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0-10-13 15:05:47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1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继续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能力,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科学实施滩涂围垦工程,争取围垦面积14万亩。继续完善防洪防涝体系,维护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建成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现代农作方式,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机械化进程,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组织实施一批种子种苗、贮运保鲜、绿色安全、加工增值等科技专项,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种子种苗基地。

  2、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扩大优质水稻、高山蔬菜、创汇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力争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5%,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50个。

  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培育蔬菜、水果、水产、竹笋、茶叶、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节粮型食草动物和特种畜禽,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和绿色畜牧基地。

  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创汇蔬菜产业带、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林特花卉产业带和草食畜禽产业带等四大农业产业带,力争建成100个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和20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扶持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第二节 改善农村面貌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初步实现城乡供水联网,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新建一批农村电网项目,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行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

  2、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进农民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

  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发展农村通讯,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实施千村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

  3、建设农村新社区

  编制完成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合理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启动并推广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加快近郊村、园中村等的社区化改造,构建比较规范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注重保存古村古居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规划保留村庄的整治。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社区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逐步构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

  新农村建设工程

  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集中建设万亩(万头)以上粮食、蔬菜瓜果、林特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基地(都市园区)100个,努力保持2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50万吨/年生产能力。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00家。

  水利基础工程:建成周公宅、西溪、双溪口、上张等大中型水库,完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新建曹娥江至姚江引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亿方,继续实施“百库保安”工程。建成城市防洪工程、甬新河工程和姚江东排工程,开工建设姚江、奉化江干流堤防工程。完成滩涂围垦14万亩,新开工20万亩。维修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农机配套率粮食生产达80%,其他产业达30%以上。加强小流域治理,实施灌区改造和农业节水工程。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建成标准化池塘20万亩。建设鹤浦等渔港工程。

  农村环境治理工程: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全市规划保留村的全面整治。完成“三江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农村“千里河道整治”1200公里。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防疫体系:提高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平,完善全市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建设动物(包括水生生物)和外来有害动植物防疫体系,建成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

  农村饮用水工程:农民饮用水城乡联网供水率达80%以上,改善10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重点解决1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农村道路交通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00公里,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与城镇联网对接,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

  信息进村到户工程: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民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积极推进农民信箱、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

  农村电网工程:新建奉南变、贤祥变、鄞江变,扩建白石变等一批项目,形成城乡一体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农村卫生:完成农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农村孕妇分娩住院率达到95%以上,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每年达到15元/人。重点建设8个县(市)、区计划生育指导站。

  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建成1000个村落文化宫,10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市级文化示范村。全民健身路径(点)覆盖率在行政村达到80%,总数达到3000个。

  农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保持在90%以上,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 增加农民收入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非农收入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实施“强龙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继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率50%以上。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左右。

  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继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每年完成约20万人次的培训。

  4、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

  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城乡体制。重点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和规范土地合理流转,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农村宅基地使用等集体非农用地使用制度。通过社区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面向农村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县、镇的职责和权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逐步统一城乡居民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户籍管理制度差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2月宁波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0-10-13 15:05:47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1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继续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能力,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科学实施滩涂围垦工程,争取围垦面积14万亩。继续完善防洪防涝体系,维护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建成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现代农作方式,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机械化进程,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组织实施一批种子种苗、贮运保鲜、绿色安全、加工增值等科技专项,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种子种苗基地。

  2、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扩大优质水稻、高山蔬菜、创汇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力争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5%,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50个。

  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培育蔬菜、水果、水产、竹笋、茶叶、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节粮型食草动物和特种畜禽,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和绿色畜牧基地。

  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创汇蔬菜产业带、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林特花卉产业带和草食畜禽产业带等四大农业产业带,力争建成100个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和20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扶持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第二节 改善农村面貌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初步实现城乡供水联网,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新建一批农村电网项目,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行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

  2、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进农民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

  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发展农村通讯,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实施千村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

  3、建设农村新社区

  编制完成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合理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启动并推广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加快近郊村、园中村等的社区化改造,构建比较规范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注重保存古村古居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规划保留村庄的整治。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社区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逐步构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

  新农村建设工程

  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集中建设万亩(万头)以上粮食、蔬菜瓜果、林特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基地(都市园区)100个,努力保持2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50万吨/年生产能力。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00家。

  水利基础工程:建成周公宅、西溪、双溪口、上张等大中型水库,完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新建曹娥江至姚江引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亿方,继续实施“百库保安”工程。建成城市防洪工程、甬新河工程和姚江东排工程,开工建设姚江、奉化江干流堤防工程。完成滩涂围垦14万亩,新开工20万亩。维修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农机配套率粮食生产达80%,其他产业达30%以上。加强小流域治理,实施灌区改造和农业节水工程。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建成标准化池塘20万亩。建设鹤浦等渔港工程。

  农村环境治理工程: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全市规划保留村的全面整治。完成“三江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农村“千里河道整治”1200公里。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防疫体系:提高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平,完善全市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建设动物(包括水生生物)和外来有害动植物防疫体系,建成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

  农村饮用水工程:农民饮用水城乡联网供水率达80%以上,改善10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重点解决1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农村道路交通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00公里,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与城镇联网对接,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

  信息进村到户工程: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民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积极推进农民信箱、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

  农村电网工程:新建奉南变、贤祥变、鄞江变,扩建白石变等一批项目,形成城乡一体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农村卫生:完成农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农村孕妇分娩住院率达到95%以上,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每年达到15元/人。重点建设8个县(市)、区计划生育指导站。

  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建成1000个村落文化宫,10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市级文化示范村。全民健身路径(点)覆盖率在行政村达到80%,总数达到3000个。

  农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保持在90%以上,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 增加农民收入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非农收入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实施“强龙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继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率50%以上。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左右。

  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继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每年完成约20万人次的培训。

  4、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

  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城乡体制。重点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和规范土地合理流转,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农村宅基地使用等集体非农用地使用制度。通过社区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面向农村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县、镇的职责和权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逐步统一城乡居民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户籍管理制度差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