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打造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
第一节 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港口开发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港口和制造业发展良性互动。
现代物流业 依托港口优势,构建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有序推进“一主六副”物流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集疏运网络。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引进全球大型物流公司和船公司进驻宁波。到2010年建成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
国际贸易业 按照“大口岸,大贸易,大市场”的要求,构建国际采购中心、境内外贸易中心和国际国内贸易的交易平台,拓展国际销售、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功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比“十五”末翻一番。优化贸易结构,探索进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
信息服务业 重点培育信息等知识型服务企业,为一、二、三产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方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进以电信服务业、广电服务业和网络服务业为重点的三大产业。加强以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按照构筑“数字宁波”的要求,完善基础测绘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重要信息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金融保险业 围绕满足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服务的要求,按照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金融业在组织、机制和服务方面的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推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和公开发行上市;规范发展证券、保险、信托行业,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宁波,不断增强辖区内金融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各异、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现代会展业 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建设若干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展馆。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国际会展中心在展览、会议、宾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依托大型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特色,继续办好中国世界消博会和宁波国际服装节,培育知名品牌会展。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会展名城”、“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
中介服务业 适应加入WTO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积极发展决策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经纪代理等企业中介服务业,培育扶持科技中介服务业和技术中介机构、文化体育经纪业和行业协会等自律性服务行业,完善提升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业,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中介服务体系框架。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初步建成立足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长三角主要中介服务中心。
第二节 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商贸流通业 建立起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培育提升各类市场,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快商业网点向农村地区延伸。到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00亿元。
房地产业 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住房结构,形成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培育壮大房地产租赁市场,形成租、售市场联动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房地产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休闲业 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宁波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高起点、高品位开发旅游资源,完善“一核两翼五圈”旅游格局。挖掘和提升奉化溪口、余姚河姆渡、天一阁藏书、月湖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一批都市、文化、海洋、生态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提升一批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努力营造“东方商埠、时尚水都”的宁波旅游新形象。
文化传媒业 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电子、体育健身、广告印刷等传统优势文化传媒业。积极扶持旅游文化、文化演艺娱乐、艺术品创作交易等特色文化传媒服务业。着力发展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经纪等新兴文化传媒服务业。建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逐步形成具有宁波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传媒业发展格局,成为浙东地区的文化传媒中心。
社区服务业 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发展设施维修、病老护理、社区卫生、美容和健身娱乐等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81890”社会服务平台为基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反应快速的社区服务网络。
第三节 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2月宁波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0-10-13 15:05:47
第四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打造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
第一节 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港口开发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港口和制造业发展良性互动。
现代物流业 依托港口优势,构建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有序推进“一主六副”物流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集疏运网络。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引进全球大型物流公司和船公司进驻宁波。到2010年建成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
国际贸易业 按照“大口岸,大贸易,大市场”的要求,构建国际采购中心、境内外贸易中心和国际国内贸易的交易平台,拓展国际销售、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功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比“十五”末翻一番。优化贸易结构,探索进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
信息服务业 重点培育信息等知识型服务企业,为一、二、三产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方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进以电信服务业、广电服务业和网络服务业为重点的三大产业。加强以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按照构筑“数字宁波”的要求,完善基础测绘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重要信息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金融保险业 围绕满足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服务的要求,按照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金融业在组织、机制和服务方面的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推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和公开发行上市;规范发展证券、保险、信托行业,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宁波,不断增强辖区内金融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各异、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现代会展业 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建设若干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展馆。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国际会展中心在展览、会议、宾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依托大型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特色,继续办好中国世界消博会和宁波国际服装节,培育知名品牌会展。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会展名城”、“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
中介服务业 适应加入WTO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积极发展决策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经纪代理等企业中介服务业,培育扶持科技中介服务业和技术中介机构、文化体育经纪业和行业协会等自律性服务行业,完善提升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业,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中介服务体系框架。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初步建成立足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长三角主要中介服务中心。
第二节 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商贸流通业 建立起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培育提升各类市场,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快商业网点向农村地区延伸。到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00亿元。
房地产业 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住房结构,形成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培育壮大房地产租赁市场,形成租、售市场联动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房地产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休闲业 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宁波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高起点、高品位开发旅游资源,完善“一核两翼五圈”旅游格局。挖掘和提升奉化溪口、余姚河姆渡、天一阁藏书、月湖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一批都市、文化、海洋、生态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提升一批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努力营造“东方商埠、时尚水都”的宁波旅游新形象。
文化传媒业 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电子、体育健身、广告印刷等传统优势文化传媒业。积极扶持旅游文化、文化演艺娱乐、艺术品创作交易等特色文化传媒服务业。着力发展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经纪等新兴文化传媒服务业。建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逐步形成具有宁波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传媒业发展格局,成为浙东地区的文化传媒中心。
社区服务业 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发展设施维修、病老护理、社区卫生、美容和健身娱乐等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81890”社会服务平台为基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反应快速的社区服务网络。
第三节 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