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福州:东南福地的控海咽喉
Chapter Five
Fuzhou: A Gateway to the Sea in South-East China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控扼台湾海峡,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福州就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联系。历史上,福州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从而获得了进行海外交往的特殊优势。自古发达的造船业,巩固了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突出地位。鸦片战争的炮火迫使福州成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海洋事业的重要摇篮。
FZ0——01【图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福州
一、“蛮舶”纷至的“七闽之冠”
1. The Crown Jewel of Fujian
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可上溯到汉代。三国时,福州是中国沿海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10世纪初,闽王王审知在福州开辟“甘棠港”,从而为海外贸易的全面兴盛创造了良好条件。自五代至北宋,福州的海外航线通畅,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了“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荣景象,被诗人苏辙誉为“七闽之冠”。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uzhou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In the age of Three Kingdoms, Fuzhou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astal ship-building centers in China. In early 10th century, The King of Fujian Wang Shenzhi opened up “Gantang Port” in Fuzhou, consequently 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ll-around prosperity of the external trade. From Five Dynasties till North Song Dynasty, Fuzhou boasted smooth overseas routes and developed external trade, showing such prosperous scenes as “various goods are shipped into market as the tide rises, and a myriad of merchants are selling wine with curtains dropped down”. The city was acclaimed by the poet Su Zhe as a “Leading City in Fujian”.
FZ1——01【照片】汉代独木舟
发现于福州连江,反映了当时“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渔猎生活。
FZ1——02【照片】邢港古渡
位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是唐五代时期重要的码头。
FZ1——03【照片】闽安迥龙桥
位于福州亭江镇闽安村。唐代始建,沟通邢港南北岸交通,是福州海外贸易兴盛的历史见证。
FZ1——04【照片】闽安东岐古渡
位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是福州古代商贸的重要码头。
FZ1——05【照片】淮安古接官道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北侧。宋代已见史料记载,是元代以前海外货物与闽江上下游货物经福州转运的重要码头。
FZ1——06【照片】淮安窑古渡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北侧,是唐五代时期怀安窑外销瓷器输出的主要码头。
FZ1——07【照片】淮安窑址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村。1982年考古发现南朝和唐代两个堆积层,出土遗物15784件。日本著名的“鸿胪寺”遗址出土了一批被日本学术界称为“越窑系粗制品”的中国外销瓷器,经中日双方学者研究、考察确定为福州怀安窑唐、五代窑址的产品。
FZ1——08【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9.1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6.8厘米,腹围14.2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09【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5.8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3.2厘米,腹围7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10【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8.2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腹围12.5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11【照片】《球场山亭记碑》碑拓片
1958年整治冶山时发现。碑文内容反映了唐代由于海外人士在福州定居,各国文化源源不断传入,对当时的福州习俗产生一定影响,形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
FZ1——12【实物】青釉双系盘口壶唐
口径13厘米,底径9.8厘米,腹围62厘米,高28.3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3【实物】青釉执壶唐
通高29.7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9.1厘米,腹围20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4【实物】青瓷虎子唐
长7.5厘米,宽7厘米,高7.8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5【照片】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拓片
王审知(862~925)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封为闽王,他治闽39年,大力倡导发展海外交通贸易,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兴盛奠定了基础。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等,其中多处记载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大力倡导海外贸易,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进行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
FZ1——16【实物】玻璃碗碎片唐五代
王审知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17【照片】刘华墓出土文物孔雀蓝釉瓶
1965年福州北郊莲花峰刘华墓中出土。孔雀蓝釉瓶广腹,小底,状如橄榄,器形与古代波斯陶器有共通之处。刘华为闽国第三主王延钧之妻
FZ1——18【实物】烟色镶金边绉纱上衣南宋
通长72厘米,通宽138厘米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19【实物】烟色镶边绉纱窄袖上衣南宋
通长84厘米,通宽150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20【实物】印花裙南宋
通长80厘米,腰宽48厘米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21【照片】福州开元寺、空海像
唐代,福州开元寺被作为官方接待各国来闽僧人之所,印度般坦罗、日本圆珍、空海等高僧曾在此学习交流佛学。
二、地位凸显的对外门户
2. An External Gateway of Outstanding Position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以福州为主要驻泊地。1473年,明朝政府把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到福州。康熙皇帝于1684年在福州设立了清朝第一个海关——“闽海关”。明清两代,福州都被中央政府确定为与琉球进行往来的唯一合法口岸,来自琉球的官员、学者,或经福州转道赴京,或在福州潜心学习中国文化。通过福州,中国文化还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各国。
