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金康 通讯员郑成昆)农作物还没收割,就能知道单位面积产量有多少;某块农田该施多少化肥,通过一个数字平台就一目了然……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市农科院林业研究所开发的“3S”技术体系将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据介绍,所谓“3S”技术体系,就是由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与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结合而成的技术体系,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平台,通常被称作数字农业,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新手段。数字农业将“3S”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和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农作物、土壤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定期获取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状况、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环境的信息,生成动态空间信息;同时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模拟,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市新农村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由于农业资源分布空间跨度大,信息量巨大,用传统方法很难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而借助“3S”这个“预测师”和“总管家”,可对农田土地利用、农田水肥、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种植等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测,建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农业资源客观化、可视化和集约化管理,满足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需要。
笔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通过对市域范围主要农业产业基地及基础地理的信息数字化,实现了市域平台的可视化管理和应用。其中,基础地理地图显示市、县、乡(镇)三级行政区划,对市域三维地形进行模拟,并集成显示全市水系(域)、道路、降水、气温和灾害性气象等信息。另外,通过实景卫星遥感模拟农业产业基地布局情况,实现了产业基地建设情况的全方位监控。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宁海、奉化和象山3个县域范围农业基础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