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电 影 | 电 视 | English | 对 话 | 时 评 | 图 片 | 健 康 | 时 尚 | 女 性 | 汽车 | 宁波帮 | 社 区 | 博客 | 牛播网 | 论 坛 | 贴吧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演出 港澳台参演成亮点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自然灾害时仍对外慷慨解囊
·文化部官员称港澳台艺术团体将参与国庆演出
·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天安门金水桥实施保护修缮
·北京长安街华灯迁改工程全面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正式启动
·80多位将领后代相聚抗战馆 共祝新中国60华诞
·国庆阅兵枪支管理用“指纹枪柜” 无法解密(图)
·开国元勋后代组合唱团 红色子女唱响东方红(图)
·中国空军将有新型武器装备参与国庆60周年阅兵
·空军60周年大阅兵猜想 女飞行员驾驶歼击机亮相
·歼-7机队将参加国庆阅兵 已全部喷漆涂装完毕
·建国60年国庆重点献礼片《大河》全国公映
·宁波首辆公共汽车
·宁波解放后我党创办《宁波新华电讯》
·宁波解放从这里开始
·慈城:迎来解放喜洋洋
·接管江北:在群众中打开局面
·市区解放:宁波学生喜迎解放
·解放镇海:黎明前的战斗
·宁象战役,浙江大陆最后一战
·解放大榭岛,我军渡海第一战
·两份珍藏见证宁波解放
·蒋介石故乡解放记
·守护天一阁
·解放·接管:“我是第一批进政府大院的”
·一个宁波地下工作者的回忆
·一个二十二军老兵的回忆
科教文化
宁波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卢良宝、贺建时讲述包玉刚捐资创办宁波大学始末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06月05日 18:07

  讲述人卢良宝:1984年担任宁波侨办主任,1985年到市政府任职,1987年前往香港,担任设在香港的宁波宁兴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宁波市甬港联谊会会长,曾多次接待过包玉刚及其四个女儿、哥哥包玉书等人。

  讲述人贺建时:宁波大学建设初期亲历者,1986年7月担任党办主任,后任党委副书记,1995年任党委书记。1996年宁波大学、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宁波师范学院三校合并后,任主持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2003年退休。

  1984年12月20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包玉刚,对包玉刚决定在家乡创办宁波大学表示赞许。(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宁波市计划单列20周年。本报今起推出“我与改革开放30年·各界代表人士看宁波”专栏。以后将连续推出特别报道,重温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宁波的一些重大事件,挖掘鲜为人知的幕后新闻,描述30年来的巨大变迁,展示宁波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成就,反映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新生活。敬请读者关注。

  包玉刚:1918年出生,镇海庄市钟包村人,1949年初与父亲一起到香港。1955年,包玉刚成立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世界船王”。1991年9月23日病逝。

  “没有改革开放,宁波不可能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建大学不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没有改革开放,包玉刚不会在1984年回到宁波捐资创办宁波大学;没有改革开放,不打破僵化思想的禁锢,宁波大学不可能1年建成2年招生。”贺建时认为,宁波大学是改革开放的结晶,是宁波市改革开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之后

  他想为国做点事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主动向世界敞开胸怀,吸引了一批海外游子回国参观、考察、投资。宁波籍船王包玉刚就是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北京的。”昨天,卢良宝向记者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情景。

  时为外经贸部顾问、包玉刚的表兄卢绪章邀请包玉刚回内地看看。1981年7月6日,时年63岁的包玉刚与80多岁的父亲包兆龙来到北京,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在京期间,包玉刚对表兄卢绪章说:“我想为国家做点实事,但我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造船,我想捐1000万美元给北京造一座像模像样的大饭店。我不需要任何回报,我只有一个要求,饭店要用我父亲的名字命名,最好叫‘兆龙饭店’。”

  “1000万美元,在1981年是个天文数字。然而,这张支票却没人敢收。”卢良宝说,“这件事在北京各部门一直通不过,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不过出了点钱,就想在首都永久留名,这怎么行?”

  这1000万美元的事,最后报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说:“为什么不同意?人家捐款,那是出于一片好心,留个名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嘛!这张支票,你们不敢接,我来接!”拍板以后,邓小平亲自给兆龙饭店题写店名,还出席了签约仪式,亲手接过了这张支票,后来又为建成后的兆龙饭店剪彩。

  “邓小平如此亲力亲为,告诉所有宁波帮人士乃至全体爱国华人华侨:开放的祖国欢迎你们,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了!”卢良宝说,“首次北京之行让包玉刚感受到了祖国内地不可阻挡的开放态势和中央领导的开明之举,为他下一步的宁波之行、创办宁波大学打下了基础。”

