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奋斗,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我以为十八大报告本身也是如此,在两万多字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根据我的粗浅体会,主要有以下十大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和指导作用的新提升
科学发展观是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并在2007年10月十七大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但在十八大以前,它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的方针定位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对它的理论地位的新认定,是对其指导作用的新提升。
为什么这样提升呢?从根本上讲,有这样三点原因:
第一,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性决定的。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最新成果,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乃至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身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对长期存在的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的重大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优特性决定的。从实践层面看,科学发展观至少有四大特点:一是科学内涵更具明确性。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言以蔽之,就是发展的科学性。只要把握“科学”二字,就把握了它的本质和精髓;二是思想要素更具实在性。内涵的四大要素,都很实在,一目了然;三是宣传解读更具普及性。科学发展观提出10年来,其认知度比较高,受众面比较广,普及层更大,深入人心;四是贯彻执行更具操作性。10年的实践证明,它提出的各项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于坚持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这是由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性决定的。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看,都经历了由酝酿提出、实践检验、再正式确认的过程。关于毛泽东思想,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开始延安整风后,全党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越来越认识到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因而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关于邓小平理论,在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这个理念逐渐形成全党共识,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指导思想;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历史进入新的千年世纪之际,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出现的许多新矛盾新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日显突出,它回应了历史需要,2002年十六大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问题,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将它提升为新的指导思想,乃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之势所必至,是我们党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