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宁波市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情况公开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8-31 08:47: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甬·立潮头——改革开放40周年

  41、试点名称: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牵头单位:人行市中心支行

  试点目标任务:搭建并购资金出海的“绿色通道”。通过推出审批、登记双线并行的“并联式”管理模式,允许企业在获得主管部门境外投资批准前,先汇出部分并购资金,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抢占境外并购先机。

  主要进展情况:支持宁波市企业顺利完成境外并购项目。2015年试点以来,宁波市共计有20家企业实现了23笔大额境外并购,并购项目总金额达109.6亿美元,占同期宁波市境外投资总金额的78%。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主动运用试点政策的能力。2.有针对性进行政策推介,关注可能有需求的企业,及时予以推介。

  42、试点名称: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示范化国家级试点

  牵头单位:江北区人民政府

  试点目标任务:形成可复制、可考核、可推广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和规范,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提供“江北经验”“江北标准”。

  主要进展情况:1.完成公开事项梳理、编制公开标准、规范公开流程、创新公开载体等工作,圆满完成试点目标,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透明政府发展理论研讨会、征地补偿领域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现场会、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浙江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推介。2.创新“百姓视角、集成公开”特色做法,相关做法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的批示肯定。

  下步改革安排:1.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试点工作验收整改工作。2.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增点扩面,不断推广试点覆盖面。3.对标政务公开先进地区经验,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43、试点名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到2019年,信息经济产业成为全市主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集聚一批信息经济领军企业,推动一批优势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信息经济创业创新高地。

  主要进展情况:1.发布《宁波市智能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出台信息经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业、智能装备产业等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学电子、工业物联网三大主攻产业,均胜电子、舜宇集团、东方日升新能源公司成功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3.健全“互联网+”发展体系,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5.84,涌现出supOS、一云通、生意帮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4.深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云医院”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百度云智?宁波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项目顺利落地。

  下步改革安排:1.聚焦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智能终端等产业,持续壮大基础数字产业。2.聚焦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3.聚焦“互联网+”,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重点平台。4.聚焦产业生态打造,大力推进“一区多园”的宁波软件产业园建设。

  44、试点名称:深入推进“制造强市”战略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与服务各个领域。到2025年,创新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新跨越,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具备国内一流竞争力。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35年,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主要进展情况:1.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安排150亿元专项资金,实行新型产业差异化供地政策。2.成功组建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3.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车超级电容器、威孚天力增压器等10个项目入选国家强基工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4.推进产业链重大项目谋划和建设,打造形成了“稀土材料—磁体元件—伺服电机”特色磁性新材料产业链;引进中芯国际特种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完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5.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全省率先将评价范围从用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拓展到3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目前,全市共完成企业初评1.97万家,其中规上企业7500家,规下企业12193家。

  下步改革安排:1.推进数字宁波建设,培育智能终端重点产业链,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2.全力推进产业创新突破,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重点平台,建设重点产业创新平台,推动重点关键产品攻关与产业化。3.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精准服务和降本减负,加快“亩均论英雄”改革。

  45、试点名称: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惠民基础支撑;积极开展信息惠民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主要进展情况:1.加快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共享,组建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已累计数据归集21家部门,总数据量15.1亿条,为92家单位的191个系统提供服务。2.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宽带网络平均接入能力分别达100M和50M,居全国前列。3.成功获批全国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城市,成立“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4.宁波城市统一服务APP(宁波市民通)正式上线,提供超50项一体化城市服务。

  下步改革安排:1.加快推进城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打造全市“1253”公共数据共享体系。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打造全市一体化的数据开放体系。2.提升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3.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治理体系、惠民应用体系建设。

  46、试点名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效应、体制机制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开发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衍生培育一批原创型新兴产业。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从跟跑转向并跑,部分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争取实现领跑。

  主要进展情况:1.创新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半年有3家列入省级创建和培育序列。2.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11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76个百分点。3.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培育杭州湾麟沣生物产业园、凤麓新材料众创空间等向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4.推动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上半年累计投资初创企业207家,引导民间投资21.6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11.4倍。

  下步改革安排:1.推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研发组织建设试点。面向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试点。2.推进投贷联动和科技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创新,开展产品研发责任、自主创新产品试用等科技保险业务。3.开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试点,建设校企联合、市场化投资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47、试点名称: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科技服务平台及服务机构、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区域科技服务业地位稳步提升,全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主要进展情况:1.加强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引进共建了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宁波中科院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纳入省第一批创建与培育名单,基本构建形成了“预孵化-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天使投资、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贷风险池”为一体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能力提供政策保障。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限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6亿元,利润增长34.8%。

