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一首感人的精神文明协奏曲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05月08日 11:14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样的时代,既需要锐意创新的力量,又需要支撑健康发展的良知。

  今天,本网与余姚新闻网刊发长篇通讯《留下真情从头说》,介绍了我市企业家王国军与“东北大哥”李信国一家之间跨越23年的人间真情。这既是对此前本报关于王国军北上寻恩连续报道的一个小结,更是对两人身上折射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元素的颂扬!王国军、李信国以助人为乐、济贫帮困、知恩图报的寻常故事,为我们奏响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奏曲!

  谁都免不了有窘迫的时候。23年前的王国军是不幸的,身患重疾又家境贫困;23年前的王国军又是幸运的,因为在窘迫困苦之际,他遇见了“东北大哥”李信国,受到了这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倾力相助。李信国给王国军的帮助,不仅仅体现在资助和照顾上,更体现在精神上,他的无私帮助,给了王国军战胜病魔的勇气和毅力,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李信国的行为,在现象上看虽是个体的,但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浓浓的助人帮困氛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当初李信国无私地帮助王国军并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但对于王国军而言,铭记恩人、回报恩人的愿望贯穿着他的生命路途。李信国英年早逝,其遗属家境较为贫困,王国军既资助恩人一家,又以恩人之名建立教育基金,他的感恩行动,既充满雪中送炭的现实意义,又充满弘扬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意义。在这里,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道德力量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比如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比如帮困济贫、乐善好施,比如受助知谢、受恩图报,等等。但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化因素,使我们的优秀传统精神在一些领域、一些人身上存在缺失之虞。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国军、李信国的事迹便有了超越其两人、两家的广泛意义。

  李信国当年不图回报的助人行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典型、好教材;王国军今年的千里寻恩行动,是知恩图报、感恩教育的好典型、好教材!王国军、李信国跨越23年的感人故事,看似普通中国人的普通情感和礼尚往来,寻常得很,但正是在这样的普通和寻常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闪光的精神世界,看到了开放在北国和江南大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王国军、李信国的事迹昭示我们,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关心、帮助他人的心,处处用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师长、朋友、社会、自然的赐予,我们的生活便会阳光灿烂,我们的社会便会更加和谐、文明!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基金 财富 回报 
稿源: 中国宁波网/余姚新闻网   编辑: 朱宗建
网友感言 进入论坛互动
网友“诺诺”:这是爱的接力和传承,个人间的“小爱”已经升华为对社会的“大爱”,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是党和政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后盾。
网友“小鱼”:这样的情,让人的心变得很柔软很温暖!
网友“行云”:不要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叹人心不古的同时,要看到真情的力量。
网友“江南柳”:义海情天,感人至深!
网友“果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就是人类的大爱呵,不局限于血缘。
网友“欧洲杯之星”:谁说现在社会人情冷淡,我从两位主人公身上体会到的只有火热的情!
媒体报道 >>更多
·全国多家媒体聚焦王国军李信国事迹
·新华社:穿越二十三载的感恩
·宁波日报:化作涌泉报真情
·四位特殊的读者 一份共同的感动
·“感恩”“回报”成为余姚市民热门词
·感恩无界 致富思源 回馈于行
·王国军善举引起媒体关注
本网原创评论专稿 >>更多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道德力量的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化因素,并不能使使人们间的真情泯灭。我市企业家王国军与“东北大哥”李信国一家之间跨越23年的人间真情,为我们奏响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奏曲! [点击进入全文]
李信国其人 >>更多
平凡质朴的“宁波大哥”
  孙辅清和李信国是1979年结婚的。作为同甘共苦12年的妻子,孙辅清回忆起丈夫时,忧伤的脸上流露着温馨的神情。[全文点击]
为人仗义,待人热情
  “李信国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事低调不喜欢张扬。”葛女士娓娓道出了她所熟悉的李信国。[全文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