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English | 对话 | 博客 | 红人堂 | 宁网电视 | 电影 | 牛播网 | 社区 | 论坛 | 贴吧 | 金视
 
首页 | 学习动态 | 在线访谈 | 读本 | 评论 | 中央精神 | 高层论述 | 转型升级新跨越 | 创服务型机关促发展 | 科学发展创业创新
·第八部分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七部分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六部分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第五部分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四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重要思想
·第一部分 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扎实抓好宁波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扎扎实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
·重在提高科学发展的执行力
·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要研究问题
·着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紧密结合高校实际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宁波保税区:整合转型争创新优势
·扎实抓好学习调研
·科教兴国战略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重要战略机遇期
·资源节约型社会
·社会保障体系
·自主知识产权
·非均衡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省试点单位嘉善县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嘉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省委书记赵洪祝的联系点。
省试点单位金华市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该市紧扣“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加快浙中崛起”这一实践总载体
学习动态
宁海 崛起的生态型经济强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12月02日 10:41

卷首语

  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的今天,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实际上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是做号令自然的主人,还是做善待自然的朋友?宁海县委、县政府坚决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生态是一种生产力,更是一种文明!因此,从1999年开始,宁海县启动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之路,他们重拳出击关闭了近200家污染企业,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建成一大批治污设施。10年艰苦探索让他们收获了累累硕果:曾经灰暗的天空变蓝了,曾经污染的河流变清了,该县还获得了“全国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生态县”的称号,目前正在向“全国生态县”的目标冲刺。

  2008年,宁海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7亿元,全县财政收入超过32亿元,在200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中位列第66位。而作为宁波市第一个“全国生态示范区”,该县地表水水质位列宁波市第一;大气环境保持优良,环境综合指数居全省前茅。国家环保部有关领导在考察宁海后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生态环境比宁海好的县、市有很多,经济比宁海发达的也有60多个,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比翼齐飞”却少之又少。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宁海县的确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谈起宁海的发展战略,该县县委书记王剑侯深有感触地说:“让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是宁海结合自身实际,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宁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也说:“我们宁可牺牲一点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宁海最大的竞争资本,也是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财富。”

  重拳治污:

  让GDP绿起来

  [事件]9月21日16时,国华宁海发电厂6号机组及其脱硫脱硝系统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同步投入商业运营。引人注目的是,该机组拥有亚洲第一、高达177余米的特大型海水冷却塔,在我国率先采用了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实现了温排水“零”排放。据悉,截至今年9月,国华电厂在环保上的投入已经超过20多亿元,在国内火力电厂中率先建成了脱硫脱硝系统,脱硫率、脱硝率分别达到80%、95%以上。据悉,近年来宁海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GDP变绿”正成为一种潮流。

  重拳治理污染,是GDP变绿的前提。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该县通过建造模具城,把散布在大街小巷的模具企业和小作坊集中起来,有效解决了模具企业油污和噪声的分散污染;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占地100亩的环保工业园,将全县各地的13家电镀加工企业迁入园区,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治理。为减少排放,宁海县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控制污染物增量。在短短的五年内,该县共依法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51个,涉及投资额9.4亿元。该县还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县共有65家企业被列入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其中通过审核验收企业24家;208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年来,该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取缔、关停企业189家,对企业处罚441家次,使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完成了化工、电镀、造纸、印染、铝氧化等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了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

  重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让绿色工业唱主角是让GDP变绿的重要措施。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条件下,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拿出1亿多元资金,用于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的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生物医药等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县域经济的新支柱。其中太阳能电池产能已经超过100兆瓦,成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生产基地。

  GDP变绿后,该县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如凫溪曾经是宁波市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溪内的鱼类几乎绝迹,自从凫溪流域附近的电镀、造纸行业进行“关停并转”后,这条溪流的生态逐步恢复正常,香鱼等名贵鱼类重新“游”了回来,凫溪水也作为优质水源供给下游居民。

  循环经济:

  让资源“吃干榨尽”

  [事件]宁海县长街镇拥有3000多亩西兰花种植基地,昔日,西兰花收割后,下脚料只能烂掉。自从镇里引进一个奶牛场,这600万公斤农作物下脚料就成了奶牛的好饲料,农民不仅获得了额外的收入,还得到了奶牛场产生的有机肥,种出的西兰花成了有机蔬菜,出口价格大大提高。

  近几年来,宁海县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宁海县一、二、三产资源共享混合型模式引起专家的广泛关注,被《领导决策信息》杂志评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

  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型种养模式,形成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宁海县东海岸农业循环示范园区规划面积近10万亩,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园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种养饲加”循环产业链。按照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建设建成大棚西瓜、有机柑橘、无公害蔬菜等一批规模化绿色农业产品基地;加快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以沼气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以海水内循环养殖为代表的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种养饲加”循环产业链,园区内60%以上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达到转化,60%以上农产品出口创汇,9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有效转化利用。在宁海县东海岸农业循环示范园区没有一样东西是“废弃物”。

