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广州: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
Chapter Eight
Guangzhou, An External Gateway Everlasting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剧变,广州始终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长盛不衰。即使在闭关锁国的岁月里,广州依然以宽阔的胸怀接纳着八方宾客和外来文化,并努力从中汲取营养,使千年羊城不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动人魅力。
“All quiet on the sea, ships rise with the sun”. In its history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no matter how much the world changed, Guangzhou had alway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Even in the years when China locked its doors against the outside world, Guangzhou still took in visitors from everywhere as well as foreign cultures in an open-minded manner, and strived to derive nourishment therefrom, thus maintaining an ever-new charm.
GZ0——01【图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广州
一、广采博纳的岭南都会
1. An All-inclusive Metropolis in South China
广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连接海外世界的主要门户。秦汉时期,番禺(今广州)因港而兴,迅速崛起。南越国建都于此,努力发展海外贸易。汉武帝积极经营,使广州成为联接南海、西亚诸国的南中国第一大港。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Guangzhou has always been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South China, and also a major gateway connecting China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anyu (today’s Guangzhou) emerged and rapidly grew up relying on the port. South Vietnam Kingdom established its capital here to strive to develop external trade. The active management by Hanwu Emperor enabled Guangzhou to become the largest port in South China which connected with South Sea and West-Asian countries.
GZ1——01【照片】广州秦造船工场遗址
早在秦汉时期,广州的海上贸易已初具规模。广州秦代造船遗址及众多两汉陶船的发现,证明广州早在秦代便能制造载重25至30吨的大木船,汉代的广州更是掌握了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为广州海外交通贸易及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造船工场遗址,至2004年经过四次局部发掘,确知有三座平行排列造船台,长逾百米,南侧为一大片造船木料工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造船遗址。
GZ1——02【实物】秦半两钱 秦
直径3.1厘米;直径3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3【实物】铁钉残件 秦
长12.6厘米,1.4厘米,厚0.8厘米;长8.3厘米,宽0.5厘米,厚0.5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4【实物】铜箭簇 秦
最长4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5【实物】木尖残件 秦
长18.5厘米,宽6.8厘米,厚3.5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6【实物】陶象牙西汉早期
长16.2厘米
1960年马棚岗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7【实物】陶犀角西汉早期
长41厘米厘米,底径9.5厘米
1955年东山梅花村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8【照片】蓝色玻璃碗 西汉中期
1954年广州登峰路横枝岗汉墓出土,现藏广州博物馆。经科学检测,该碗为钙钠成分玻璃,与古代中国生产的铅钡成分玻璃不一样,疑产自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为海路舶来品。
GZ1——09【实物】玛瑙琉璃珊瑚珠饰 东汉后期
总长24厘米
广州市河南晓港大元岗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10【实物】陶胡人俑座灯 西汉后期
高20.5厘米,底最长14厘米,灯口径10.2厘米
1957年广州河南晓港新村刘王殿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二、番货充溢的“天子南库”
2. A “Southern Imperial Treasury” Full of Foreign Goods
随着唐代“广州通海夷道”的开通,广州港的地位日趋重要。唐开元年间,中央政府率先在广州派驻市舶使,专辖海外贸易;宋代在广州首设“市舶司”,保持了港城的持续繁荣。频繁的商舶往来、“蕃坊”的设立及外来宗教的传播,使隋唐宋元时期的广州成为了一个中外客商云集、外来文化多元发展的东方大港。
With the opening up of “Guangzhou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sition of Guangzhou port be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ring the Kaiyuan period, Tang Dynas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the lead in assigning marine administrative representatives to Guangzhou to administer external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Marin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was set up in Guangzhou for the first time, maintaining th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the port city. The shuttling of merchant ships,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ign communities and the spread of foreign religions made Guangzhou of the Sui,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nto a large oriental port where numerous Chinese and foreign merchants gathered and diverse cultures flourished.