  下步改革安排:1.落实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重点科技服务业企业。2.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积极谋划工业互联网、新型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从创意、研发、孵化、产业化到市场化的全链条产业创新科技服务体系。3.加快推动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建设发展,引进高能级大院大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水平。

  48、试点名称: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

  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试点目标任务: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组织、人才三大体系,推进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协同,提高全社会专利布局意识,增强企业专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重点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全面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强市。

  主要进展情况:1.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评价体系,完成数据资源、政策评价、质量评价、产业研究、平台建设等5大类、22个项目研究,摸清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的知识产权资源分布状况。2.编制知识产权产业导向目录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引导目录,引导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创造潜力大、运用需求多的产业和地区。3.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产业基础数据库和专利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及长三角主要城市科技、人才、教育、成果、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等资源分析与展示。4.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建立,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成果应用推介会,推动区域布局成果落地。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深入导向目录应用和编制研究,在已有导向目录研究经验基础上,开展我市细分领域多维度、多产业导向目录编制。2.继续研发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逐步优化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和系统建设。3.打造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布局成果应用于创新政策的制定落实、产业创新和项目落地、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等各类创新环节。

  49、试点名称:国家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安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依法治安制度机制体系、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体系、应急管理体系。

  主要进展情况:1.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治理机制,制定风险辨识评估标准办法,建成风险管控信息智能管控平台,切实提高干部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初步构建区域本质安全综合治理机制,首创城市总体规划安全风险评估,强化危化、矿山等高危行业监管。3.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大数据”智能管控。4.初步构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实施公路、油气管道、危房解危、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等一批重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升安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下步改革安排:1.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地方规章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职责。2.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铸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3.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4.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5.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应急管理平台,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6.狠抓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50、试点名称: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试点区

  牵头单位: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人民政府(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经信局)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主要进展情况:1.全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鄞州区2017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其中奥克斯集团认定为国家级“两化”贯标示范企业(全市仅2家),美康生物获评2017年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镇海炼化成为全国首批12家两化深度融合贯标示范企业。3.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余姚全面实施“机器换人”重点专项199个,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企业75家;创新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完成“上云”企业累计达2231家。4.出台“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慈溪浙江长华等3家企业列入工信部贯标试点。

  下步改革安排:继续培育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推进企业上云。推进信息化应用由单体向网络化、平台化延伸。树立一批数字工厂、管理体系贯标、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免费WIFI网络,提高体验感。加快工业物联网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智能产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情况公开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8-31 08:47:00

  41、试点名称: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牵头单位:人行市中心支行

  试点目标任务:搭建并购资金出海的“绿色通道”。通过推出审批、登记双线并行的“并联式”管理模式,允许企业在获得主管部门境外投资批准前,先汇出部分并购资金,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抢占境外并购先机。

  主要进展情况:支持宁波市企业顺利完成境外并购项目。2015年试点以来,宁波市共计有20家企业实现了23笔大额境外并购,并购项目总金额达109.6亿美元,占同期宁波市境外投资总金额的78%。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主动运用试点政策的能力。2.有针对性进行政策推介,关注可能有需求的企业,及时予以推介。

  42、试点名称: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示范化国家级试点

  牵头单位:江北区人民政府

  试点目标任务:形成可复制、可考核、可推广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和规范,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提供“江北经验”“江北标准”。

  主要进展情况:1.完成公开事项梳理、编制公开标准、规范公开流程、创新公开载体等工作,圆满完成试点目标,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透明政府发展理论研讨会、征地补偿领域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现场会、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浙江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推介。2.创新“百姓视角、集成公开”特色做法,相关做法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的批示肯定。

  下步改革安排:1.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试点工作验收整改工作。2.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增点扩面,不断推广试点覆盖面。3.对标政务公开先进地区经验,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43、试点名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到2019年,信息经济产业成为全市主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集聚一批信息经济领军企业,推动一批优势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信息经济创业创新高地。

  主要进展情况:1.发布《宁波市智能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出台信息经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业、智能装备产业等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学电子、工业物联网三大主攻产业,均胜电子、舜宇集团、东方日升新能源公司成功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3.健全“互联网+”发展体系,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5.84,涌现出supOS、一云通、生意帮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4.深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云医院”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百度云智?宁波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项目顺利落地。

  下步改革安排:1.聚焦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智能终端等产业,持续壮大基础数字产业。2.聚焦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3.聚焦“互联网+”,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重点平台。4.聚焦产业生态打造,大力推进“一区多园”的宁波软件产业园建设。

