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2月宁波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13日 15:08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构建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制。

  第一节 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上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决策追究制度,推行政府问责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促进公共领域的社会投资,加快实施特许经营权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推行招标制、后评价制和代建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发展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不同要求,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多元投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外资等参与竞争。将一部分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转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

  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电力设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远程教育和通广播电话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和种养业良种工程等。

  公共服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技能培训,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基层公共卫生、文化和体育设施,公检法司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设施,安全生产监管及应急体系,气象、地震、防洪等防灾减灾体系,生态移民地区发展等。

  资源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节能节水节地,循环经济示范等。

  自主创新: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学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等的示范。

  基础设施:铁路,机场和空管设施,水运,境外引水工程,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战略物资储备,县城和重点镇供水设施,城市供水管网,燃气和集中供热设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和资源节约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合理性和均衡性,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改革。

  第二节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拓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建立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部门服务“五个平等”的新机制。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运作,打破封闭式的股权结构,创新治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巩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国有资产向基础领域、公共领域转移,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健全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监管制度体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以供水、供气、公交、治污等行业和企业为重点,通过管办分离、网站分离等多种形式吸纳非公有资本,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培育建立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健全市场组织,提升市场功能,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发展地区性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进一步健全区域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全市统一联网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现代技术市场体系,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发展和健全人才市场,着力培育企业经理人市场。

  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水资源、电力等重要要素价格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适当提高征收标准,推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和阶梯式水价。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推进电价改革。

  规范市场秩序。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会中介信用和个人信用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信用宁波”建设。加快建立信用记录制度、信用警示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信用公示制度等信用制度体系,健全信用缺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第四节 提高开放水平

  积极应对WTO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实施对外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1、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方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汇率调整的挑战,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反倾销、反补贴等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加入世贸组织的长期应对机制,对可能受到冲击的重点行业,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对策。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强公平贸易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市的政策法制环境,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取消歧视性政策,完善经贸政策体系。

  2、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在对外开放中的龙头示范作用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重点,充分发挥这些区域在国际经济接轨中的龙头示范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按照功能定位,提高与国际经济的对接度,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保税区要按照“区港联动”的要求,尽快实现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的功能;大榭开发区要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功能,发展成为港口运输、临港石化、能源中转、现代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型区域;出口加工区要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和机制优势,尽快形成加工贸易出口基地。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提高“三外”水平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提升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坚持进出口贸易适度均衡,扩大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的进口,逐步实现进口扩张与出口升级的良性互动。到2010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670亿美元。

  提高引进外资水平。强化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实施《宁波市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大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继续推进“以外引外”“以民引外”,推动“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促进民企与外企互动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国际融资等方式加大对国际金融资本的利用。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15亿美元。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纺织、服装、机电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支持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或参与国外研发工作,获取市场信息和跟踪前沿技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合作开发重要资源,多渠道建立境外重要资源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合作。

  第五节 推进区域合作

  1、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以国家全面启动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加快实现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资源融通、交通互联、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环境共保、机制互动。借助上海接轨国际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加强与跨国公司在沪总部及分支机构的联络工作。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并做大世博经济。充分发挥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带动和服务作用,逐步形成以资源共享为基础、资产联结为纽带、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的浙东南区域合作新格局。

  2、瞄准“东中西”,寻求大平台

  围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立足我市的港口、产业、体制机制等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开发长江“黄金水道”的机遇,加强在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等方面与沿江地区的合作。

  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鼓励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建立粮食、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加工基地,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广泛开展国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深化与东部沿海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徐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海南暴雨
2010中秋节
委内瑞拉客机坠毁
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