In the Ming Dynasty, Zheng He took Fuzhou as a major station for his seven voyages to the western oceans. In 1473, the govern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moved the seat of Fujian marin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rom Quanzhou to Fuzhou. Kangxi Emperor set up the first custom offic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Fuzhou in 1684 -- Min Custom Offi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uzhou was recogniz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s the only legal port for intercourse with Ryukyu. Among officials and scholars coming from Ryukyu, some went to Beijing by way of Fuzhou, and some stayed in Fuzhou to study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Fuzhou,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as even spread to Japan and all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FZ2——22【实物】齐鲲墓志铭拓片明
纵101厘米,横57厘米
福州市南郊仓山乡湖边村梅湖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3【实物】林鸿年赠琉球留学生对联明
纵131.5厘米,横31.7厘米
福州市对外友好关系史馆征集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4【照片】琉球馆(柔远驿)
原名柔远驿,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为接待琉球国等朝贡宾客和与琉球贸易的场所。民间称为“琉球馆”。
FZ2——25【照片】琉球墓群
位于福州仓山区白泉庵。明洪武至清咸丰年间,凡在福州逝世的琉球贡使、船员、留学生等均集中埋葬于此。
FZ2——26【实物】青釉碗 元
高6.5厘米,口径15.99厘米,足径5.59厘米
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沉船出水
连江县博物馆藏
FZ2——27【实物】青釉双鱼纹碗 元
高5.9厘米,口径15.94厘米,足径5.50厘米
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沉船出水
连江县博物馆藏
FZ2——28【实物】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浅腹碗元
高4.6厘米,口径20.8厘米,足径8厘米
福州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9【实物】龙泉窑青釉印花双耳小罐元
高7.6口厘米,径3.3厘米,足径4厘米
福州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0【实物】景德镇窑青花花卉海马纹军持明
高20.6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10厘米
福州平潭九梁礁明代沉船遗址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1【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花卉纹小碗明
高4.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3.6厘米
福州平潭九梁礁明代沉船遗址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2【视频】“碗礁一号”
FZ2——33【实物】景德镇窑五彩博古纹深腹杯清康熙
高6.9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4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4【实物】景德镇窑青花冰梅纹直腹盖罐清康熙
通高17.5罐高12.5口径14.8足径10.5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5【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青釉葫芦瓶清康熙
高17.8厘米,口径2.4厘米,腹围25.8厘米,足径4.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6【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雏菊纹菱口盘清康熙
高4.4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1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7【实物】景德镇窑青花开光人物纹高足盖杯清康熙
通高11.8厘米,杯高9.8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5.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7【实物】景德镇窑青花葡萄纹碗清康熙
高8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3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展览简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2-05-09 10:44:35
第五篇福州:东南福地的控海咽喉
Chapter Five
Fuzhou: A Gateway to the Sea in South-East China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控扼台湾海峡,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福州就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联系。历史上,福州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从而获得了进行海外交往的特殊优势。自古发达的造船业,巩固了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突出地位。鸦片战争的炮火迫使福州成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海洋事业的重要摇篮。
FZ0——01【图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福州
一、“蛮舶”纷至的“七闽之冠”
1. The Crown Jewel of Fujian
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可上溯到汉代。三国时,福州是中国沿海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10世纪初,闽王王审知在福州开辟“甘棠港”,从而为海外贸易的全面兴盛创造了良好条件。自五代至北宋,福州的海外航线通畅,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了“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荣景象,被诗人苏辙誉为“七闽之冠”。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uzhou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In the age of Three Kingdoms, Fuzhou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astal ship-building centers in China. In early 10th century, The King of Fujian Wang Shenzhi opened up “Gantang Port” in Fuzhou, consequently 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ll-around prosperity of the external trade. From Five Dynasties till North Song Dynasty, Fuzhou boasted smooth overseas routes and developed external trade, showing such prosperous scenes as “various goods are shipped into market as the tide rises, and a myriad of merchants are selling wine with curtains dropped down”. The city was acclaimed by the poet Su Zhe as a “Leading City in Fujian”.