GZ2——11【照片】“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墓砖 晋
晋代墓砖,广州出土。铭文为“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显示西晋末年永嘉年间(307-311)北方战乱,民众疾苦。广州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
GZ2——12【照片】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于公元594年,唐玄宗时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此后历朝都派人在此拜祭,祈祷“海不扬波,交通畅利”。南海神庙的建立并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侧面说明广州对外贸易的频繁和对中央财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GZ2——13【照片】重修天庆观记碑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重修天庆观记》碑刻拓片,该碑现藏广州博物馆。碑文记述了宋代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和宋王朝的友好往来,三佛齐商人捐资重修广州天庆观的事迹。
GZ2——14【实物】乾亨重宝铅钱 南汉
广州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2——15【照片】广州西村窑遗址
西村窑是北宋时期广州民间外销瓷窑,以青釉瓷为主,黑酱釉为次,还有少量低温绿釉器。器形有凤首壶、军持、罐、盒等三十余种。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各国,在西沙群岛和东南亚、西亚诸国亦有出水大量西村窑瓷器。
GZ2——16【实物】西村窑青釉彩绘花卉纹盘南宋
高6.4厘米,径24.1厘米,足径9厘米
菲律宾蒲端出水,1999年菲律宾友人MR.VEN MAGBUHOS赠送给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藏
GZ2——17【实物】定窑系白釉花口军持 宋代
高27.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2——18【实物】沙边窑出土的青釉盏、陶匣钵 宋代
盏高3.4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5厘米;
匣钵高7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3.5厘米
1997年1月21日徐锐流先生捐赠
广州博物馆藏
GZ2——19【照片】光孝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寺址最初为南越国第五代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建寺,初名制止寺。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慧能在此开创了佛教禅宗南派,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正式命名为光孝寺,沿用至今。光孝寺历代有中外高僧在此传教,是岭南乃至东南沿海佛教传播的重要场所。
GZ2——20【照片】怀圣寺、光塔
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唐贞观年间,阿布•宛葛素与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取名“怀圣”,即怀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意。怀圣寺内建有一圆形光身塔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故又称“光塔寺”。怀圣寺和光塔是唐宋时期广州“蕃坊”的主要遗存,也是唐宋以来到广州贸易和定居的阿拉伯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GZ2——21【照片】六榕寺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期间(公元420-479年),是广州现存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诏许昙裕法师在此兴建一座华丽木塔,供奉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赐名宝庄严寺舍利塔。北宋初年塔毁于火,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重修寺院,改称净慧寺。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到寺游览,见塔畔有六株榕树而题“六榕”寺榜,于是改称“六榕寺”。
GZ2——22【照片】蒲氏家族墓碑
蒲氏家族墓碑,重刻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现藏广州博物馆。碑文记录了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由宋至明在华生活情况。“蒲”姓是阿拉伯人来华后惯用的汉姓,他们自唐宋时期入华定居以来,逐渐改用汉姓,其后世更经科举晋身仕途,受封为朝廷命官,最终落籍南海及番禺县。
三、一枝独秀的开放口岸
3. An Outstanding Open Port
明朝把广州指定为专门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进行官方“朝贡贸易”的唯一港口。1683年,清朝在广州等地设立了四个海关。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进行贸易。从此,广州独揽海外贸易,直到鸦片战争才被打破。“一口通商”政策使广州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同时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交汇点。
The Ming Dynasty designated Guangzhou as the only port for official “Tributary Trade” specially carried out with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Indian Ocean Area. In 1683, the Qing Dynasty set up four custom offices in cities including Guangzhou. In 1757, the Qing government stipulated that foreign ships could only carry out trade in Guangzhou. Thereby, Guangzhou monopolized the external trade and the monopoly remained until the Opium War. The Policy of "One Trading Port Open to Sea” made Guangzhou into the only legal port for China’s external trade and also a major meeting-point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civilizations.
GZ3——23【照片】威尼斯银币
威尼斯银币,1964年广州东山韦眷墓出土,现藏广州博物馆。韦眷为明成化至弘治年间(公元1465~1495年)广州提举市舶司,“纵贾人通诸番,聚珍甚富”。威尼斯银币铸造并通行于15世纪,这枚银币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罗所铸,称“格罗索”或“格罗塞托”,现今世界上仅存两枚。
GZ3——25【照片】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现藏广州博物馆。画中珠江岸边排列整齐的西式建筑物就是十三行夷馆,一般是两层高,上层作居住用途,下层办公或存货。圆拱的廊柱及阔大的露台充分展现了西方建筑风格。所谓“夷(商)馆”,是由十三行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赁给外国商人,让其在贸易季节暂住并与行商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商馆区并不在洋行内,但与洋行相距甚近,地址在十三行街区内。
GZ3——26【实物】犀角雕松竹梅人物纹杯 清代
长16.8,最高12.4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27【实物】“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水的茶叶 清乾隆
茶叶内混杂少量瓷片,重6克
“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水 广州博物馆藏
GZ3——28【实物】青花开光广彩人物图海棠形瓶 清乾隆
高28.5,口径5.5×4.7,足径9.2×8.3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29【实物】广彩开窗西洋人物图茶壶 清乾隆
通高13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5.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0【实物】广彩开窗希腊神话纹碗 清乾隆
高10.6厘米,口径26.3厘米,足径11.5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1【实物】广彩蓝彩描金外文盘 清嘉庆
高2.3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15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2【实物】象牙雕人物名片盒 清代
长9.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3【实物】象牙雕人物纹胸针 清代
长9.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展览简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2-05-09 10:44:35
第八篇 广州: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
Chapter Eight
Guangzhou, An External Gateway Everlasting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剧变,广州始终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长盛不衰。即使在闭关锁国的岁月里,广州依然以宽阔的胸怀接纳着八方宾客和外来文化,并努力从中汲取营养,使千年羊城不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动人魅力。
“All quiet on the sea, ships rise with the sun”. In its history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no matter how much the world changed, Guangzhou had alway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Even in the years when China locked its doors against the outside world, Guangzhou still took in visitors from everywhere as well as foreign cultures in an open-minded manner, and strived to derive nourishment therefrom, thus maintaining an ever-new charm.