  宁波帮闯世界

  包玉刚很有影响

  1984年,宁波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如何发挥宁波的优势加快发展?中央领导极其关心。1984年8月,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当时主管对外开放工作的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情况的汇报时说:“宁波海外侨胞人数不多,但质量较高。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宁波对外开放有两大优势,一是北仑港,一是宁波帮。邓小平有关宁波帮的讲话精神传到浙江、宁波后,有关领导当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发挥宁波帮的优势。

  包玉刚在宁波帮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当时香港十大富豪中宁波帮人士占三个,包玉刚是名副其实的船王。因此,要想发挥宁波帮的优势,首先就要做好包玉刚的工作。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中央派时为外经贸部顾问、包玉刚夫人黄秀英的表兄卢绪章来宁波,加强与包玉刚的联系。”贺建时告诉记者,“1984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到香港拜访包玉刚,请他回家乡考察、探亲,其中的第一目标就是想请包玉刚在宁波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浙江省省长薛驹的同意。”

  创办综合大学

  宁波人多年构想

  其实,宁波早有建大学的构想。宁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1984年,全国36所高校的校长都是宁波人。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时宁波没有一所大学。从1982年开始,宁波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多次提出,建议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宁波市政府也想过一些办法,但终因财力有限而难以付诸实施。

  1984年夏天,时为西安交大教授的俞茂宏在前往丹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途中,就“在宁波办一所综合性大学”一事给包玉刚写信,信中大体意思是:“宁波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有了办大学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并诚恳地说:“在宁波新建大学,此义举的带头人非包先生莫属”。

  信件于1984年7月寄至香港。从丹麦回国后,俞茂宏教授将此信略作修改,在参加各种全国学术会议上,拿出此信向众多宁波籍学者宣读,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宁波籍学者纷纷在信上签名支持。随后,这封签名信被送至宁波市政府。

  这年10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朱兆祥(后为宁波大学第一任校长)在杭州讲学时,直接找到浙江省委、省教委,提出在宁波办大学的建议,随后根据省里的建议专程赶来宁波找到卢绪章。在面见卢绪章的前一天夜里,俞茂宏连夜起草了“宁波大学办校方案”的建议,见面后得到了卢绪章的大力支持。

  回家乡仅三天

  决定捐资办大学

  1984年10月28日,包玉刚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宁波。包玉刚看到北仑港的航道、陆域、码头等条件相当不错,向中央、浙江省、宁波市等各级领导建议在北仑港搞水运中转,开辟集装箱码头,建设大钢厂和设立保税区。他在考察中得知宁波连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没有,培养地方建设人才很困难时,当即表示愿意捐款帮助家乡办一所大学。

  贺建时告诉记者,包玉刚早年经历战乱,深受失学之苦,在经营活动中,他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曾经首开国际航运业先例,创办环球航海学校。因此,早在回宁波考察、探亲之前,包玉刚已萌发了兴学报国的念头。

  “回宁波的第三天,包玉刚就口头答应捐资2000万美元(当时换算成人民币约为5000万元)兴办宁波大学。”贺建时透露,在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签字仪式举行的前一天,即1984年12月19日,时任宁波市市长的耿典华与包玉刚(时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和咨询委员会召集人)在北京签署了《洽谈纪要》,洽谈的主要问题就是兴办宁波大学,谈得也非常具体。

  《洽谈纪要》写道:“耿典华市长与包玉刚先生认为,进一步加快宁波的对外开放,开发人才、兴办大学是一件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的大事,对此,包玉刚先生表示愿意出力,捐资人民币5000万元积极创办宁波大学。”

  赞赏办学义举

  邓小平题写校名

  “邓小平赞赏包玉刚捐资创办宁波大学的义举。”贺建时向记者展示了他为写宁波大学校史而收集的有关资料。

  1984年12月20日上午,包玉刚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受到了中央领导邓小平的单独接见,这是包玉刚第8次受到邓小平的接见。那天邓小平的心情特别好,他用四川话说:“你好,船王!我们又见面了。”包玉刚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说:“您好!我最近回了家乡宁波,准备做点事情。”

  包玉刚:“宁波是我的家乡,我已经40多年没有回家乡了,宁波有1万多平方公里,比香港还大10倍,两地人口差不多。但香港有4所大学。宁波没有一所大学,所以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希望得到支持。”

  邓小平笑着说:“这件事办得好,我赞成。”

  会见中,包玉刚提出请邓小平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邓小平欣然答应。

  1985年1月4日,邓小平找谷牧谈话:“办宁波大学的问题,包玉刚讲,大学归国家办,他出钱,这是件好事,我答应给题写校名。你们应该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情办好。”

  1985年9月25日,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并由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转交给当时的宁波市委书记葛洪升。

  “在邓小平支持和关怀下,宁波大学的筹建工作非常顺利。校址选在包玉刚故里——庄市附近,位于甬江之滨。”贺建时回忆说。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一批 
 [1] [2] 下一页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