FZ1——01【照片】汉代独木舟
发现于福州连江,反映了当时“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渔猎生活。
FZ1——02【照片】邢港古渡
位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是唐五代时期重要的码头。
FZ1——03【照片】闽安迥龙桥
位于福州亭江镇闽安村。唐代始建,沟通邢港南北岸交通,是福州海外贸易兴盛的历史见证。
FZ1——04【照片】闽安东岐古渡
位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是福州古代商贸的重要码头。
FZ1——05【照片】淮安古接官道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北侧。宋代已见史料记载,是元代以前海外货物与闽江上下游货物经福州转运的重要码头。
FZ1——06【照片】淮安窑古渡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北侧,是唐五代时期怀安窑外销瓷器输出的主要码头。
FZ1——07【照片】淮安窑址
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村。1982年考古发现南朝和唐代两个堆积层,出土遗物15784件。日本著名的“鸿胪寺”遗址出土了一批被日本学术界称为“越窑系粗制品”的中国外销瓷器,经中日双方学者研究、考察确定为福州怀安窑唐、五代窑址的产品。
FZ1——08【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9.1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6.8厘米,腹围14.2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09【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5.8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3.2厘米,腹围7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10【实物】酱釉薄胎陶罐宋
高8.2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腹围12.5厘米,
福州市湖东路三嘉房地产公司工地出土
福州市考古队藏
FZ1——11【照片】《球场山亭记碑》碑拓片
1958年整治冶山时发现。碑文内容反映了唐代由于海外人士在福州定居,各国文化源源不断传入,对当时的福州习俗产生一定影响,形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
FZ1——12【实物】青釉双系盘口壶唐
口径13厘米,底径9.8厘米,腹围62厘米,高28.3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3【实物】青釉执壶唐
通高29.7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9.1厘米,腹围20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4【实物】青瓷虎子唐
长7.5厘米,宽7厘米,高7.8厘米
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唐马球场遗址)出土
福州博物馆藏
FZ1——15【照片】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拓片
王审知(862~925)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封为闽王,他治闽39年,大力倡导发展海外交通贸易,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兴盛奠定了基础。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等,其中多处记载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大力倡导海外贸易,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进行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
FZ1——16【实物】玻璃碗碎片唐五代
王审知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17【照片】刘华墓出土文物孔雀蓝釉瓶
1965年福州北郊莲花峰刘华墓中出土。孔雀蓝釉瓶广腹,小底,状如橄榄,器形与古代波斯陶器有共通之处。刘华为闽国第三主王延钧之妻
FZ1——18【实物】烟色镶金边绉纱上衣南宋
通长72厘米,通宽138厘米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19【实物】烟色镶边绉纱窄袖上衣南宋
通长84厘米,通宽150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20【实物】印花裙南宋
通长80厘米,腰宽48厘米
福州北郊茶园村宋墓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1——21【照片】福州开元寺、空海像
唐代,福州开元寺被作为官方接待各国来闽僧人之所,印度般坦罗、日本圆珍、空海等高僧曾在此学习交流佛学。
二、地位凸显的对外门户
2. An External Gateway of Outstanding Position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以福州为主要驻泊地。1473年,明朝政府把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到福州。康熙皇帝于1684年在福州设立了清朝第一个海关——“闽海关”。明清两代,福州都被中央政府确定为与琉球进行往来的唯一合法口岸,来自琉球的官员、学者,或经福州转道赴京,或在福州潜心学习中国文化。通过福州,中国文化还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各国。
In the Ming Dynasty, Zheng He took Fuzhou as a major station for his seven voyages to the western oceans. In 1473, the govern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moved the seat of Fujian marin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rom Quanzhou to Fuzhou. Kangxi Emperor set up the first custom offic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Fuzhou in 1684 -- Min Custom Offi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uzhou was recogniz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s the only legal port for intercourse with Ryukyu. Among officials and scholars coming from Ryukyu, some went to Beijing by way of Fuzhou, and some stayed in Fuzhou to study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Fuzhou,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as even spread to Japan and all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FZ2——22【实物】齐鲲墓志铭拓片明
纵101厘米,横57厘米
福州市南郊仓山乡湖边村梅湖出土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3【实物】林鸿年赠琉球留学生对联明
纵131.5厘米,横31.7厘米
福州市对外友好关系史馆征集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4【照片】琉球馆(柔远驿)
原名柔远驿,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为接待琉球国等朝贡宾客和与琉球贸易的场所。民间称为“琉球馆”。
FZ2——25【照片】琉球墓群
位于福州仓山区白泉庵。明洪武至清咸丰年间,凡在福州逝世的琉球贡使、船员、留学生等均集中埋葬于此。
FZ2——26【实物】青釉碗 元
高6.5厘米,口径15.99厘米,足径5.59厘米
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沉船出水
连江县博物馆藏
FZ2——27【实物】青釉双鱼纹碗 元
高5.9厘米,口径15.94厘米,足径5.50厘米
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沉船出水
连江县博物馆藏
FZ2——28【实物】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浅腹碗元
高4.6厘米,口径20.8厘米,足径8厘米
福州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29【实物】龙泉窑青釉印花双耳小罐元
高7.6口厘米,径3.3厘米,足径4厘米
福州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0【实物】景德镇窑青花花卉海马纹军持明
高20.6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10厘米
福州平潭九梁礁明代沉船遗址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1【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花卉纹小碗明
高4.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3.6厘米
福州平潭九梁礁明代沉船遗址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2【视频】“碗礁一号”
FZ2——33【实物】景德镇窑五彩博古纹深腹杯清康熙
高6.9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4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4【实物】景德镇窑青花冰梅纹直腹盖罐清康熙
通高17.5罐高12.5口径14.8足径10.5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5【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青釉葫芦瓶清康熙
高17.8厘米,口径2.4厘米,腹围25.8厘米,足径4.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6【实物】景德镇窑青花雏菊纹菱口盘清康熙
高4.4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1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7【实物】景德镇窑青花开光人物纹高足盖杯清康熙
通高11.8厘米,杯高9.8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5.1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FZ2——37【实物】景德镇窑青花葡萄纹碗清康熙
高8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3厘米
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福州市博物馆藏
编辑: 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