GZ0——01【图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广州
一、广采博纳的岭南都会
1. An All-inclusive Metropolis in South China
广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连接海外世界的主要门户。秦汉时期,番禺(今广州)因港而兴,迅速崛起。南越国建都于此,努力发展海外贸易。汉武帝积极经营,使广州成为联接南海、西亚诸国的南中国第一大港。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Guangzhou has always been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South China, and also a major gateway connecting China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anyu (today’s Guangzhou) emerged and rapidly grew up relying on the port. South Vietnam Kingdom established its capital here to strive to develop external trade. The active management by Hanwu Emperor enabled Guangzhou to become the largest port in South China which connected with South Sea and West-Asian countries.
GZ1——01【照片】广州秦造船工场遗址
早在秦汉时期,广州的海上贸易已初具规模。广州秦代造船遗址及众多两汉陶船的发现,证明广州早在秦代便能制造载重25至30吨的大木船,汉代的广州更是掌握了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为广州海外交通贸易及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造船工场遗址,至2004年经过四次局部发掘,确知有三座平行排列造船台,长逾百米,南侧为一大片造船木料工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造船遗址。
GZ1——02【实物】秦半两钱 秦
直径3.1厘米;直径3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3【实物】铁钉残件 秦
长12.6厘米,1.4厘米,厚0.8厘米;长8.3厘米,宽0.5厘米,厚0.5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4【实物】铜箭簇 秦
最长4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5【实物】木尖残件 秦
长18.5厘米,宽6.8厘米,厚3.5厘米
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6【实物】陶象牙西汉早期
长16.2厘米
1960年马棚岗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7【实物】陶犀角西汉早期
长41厘米厘米,底径9.5厘米
1955年东山梅花村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08【照片】蓝色玻璃碗 西汉中期
1954年广州登峰路横枝岗汉墓出土,现藏广州博物馆。经科学检测,该碗为钙钠成分玻璃,与古代中国生产的铅钡成分玻璃不一样,疑产自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为海路舶来品。
GZ1——09【实物】玛瑙琉璃珊瑚珠饰 东汉后期
总长24厘米
广州市河南晓港大元岗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1——10【实物】陶胡人俑座灯 西汉后期
高20.5厘米,底最长14厘米,灯口径10.2厘米
1957年广州河南晓港新村刘王殿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二、番货充溢的“天子南库”
2. A “Southern Imperial Treasury” Full of Foreign Goods
随着唐代“广州通海夷道”的开通,广州港的地位日趋重要。唐开元年间,中央政府率先在广州派驻市舶使,专辖海外贸易;宋代在广州首设“市舶司”,保持了港城的持续繁荣。频繁的商舶往来、“蕃坊”的设立及外来宗教的传播,使隋唐宋元时期的广州成为了一个中外客商云集、外来文化多元发展的东方大港。
With the opening up of “Guangzhou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sition of Guangzhou port be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ring the Kaiyuan period, Tang Dynas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the lead in assigning marine administrative representatives to Guangzhou to administer external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Marin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was set up in Guangzhou for the first time, maintaining th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the port city. The shuttling of merchant ships,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ign communities and the spread of foreign religions made Guangzhou of the Sui,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nto a large oriental port where numerous Chinese and foreign merchants gathered and diverse cultures flourished.