  44、试点名称:深入推进“制造强市”战略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与服务各个领域。到2025年,创新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新跨越,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具备国内一流竞争力。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35年,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主要进展情况:1.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安排150亿元专项资金,实行新型产业差异化供地政策。2.成功组建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3.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车超级电容器、威孚天力增压器等10个项目入选国家强基工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4.推进产业链重大项目谋划和建设,打造形成了“稀土材料—磁体元件—伺服电机”特色磁性新材料产业链;引进中芯国际特种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完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5.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全省率先将评价范围从用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拓展到3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目前,全市共完成企业初评1.97万家,其中规上企业7500家,规下企业12193家。

  下步改革安排:1.推进数字宁波建设,培育智能终端重点产业链,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2.全力推进产业创新突破,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重点平台,建设重点产业创新平台,推动重点关键产品攻关与产业化。3.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精准服务和降本减负,加快“亩均论英雄”改革。

  45、试点名称: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惠民基础支撑;积极开展信息惠民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主要进展情况:1.加快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共享,组建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已累计数据归集21家部门,总数据量15.1亿条,为92家单位的191个系统提供服务。2.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宽带网络平均接入能力分别达100M和50M,居全国前列。3.成功获批全国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城市,成立“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4.宁波城市统一服务APP(宁波市民通)正式上线,提供超50项一体化城市服务。

  下步改革安排:1.加快推进城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打造全市“1253”公共数据共享体系。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打造全市一体化的数据开放体系。2.提升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3.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治理体系、惠民应用体系建设。

  46、试点名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效应、体制机制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开发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衍生培育一批原创型新兴产业。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从跟跑转向并跑,部分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争取实现领跑。

  主要进展情况:1.创新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半年有3家列入省级创建和培育序列。2.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11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76个百分点。3.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培育杭州湾麟沣生物产业园、凤麓新材料众创空间等向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4.推动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上半年累计投资初创企业207家,引导民间投资21.6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11.4倍。

  下步改革安排:1.推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研发组织建设试点。面向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试点。2.推进投贷联动和科技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创新,开展产品研发责任、自主创新产品试用等科技保险业务。3.开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试点,建设校企联合、市场化投资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47、试点名称: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科技服务平台及服务机构、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区域科技服务业地位稳步提升,全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主要进展情况:1.加强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引进共建了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宁波中科院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纳入省第一批创建与培育名单,基本构建形成了“预孵化-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天使投资、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贷风险池”为一体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能力提供政策保障。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限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6亿元,利润增长34.8%。

  下步改革安排:1.落实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重点科技服务业企业。2.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积极谋划工业互联网、新型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从创意、研发、孵化、产业化到市场化的全链条产业创新科技服务体系。3.加快推动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建设发展,引进高能级大院大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水平。

  48、试点名称: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

  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试点目标任务: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组织、人才三大体系,推进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协同,提高全社会专利布局意识,增强企业专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重点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全面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强市。

  主要进展情况:1.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评价体系,完成数据资源、政策评价、质量评价、产业研究、平台建设等5大类、22个项目研究,摸清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的知识产权资源分布状况。2.编制知识产权产业导向目录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引导目录,引导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创造潜力大、运用需求多的产业和地区。3.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产业基础数据库和专利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及长三角主要城市科技、人才、教育、成果、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等资源分析与展示。4.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建立,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成果应用推介会,推动区域布局成果落地。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深入导向目录应用和编制研究,在已有导向目录研究经验基础上,开展我市细分领域多维度、多产业导向目录编制。2.继续研发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逐步优化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和系统建设。3.打造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布局成果应用于创新政策的制定落实、产业创新和项目落地、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等各类创新环节。

  49、试点名称:国家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安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依法治安制度机制体系、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体系、应急管理体系。

  主要进展情况:1.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治理机制,制定风险辨识评估标准办法,建成风险管控信息智能管控平台,切实提高干部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初步构建区域本质安全综合治理机制,首创城市总体规划安全风险评估,强化危化、矿山等高危行业监管。3.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大数据”智能管控。4.初步构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实施公路、油气管道、危房解危、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等一批重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升安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下步改革安排:1.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地方规章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职责。2.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铸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3.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4.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5.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应急管理平台,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6.狠抓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50、试点名称: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试点区

  牵头单位: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人民政府(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经信局)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主要进展情况:1.全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鄞州区2017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其中奥克斯集团认定为国家级“两化”贯标示范企业(全市仅2家),美康生物获评2017年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镇海炼化成为全国首批12家两化深度融合贯标示范企业。3.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余姚全面实施“机器换人”重点专项199个,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企业75家;创新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完成“上云”企业累计达2231家。4.出台“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慈溪浙江长华等3家企业列入工信部贯标试点。

  下步改革安排:继续培育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推进企业上云。推进信息化应用由单体向网络化、平台化延伸。树立一批数字工厂、管理体系贯标、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免费WIFI网络,提高体验感。加快工业物联网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智能产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