  宁海以项目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抓住宁海湾循环经济试点区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的契机,编制实施《宁海湾循环经济试点区总体规划》,实行“整体规划、梯度推进、产业联动、循环开发”,以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为龙头,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引进了年产320万吨的海螺水泥粉磨站、年产3000万平方米的石膏板和年产15万立方米的新型墙材等下游企业,构建“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等循环产业链,实现企业间上下游物质和能量逐级传递的共生耦合。至今环保投入20多亿元,实施了封闭式罐存储、高效除尘、烟气脱硫、脱硝等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国华宁海电厂不仅成为全国生态环保项目的样板,还带出了一个新型建材产业园。该县还提出了实施“2133”工程,即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创建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3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到2010年,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宁海县在各个层面大力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开发利用,对废旧金属、废液、废纸、废气等丧失使用功能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和再资源化,积极发展“静脉”产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工业废弃物利用层面,全县现有10家经市级认定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和120个回收网点,年回收利用废铝5万吨、废铜3.5万吨、废液2万吨、废纸5万吨,由县内静脉企业“吃干榨尽”。如碧水化工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每年不但将县内的7200吨废酸全部吸收,而且还回收县外废酸1.1万吨,生产环保产品混凝剂2万余吨。金海雅宝化工公司改进母液回收工艺,年增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并将企业产生的化工残液、残渣通过焚烧回收热能,每年可节煤3000吨。在农业废弃物利用层面,大力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整合了全县3.8万平方米的零散小型畜禽养殖场,建成26个沼气处理点和4家有机肥加工厂,年综合利用畜禽粪便8万吨,生产有机肥3万吨。甬联热压木制品厂每年收购松材线虫病疫木近万立方米,加工生产出口包装箱胶合板。另外,还运用微生物、贝类净水的原理,大力发展海水池塘内循环养殖,使对虾养殖亩产提高到原来的10倍,并较好地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

  生态文明: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事件]宁海县跃龙街道屠岙胡村胡大爷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旁的山边,去看看白鹭保护区内的白鹭。这个保护区是村民们自发设立的,保护工作也由村民义务进行。目前他们村边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白鹭,成为该县有名的白鹭观赏区。

  屠岙胡村村民自发保护白鹭的故事是宁海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的典型之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自发选择。

  县城的四周“青山白化”,曾是宁海的一个“芒刺”。从2003年开始,宁海县政府实施了坟墓专项整治行动,对省道沿线、村庄住宅旁、水源保护区、城镇规划区等范围内的坟墓全部进行整治,全县共迁移清理坟墓209627穴,建成生态墓区535处。耐人寻味的是,这么大“动祖坟”行动,全县却进行得“静悄悄”,几年来没有一个人上访。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曾经是宁海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几年来,宁海县光处理农村垃圾的投入就有数千万元,目前已经初步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统一填埋”的垃圾保洁制度,村庄基本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农村推行污水无害化处理,已经有24个村建成了污水处理工程,有40个村成为全市生态示范村;大力推广了“两化工程”(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新增农村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清理净化河道沟渠28公里,拆除旧房、危房面积3.2万平方米。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也是生态文明的一种表现。近几年,该县投入数亿元资金,建成了柔石公园、正学公园、飞凤山公园等一批生态园林,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场所。城市中心区建成5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97平方米。此外,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强化环境整治和卫生保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

  原味旅游:

  迎来八方客

  宁海全县境内山、湖、海、岛、泉、瀑、洞窟等资源一应俱全。近几年,宁海县加快开发山水资源,斥巨资相继开发了“华东第一森林温泉”美誉的宁海温泉、雄奇隽秀的浙东大峡谷、“滨海石文化风情园”伍山石窟、“一山看三‘海’”的东海云顶、“世外桃源”野鹤湫等。

  打造原生态旅游精品,体现在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抢救性保护与民俗风情文化开发上。从前年开始,宁海县对前童古镇进行保护性维修。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群峰簪笏”等三处大宅院和其他古建筑的维修。还投资2000多万元,对前童老街进行整治;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里红妆”,演绎着江南农村婚俗,其民俗博物馆即将动工,该馆筹资1亿元,占地108亩;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宁波市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茶院许家山石屋古村,在保护的基础上正在逐步推进旅游开发。

  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森林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户外拓展……宁海县近年来开发的原生态旅游精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成为江、浙、沪游客休闲旅游目的地。200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4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18.5%。

  为确保在2009年建成“省旅游经济强县”,2011年建成“中国旅游强县”,宁海县以创建国家旅游强县为目标,充分发挥良好的山海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旅游项目,打响“森林、温泉、海洋、人文”四大原生态旅游品牌,努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宁海县将着重打造“六大生态休闲旅游基地”:

  一是滨海休闲基地。以宁海湾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滨海公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游艇、高尔夫、五星级滨海酒店等高端旅游项目开发及人工沙滩、垂钓、海岛观光等人气旺的旅游项目建设。

  二是温泉度假基地。以温泉旅游区为核心,加快大众化温泉开发,建设宁海第一尖滑雪、峡谷漂流、梅湖娱乐度假等旅游项目,推进大温泉旅游区开发建设。

  三是森林养生基地。以西部森林、东海云顶等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完善山地度假、养生休闲设施,打造森林养生基地。

  四是文化体验基地。重点挖掘和提升前童古镇、十里红妆、徐霞客故道、许家山石头村等特色文化资源。

  五是乡村旅游基地。依托规模农业、风景名胜,建设乡村旅游基地。

  六是户外拓展基地。以国家户外运动基地落户宁海为契机,推进森林户外拓展基地、自驾游营地、宁海湾海上运动基地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图文:周武军 陈勇 李岩宏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虾养殖 一批 兰花种植 包装 包装箱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胡敏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