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English | 对话 | 博客 | 红人堂 | 宁网电视 | 电影 | 牛播网 | 社区 | 论坛 | 贴吧 | 金视
 
首页 | 学习动态 | 在线访谈 | 读本 | 评论 | 中央精神 | 高层论述 | 转型升级新跨越 | 创服务型机关促发展 | 科学发展创业创新
·第八部分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七部分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六部分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第五部分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四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重要思想
·第一部分 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重在提高科学发展的执行力
·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要研究问题
·着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紧密结合高校实际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宁波保税区:整合转型争创新优势
·扎实抓好学习调研
·科学发展观与《博弈圣经》的哲学陈述
·将群众参与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
·科教兴国战略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重要战略机遇期
·资源节约型社会
·社会保障体系
·自主知识产权
·非均衡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省试点单位嘉善县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嘉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省委书记赵洪祝的联系点。
省试点单位金华市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该市紧扣“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加快浙中崛起”这一实践总载体
转型升级新跨越
《经济日报》:转型升级开新局
科学发展看宁波系列报道之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05月08日 18:04

  编者按 吸引记者走进宁波一探究竟的,不是这座城市以往创造的一个个发展奇迹,而是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迸发的蓬勃活力。

  经济外向度高、中小民营企业多的宁波,较早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意。然而,宁波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在保增长中促进转型升级,牢牢抓住了加快科学发展的机遇:突破港口大而腹地小的区位制约,宁波加快融入长三角;摆脱低要素价格、高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宁波制造”加快向“宁波智造”转身;打破二元体制制约,宁波加快从城乡融合到城乡联动的跨越;破解民生难点热点问题,“宁波解法”破茧而出。

  正是在一次次机制创新中,宁波实现了跨越发展;正是在一次次战胜困难中,宁波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和提升。

  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请看系列报道“科学发展看宁波”。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里有“东方鹿特丹”之称的世界级亿吨大港,每天吞吐着近3万个集装箱、99万吨货物。2008年,这个东方大港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1000万标准箱,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10强。

  这里经济外向度高达118%,平均每4人就有1人与进出口贸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这里中小民营企业面广量大,占到企业总数的70%,平均每8户家庭就有一户办厂开店。有的家庭是父子、兄弟,甚至夫妇各自办厂,同台唱戏……

  它就是位于东海之滨、长三角南翼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宁波市。

  因其特殊的经济结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侵袭中,宁波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今年3月末4月初,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却听到了宁波市历经金融危机洗礼后的一连串的好消息:

  宁波没有出现企业倒闭风潮,企业总数反而逆势增长。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1805家,同比增长7.7%; 宁波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1%,同比提高0.9%;

  宁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0亿元,实际增长13.7%。

  ……

  “宁波经济就是在一次一次地战胜困难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的。”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一语中的。

  坚定信心 直面危机

  宁波拥有堪称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避风港湾,以“海定波宁”之意而得名。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这个经济外向度比较高、制造业相对集中的港口城市,也难以风平浪静,各项经济指针敏感地摆动起来。

  “去年下半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宁波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这是记者采访综合经济部门负责人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那确实是段艰难的时期,宁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来得早、来得快,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

  图片说明:压题照片 宁波市中心三江口全景。

  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着宁波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考验着宁波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也再次检验着久经锤炼的“宁波活力”。宁波众多的中小企业能否挺过危机?宁波的外向型经济是否走入困境?宁波发展的步伐是否因此放慢?

  “宁波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提升期的发展趋势不会变,多极均衡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变,建立在一大批高水平重大项目基础上的发展后劲不会变。宁波人民历来具有的不畏惧、不言败、敢创业、善创新的精神更是不会改变。”在年初召开的宁波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领导的话打消了不少人的疑虑。

  信心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源于宁波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的基础:

  一是实力。宁波市综合实力多年跻身全国10强,所辖区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目前全市生产总值已接近浙江全省五分之一。

  二是活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宁波有发育日趋成熟的市场基础、突出的体制机制优势,特别是已占到全市工业总量80%以上的一大批民营企业茁壮成长,使宁波经济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是动力。近年来宁波坚持科学发展,先行调整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已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均衡拉动的发展动力机制。

  四是潜力。绕城高速、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疏港高速、梅山国际集装箱码头、杭甬客专、轨道交通、机场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投产,使得宁波“大港大桥大海”区位优势凸显,发展潜能巨大。

  这几个基础构筑的“合力”,成为宁波应对危机的坚实力量,使宁波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了共克时艰的必胜信心。

  捕捉机遇 激流勇进

  “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宁波市市长毛光烈分析说,每一次大的危机过后,都会带来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涌现的关键时刻。

  长振铜业去年曾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而蒙受损失。“最初的恐慌期过去后,我们冷静下来,分析自己在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经理宋长洪说,利用生产较清淡的时间开展员工全员培训、调整产品结构,随着库存逐渐消化,企业的经营开始回暖。“我们最近着力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如财务总监、ERP工程师、材料分析员等,把以往管理和技术中的‘短板’补上。”

  利用好危机提供的“倒逼机制”,对加快宁波经济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转变可以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有“中国电线电缆之乡”之称的余姚泗门镇,电线电缆类产品占据了国内三成市场。由于下游市场的萎缩,生产经营一度受到影响。“我们的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原来的市场缩小了,就要开拓新的市场。各级政府也要帮企业一把。”镇党委书记周成伟举例说,镇里不少企业通过到新兴市场参加展会等形式,结识了一批新客户,打开了一片新市场。

  在危机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在保增长中促进转型升级,成为宁波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的理性选择。

  雅戈尔将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着力占据品牌和营销高地;申洲制造掌握了国际市场上的产品议价权,又开始谋划海外并购,弥补以往没有品牌的缺陷。

  标本兼治 争创优势

  “进入3月以来,宁波市工业用电量和港口吞吐量两项指标逐渐企稳,并出现回升势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令人鼓舞的信号。”宁波市发改委主任王仁洲说。

  这个积极信号,表明宁波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带来的效应初步显现。

  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就密集出台了“保稳促调19条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23条政策”、“完善金融保障18条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26条政策措施”等强有力政策,引导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面对企业发展难、项目推进难,宁波又推出了“创新服务”和“会战攻坚”两大专项行动。

  去年7月中旬起,宁波开展了为时两个月的“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4000多名机关干部对口服务1.2万家企业,了解企业困难,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有关部门暂停征收15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去年减负60亿元,今年仅可以计算的项目就为企业减负140亿元以上。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去年底,宁波33个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同时开工:象山港公路大桥将构筑半小时交通圈,绕城高速连接线将实现内外交通无缝对接,经济适用房建设将惠及4300多户居民……今明两年,宁波将以800亿元政府性投资,力争拉动3000亿元全社会投资。

  “快重准实”的系列措施收到了成效。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2008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数据中的突破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受危机冲击较严重的,多是那些依靠简单密集劳动、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加工企业,而一批新兴产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宁波市经委的一份工业分析报告,让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们认识到,必须一手抓扩内需、保增长,一手抓调结构、促转型。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宁波在确保当前增长的前提下,图谋长远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增创新优势。

  在改善民生统筹城乡上下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见实效,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拓新路,在构筑新优势上开新局。宁波各地在“全面推进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六大联动”战略指引下,正在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因改革而繁荣,因开放而崛起,因创新而腾飞,宁波从一个封闭的江南小城发展成为我国最为开放的区域之一,从一个资源小市壮大成为长三角南翼区域经济中心。经历了危机洗礼的这座古老商埠,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着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破浪前行。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一批 产经 出口 出口贸易 
稿源: 经济日报   编辑: 赖小惠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