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灵桥,就打进了宁波!”
解放军通过灵桥的那张照片被称为宁波解放的经典瞬间,作为宁波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灵桥,定格在许多解放军官兵的记忆里。如今,在桥上来来往往的市民们也许不会想到,这座在三江六岸越来越多的桥中已经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灵桥,承载了那么多硝烟往事。
渡江打了个漂亮仗
“那一仗打下后,宁波就算打下来了,晚上我们睡在灵桥桥头。”说起当时解放宁波的情景,83岁的陈富三老人神采飞扬,时而爽朗地笑上几声。
1949年5月24日下午3点,陈富三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三营九连首先占领了江北白沙外滩一带。当时连接三江六岸的只有灵桥和一座用木船拼接起来的浮桥,其余许多江面过往行人都是靠渡轮和手摇木船摆渡的。天黑以后,在师、团设在江北制高点上的火力掩护下,九连乘船沿灵桥下游渡江到东岸,首先抢夺灵桥。在陈富三和连长李玉林的指挥下,战士们一起从白沙附近乘船渡江,在江东面粉厂附近登陆,迂回到江东敌人的后方,给来不及逃跑的敌人来了一次“瓮中捉鳖”。
陈富三回忆,当时被包围的敌人大约有一个排,被他们包围在一个小楼上,经过喊话敌人还是不肯投降。为了减少部队伤亡,战士们投了个小的炸药包,俘获一名排长和若干士兵。
陈富三笑着说,当时敌方的排长很不服气,开始不让卫生员给他包扎伤口,说解放军抄后路打仗,赢得不正大光明。他当时还回复了一句说,解放军都已经打到宁波了,怎么不光明正大了呢?负伤的排长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包扎了伤口。
灵桥边得到盛情款待
陈富三回忆,大军攻占江东后,九连又奉命到南门一带进行搜索,没有发现残敌,就返回灵桥休息待命。根据入城守则规定,为了不打扰市民,也为随时投入战斗,战士们连背包都没有解开,就抱着枪,和衣躺在灵桥西头两侧的人行横道上休息到天亮。
第二天天还没亮,宁波的很多学生端着一筛一筛的宁波特产——金团,还有一些其他食品到桥上慰问部队。“看到学生们热情的笑脸我们非常感动,不过解放军有规定,不能吃群众的东西,我们不肯收下。但不管我们怎么婉言谢绝,学生们始终不肯把东西拿回去。”陈富三无奈之下,请示了营教导员张才,张才指示他带几名战士和学生一起把东西送回学生们位于灵桥东头的学校。
部队怕住在城区扰民,第二天,就奉命撤出城区移住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