瑞,石浦镇东门岛村原会计。

  李伟忠,宁波葛峙船舶建造厂厂长。

  黄如伦,象山航运管理所干部。

  【专家点评】

  姚越云(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干部):

  从全国一级中心渔港,到水运市场的繁荣,再到船舶制造基地的崛起,象山石浦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港口优势,完成了产业升级调整的优美转身,这只是我市港航事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水运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发展迅猛。1978年,宁波的水运运力只有3.7万载重吨,现在水运运力已突破300万载重吨,提前两年完成了2010年的发展目标,运力规模居全省第一。

  这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物流市场日益繁荣,港口水运优势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是分不开的。同时,水运业的繁荣又促进了船舶制造业的迅速崛起。目前,象山港和环石浦港等船舶制造基地已成为我市滨海产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随着宁波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和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宁波水运必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机遇期。

  宁波处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位于象山南部的石浦港长达18公里,是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之一和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如今,在石浦港不仅可以领略到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的盛况,更能看到海港两畔船吊林立、巨轮巍然,昔日的木质帆船如今已成万吨巨轮,寂静海岛也成了船舶制造基地,一个个沿海小村成了海运专业村、富裕村……

  东门岛:浙江渔业第一村

  68岁的尚华瑞曾在“浙江渔业第一村”——石浦镇东门岛村担任了48年会计。提起近30年来的发展变化,他感慨万千。

  尚华瑞说,30年前,石浦港上绝大多数都是木质机帆船,很少看到钢质船。这种木质帆船载重吨位只有60吨~80吨,机器功率很小,只能在近海区域和舟山、台州等地活动。当时渔民也只能在近海捕捞,最远仅到舟山嵊泗。

  改革开放前,东门岛村是个纯渔业村,收入全部靠渔业捕捞。尚华瑞回忆,1978年村里每人每月可领到10元工资,另外还有10元饭菜票和10元购鱼票。

  1984年,村渔业队实行承包责任制,渔船全部承包到户。为了提高效益,承包的渔民开始大量精减劳力,船均收入无形中增加了一倍多,大大激发了承包户的积极性。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的渔船数量增加了近2倍。从这时开始,船老大购买了第一批钢质渔船,开始涉足远洋捕捞。1996年,过去的木质机帆船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大功率的钢质渔轮,最大载重达四五百吨,捕捞范围扩大到各大渔场。

  也就在这一时期,东门岛村渔业捕捞发展到最高峰,村里专业捕捞渔船近300艘,总产量超过2.5万吨,早在1995年村里年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万元。东门岛村因此获得了“浙江渔业第一村”的美誉。

  “你现在看看,石浦港里到处都是成千上万吨的钢质巨轮。”尚华瑞兴奋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当地渔民开始逐渐转产转业,有的开始水产养殖,有的发展海洋旅游,有的涉足船舶制造、船务代理等。

  宁波站:华东最大海运村

  宁波站村是距离石浦港不远的一个滨海农村。然而,这个只有400余户1400余人的滨海农村,创造了我市航运史一个又一个奇迹。

  短短几年,该村先后建起了荣宁、兴宁等6家水运企业,成为我省第一个海运专业村、华东最大的海运村。今年7月,该村的银星海运有限公司获批,成为我市首个参与国际海运的宁波民营水运企业。

  黄如伦从1977年起就从事港航管理。据他回忆,改革开放之前,宁波站村和象山其他沿海农村一样,除了渔业捕捞和种植番薯,别无其他经济来源。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兴起,物资流动日益频繁,加上当地及周边地区水泥厂、化肥厂以及电力设施的建成投产,矿石、煤炭、化肥等物资运输需求日渐增多,宁波站村村民利用木壳货船跑起了水上运输。后来,钢质船逐步取代木质船。

  1999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水运行业正逐渐步入低谷。当年,在当地港海部门的指导下,宁波站村以村级集体资金购买了7艘货轮,组建起专业从事海运的荣宁船务公司,村级企业搞海运,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紧接着,他们又购置了荣宁51号集装箱货轮和112个箱位,开始涉足集装箱运输行业。

  黄如伦说,随后几年间,这个只有1400余人的滨海农村,先后建起了6家专业水运企业,运力达到78艘、33余万载重吨,船舶总资产超过13亿元,其企业产值占象山全县货运总产值的80%以上。

  去年,宁波站村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被浙江省授予“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海岛崛起造船基地

  据李伟忠回忆,象山县第一家国营船厂,1975年才开始在石浦港畔筹建,当时只有一个车间从事木质船制造。1977年才开始造钢质船,李伟忠是这一年来船厂工作的。据他回忆,当时船厂的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个起重能力20吨的龙门吊,大部分工作都要靠人力完成,效率非常低。一条100吨位的普通渔船要耗时近一年。

  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船厂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1982年第一艘1000吨的墩船在石浦港成功试水,并接连为舟山等地打造了好几条千吨货轮。但好景不长,90年代初整个行业开始下滑,船厂业务量急剧下滑,加上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积弊,1999年船厂不得不宣告倒闭。

  从船厂出来后,李伟忠与几个同事合伙,办起了船舶维修厂。“当时石浦港有1000多艘渔轮,加上过往船只有三四千艘,这一块蛋糕还是挺大的。”2002年,运输行情出现好转,李伟忠等人敏锐地察觉到造船行业的广阔前景,于是成立了船舶制造公司。当年就造了6艘1000吨位的货轮。

  当时,象山县政府也将现代船舶制造业作为发展滨海产业的重点之一。2003年,象山港和环石浦港的打鼓峙、鹤浦镇船舶制造基地迅速崛起,成为华东最大船舶制造基地之一。

  李伟忠说,近三四年,象山造船业发展非常迅猛。据了解,目前象山港和环石浦港船舶制造基地初具规模,入驻专业造船企业20多家,年造船总吨位超过100万吨,其中目前单只船舶最高吨位达到2.3万吨,船舶制造订单业务涉及俄罗斯、德国、英国、越南、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共有20艘超大吨位的货船下水,总产值可达20亿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捕捞 货轮 代木 物流市场 一批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