GZ2——11【照片】“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墓砖 晋
晋代墓砖,广州出土。铭文为“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显示西晋末年永嘉年间(307-311)北方战乱,民众疾苦。广州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
GZ2——12【照片】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于公元594年,唐玄宗时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此后历朝都派人在此拜祭,祈祷“海不扬波,交通畅利”。南海神庙的建立并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侧面说明广州对外贸易的频繁和对中央财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GZ2——13【照片】重修天庆观记碑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重修天庆观记》碑刻拓片,该碑现藏广州博物馆。碑文记述了宋代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和宋王朝的友好往来,三佛齐商人捐资重修广州天庆观的事迹。
GZ2——14【实物】乾亨重宝铅钱 南汉
广州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GZ2——15【照片】广州西村窑遗址
西村窑是北宋时期广州民间外销瓷窑,以青釉瓷为主,黑酱釉为次,还有少量低温绿釉器。器形有凤首壶、军持、罐、盒等三十余种。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各国,在西沙群岛和东南亚、西亚诸国亦有出水大量西村窑瓷器。
GZ2——16【实物】西村窑青釉彩绘花卉纹盘南宋
高6.4厘米,径24.1厘米,足径9厘米
菲律宾蒲端出水,1999年菲律宾友人MR.VEN MAGBUHOS赠送给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藏
GZ2——17【实物】定窑系白釉花口军持 宋代
高27.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2——18【实物】沙边窑出土的青釉盏、陶匣钵 宋代
盏高3.4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5厘米;
匣钵高7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3.5厘米
1997年1月21日徐锐流先生捐赠
广州博物馆藏
GZ2——19【照片】光孝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寺址最初为南越国第五代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建寺,初名制止寺。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慧能在此开创了佛教禅宗南派,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正式命名为光孝寺,沿用至今。光孝寺历代有中外高僧在此传教,是岭南乃至东南沿海佛教传播的重要场所。
GZ2——20【照片】怀圣寺、光塔
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唐贞观年间,阿布•宛葛素与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取名“怀圣”,即怀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意。怀圣寺内建有一圆形光身塔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故又称“光塔寺”。怀圣寺和光塔是唐宋时期广州“蕃坊”的主要遗存,也是唐宋以来到广州贸易和定居的阿拉伯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GZ2——21【照片】六榕寺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期间(公元420-479年),是广州现存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诏许昙裕法师在此兴建一座华丽木塔,供奉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赐名宝庄严寺舍利塔。北宋初年塔毁于火,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重修寺院,改称净慧寺。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到寺游览,见塔畔有六株榕树而题“六榕”寺榜,于是改称“六榕寺”。
GZ2——22【照片】蒲氏家族墓碑
蒲氏家族墓碑,重刻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现藏广州博物馆。碑文记录了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由宋至明在华生活情况。“蒲”姓是阿拉伯人来华后惯用的汉姓,他们自唐宋时期入华定居以来,逐渐改用汉姓,其后世更经科举晋身仕途,受封为朝廷命官,最终落籍南海及番禺县。
三、一枝独秀的开放口岸
3. An Outstanding Open Port
明朝把广州指定为专门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进行官方“朝贡贸易”的唯一港口。1683年,清朝在广州等地设立了四个海关。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进行贸易。从此,广州独揽海外贸易,直到鸦片战争才被打破。“一口通商”政策使广州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同时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交汇点。
The Ming Dynasty designated Guangzhou as the only port for official “Tributary Trade” specially carried out with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Indian Ocean Area. In 1683, the Qing Dynasty set up four custom offices in cities including Guangzhou. In 1757, the Qing government stipulated that foreign ships could only carry out trade in Guangzhou. Thereby, Guangzhou monopolized the external trade and the monopoly remained until the Opium War. The Policy of "One Trading Port Open to Sea” made Guangzhou into the only legal port for China’s external trade and also a major meeting-point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civilizations.
GZ3——23【照片】威尼斯银币
威尼斯银币,1964年广州东山韦眷墓出土,现藏广州博物馆。韦眷为明成化至弘治年间(公元1465~1495年)广州提举市舶司,“纵贾人通诸番,聚珍甚富”。威尼斯银币铸造并通行于15世纪,这枚银币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罗所铸,称“格罗索”或“格罗塞托”,现今世界上仅存两枚。
GZ3——25【照片】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现藏广州博物馆。画中珠江岸边排列整齐的西式建筑物就是十三行夷馆,一般是两层高,上层作居住用途,下层办公或存货。圆拱的廊柱及阔大的露台充分展现了西方建筑风格。所谓“夷(商)馆”,是由十三行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赁给外国商人,让其在贸易季节暂住并与行商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商馆区并不在洋行内,但与洋行相距甚近,地址在十三行街区内。
GZ3——26【实物】犀角雕松竹梅人物纹杯 清代
长16.8,最高12.4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27【实物】“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水的茶叶 清乾隆
茶叶内混杂少量瓷片,重6克
“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水 广州博物馆藏
GZ3——28【实物】青花开光广彩人物图海棠形瓶 清乾隆
高28.5,口径5.5×4.7,足径9.2×8.3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29【实物】广彩开窗西洋人物图茶壶 清乾隆
通高13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5.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0【实物】广彩开窗希腊神话纹碗 清乾隆
高10.6厘米,口径26.3厘米,足径11.5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1【实物】广彩蓝彩描金外文盘 清嘉庆
高2.3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15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2【实物】象牙雕人物名片盒 清代
长9.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GZ3——33【实物】象牙雕人物纹胸针 清代
长9.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编辑: 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