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电 影 | 电 视 | English | 对 话 | 时 评 | 图 片 | 健 康 | 时 尚 | 女 性 | 汽车 | 宁波帮 | 社 区 | 博客 | 牛播网 | 论 坛 | 贴吧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演出 港澳台参演成亮点
·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自然灾害时仍对外慷慨解囊
·文化部官员称港澳台艺术团体将参与国庆演出
·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天安门金水桥实施保护修缮
·北京长安街华灯迁改工程全面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正式启动
·80多位将领后代相聚抗战馆 共祝新中国60华诞
·国庆阅兵枪支管理用“指纹枪柜” 无法解密(图)
·开国元勋后代组合唱团 红色子女唱响东方红(图)
·中国空军将有新型武器装备参与国庆60周年阅兵
·空军60周年大阅兵猜想 女飞行员驾驶歼击机亮相
·歼-7机队将参加国庆阅兵 已全部喷漆涂装完毕
·建国60年国庆重点献礼片《大河》全国公映
·宁波首辆公共汽车
·宁波解放后我党创办《宁波新华电讯》
·宁波解放从这里开始
·慈城:迎来解放喜洋洋
·接管江北:在群众中打开局面
·市区解放:宁波学生喜迎解放
·解放镇海:黎明前的战斗
·宁象战役,浙江大陆最后一战
·解放大榭岛,我军渡海第一战
·两份珍藏见证宁波解放
·蒋介石故乡解放记
·守护天一阁
·解放·接管:“我是第一批进政府大院的”
·一个宁波地下工作者的回忆
·一个二十二军老兵的回忆
科教文化

高教园区打造宁波人才高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06月05日 18:07

浙江万里学院美景如画(资料图片)。

宁波诺丁汉大学(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重要决策,决定兴建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宁波高教园区(南区)。该高教园区总占地面积4.33平方公里,总投资53亿,2000年8月动工,2002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园区内有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置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鄞州教育中心、宁波中学、宁波九中等9所学校,在校师生7万余人。

  【人物名片】

  讲述人:蒋和法,现任市教育局高校办主任,曾任高教园区现场办公室党支部书记。

  讲述人:毛大龙,现任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任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讲述人:徐祖龙,鄞州区中河街道东裕社区主任。

  【专家点评】

  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

  2000年,浙江万里学院率先在高教园区落户,随后短短几年时间,又有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8所学校先后落户。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在整个高教园区里更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正如一位省领导说的那样: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浙江万里学院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而宁波诺丁汉大学则象征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

  宁波高教园区结合地方经济办高校,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活力,并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又一“宁波模式”。宁波高教园区建成后,已成为宁波的又一个人才高地、新知策源地和技术成果转移基地。同时,还成了宁波的一张城市名片,每年数以万计的参观者来到宁波高教园区,把宁波高教园区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带向全国。

  高教办学模式一大创新

  2000年6月22日,宁波确定了高教园区“一号工程、一路绿灯、特事特办、合规合法”的工作方针。同时,成立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及规划建设现场办公室,高教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高教园区投资50多亿元,占地4.33平方公里。按市里的要求,必须在2年内完成。高教园区的建设速度是惊人的。到2002年9月,高教园区建设基本完成。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7所院校落户园区,并招生开学。现在,共有9所院校和图书信息中心等5个资源共享区,在校师生7万余人。

  高教园区院校之间无围墙隔开,只以水系、绿化、道路相隔,以建筑风格和颜色显示区别。整个园区与外部之间由道路、绿化进行自然分隔,使园区与社会融为一体。园区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改变了单一的教育功能。绿化面积达60%以上,并建成了“宁波院士雕塑园”等人文景观。

  在园区建设经费筹措方面,采取了“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模式:已完成的近53亿元投资中,市区两级在高教园区投入了18亿元左右,占总投入的34%左右;各落户学校自行筹措约20亿元,占总投入36%左右;学校后勤彻底剥离,走社会化道路,吸纳企业资金15亿元左右,占总投入的30%左右。

  园区的规划建设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重视,至2005年底,先后有30多位中央领导视察园区。蒋和法说,高教园区建设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关注。他先后两次来宁波考察高教园区,并称赞宁波高教园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9个月建起首所高职院校

  1999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教兴市大会,作出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决策,并将建设高教园区列为“一号工程”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毛大龙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筹建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随后,他被任命为学院筹建小组负责人。

  当时毛大龙是宁波服装学校(奉化大桥职高)的校长,怎么会想到去办一所高职类院校?这在当时许多人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毛大龙虽然没有办大学的经验,也缺乏办大学的人才和资金,但他看准了当时的形势:宁波服装产业高度发达,作为全国的服装大市,服装职业教育滞后,急需有一所高职院校,培养专门的服装类高职人才。

  经专家们匡算,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总投资需3.14亿元。宁波市注入启动资金1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学院自筹。

  毛大龙说:“学院筹建时,我手中只有一纸批文,兜里缺钱,手里少兵。”在市里的支持下,通过组建浙江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推行后勤社会化、出让楼宇冠名权、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办法,很快解决了近半建设资金。剩下的缺口,通过一次次求助银行,得到了解决。

  中学校长办大学,碰到的困难远远不止这些,但他得到很多帮助。毛大龙说,他至今都不会忘记当地农民给予他的理解和支持。

  在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征用土地,开始拆迁时,位于拆迁区的鄞州农民,起初不肯拆迁。毛大龙与村民们挨家挨户谈心,还请来电影放映员为村民们放露天电影,请来戏班为村民们演戏,淳朴的村民动情了。后来在学院建设过程中,遇到电线杆被撞、水管被压破损、电话中断等情形,村里都自己组织抢修,从不来麻烦学院。

  2000年12月,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打下第一根桩。2001年8月,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只花了短短9个月时间。这所学校是高教园区建起的首所高职院校。当年9月,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开始入读。2002年8月,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三期工程全部建成。

  如今,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已与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省内惟一一所以纺织服装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上万人。原来的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舍也通过置换,成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舍。

  高教园区建设

  推动农村城市化

  鄞州东裕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几年前还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东裕社区书记徐祖龙说,为建设高教园区,政府征用了大量农民的土地,建设高教园区对国家培养人才有好处,因此,村民们服从大局,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高教园区建设也加速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2001年,因规划建设高教园区的需要,由原下应街道外段、里段、六村、林家、顾家、大河沿6个行政村,整体拆迁安置建成东裕社区。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住宅楼92栋,居民户3200户,居住人口近万人。社区内有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商业、银行等。

  东裕社区2004年4月完成撤村建居工作。现在,东裕社区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三个转化:即由行政村向社区转化,农民向居民转化,拆迁安置型社区向省级文明社区转化。真正实现了居住社区化、管理规范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环境园林化、就业非农化。

  东裕社区刚组建时,东裕给人的印象是“一脏二乱三差”,而且居民的思想很不稳定,当时曾有一段顺口溜在村民中流传——“土地被征光,住上商品房,劳保没有份,就业无希望”。现在,通过几年努力,成功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量化折股到人,股份终身享受,年终参加分红。

  此外,通过挖掘社区内部的就业潜力,努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社区现在许多老人每当提起这些都感慨万分,“以前从来也没想到过,我这辈子还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劳保,住上宽敞漂亮的新房子,手里还有股东产权证,年底还能分红。生活无忧,坐享清福,真有说不完的高兴。这些都是改革开放,拆迁安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成功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