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仗义,待人热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05月09日 12:33

  “李信国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事低调不喜欢张扬。”葛女士娓娓道出了她所熟悉的李信国……

  “我是七台河当地人,当时在桃山矿区液化气公司工作,就住在李信国的家对门。那时,我多数日子在家带小孩,和他接触很多,他也几乎每天来我家聊天。渐渐地,我知道他是来黑龙江汤原县插队的宁波知青,后来因煤矿招工,他报名离开汤原,独自来到桃山煤矿做井下工。井下工作很艰苦,但他一天到晚都挂着笑容,待人热情。北方的冬天奇冷无比,下班后大家都“窝”在家里取暖。矿区遍地是煤,但李信国从没有把散落的煤拣回家来私用。有时,他看到我和其他邻居买煤回家没有帮手,就会伸出援手帮忙。我们请他喝口茶擦把脸,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我回家就是了,不用劳驾你们了。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休息,李信国敲门进来了。他双手端着一个盛满榨菜的盘子说,小妹你好,这是我的小老乡(王国军)带来的,尝尝味道好吗?如果你有要货的渠道,帮我这个小老乡推销一下。但他从未对我说过帮助王国军的事,今年我在宁波日报上看到有关王国军赴东北七台河寻恩人的报道,才知道李信国当时曾默默无闻地帮助过王国军。

  “李信国的妻子没有工作,一家四口全靠他养活。但李信国人品好,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要补助。他说井下工作虽然艰苦,但是收入还可以,再向组织提经济上的要求,没有理由。

  “后来,李信国知道我随丈夫到了他的老家宁波工作,多次写信给我说想回宁波,我们也保持着书信联系。1991年,他被诊断患了肝癌后,对故乡的思念更切。这时,他才告诉我有关他的个人经历。李信国八九岁时父母离异,靠姑妈的帮助读了3年书,后来因各种原因辍学。少年时的李信国生活不太稳定,家里也不太回去,有时靠替南塘河一带的渔民撑船过日子。他说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并委托我在宁波寻找他的父亲,很想在去世之前和父亲见最后一面,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再回到宁波了。我根据李信国提供的家庭地址去找,当时宁波城区正在拆迁改造,始终找不到他的家和他父亲。大概一个月后的一天,我和一个常在南郊公园晨练的朋友说起这事,朋友说在他们晨练的人当中,有一个老人的体貌特征与李信国的父亲相似。我一听非常兴奋,终于可以完成李信国交给我的任务了。当天,我果真在南郊公园里第一次见到了李信国的父亲。老人听了我的介绍后,神情黯然地说,年纪大了,自己去不了东北了……

  “我猜想老人这么做可能有其他原因。因为怕李信国难过,我在信中没将此事告诉他。后来,我收到一封来自七台河桃山煤矿的信,信是李信国的妻子写来的,才知道他已去世。读着信,我潸然泪下,一个渴望见到亲生父亲的好人,竟和我们匆匆诀别了。”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吴冠夏
网友感言 进入论坛互动
网友“诺诺”:这是爱的接力和传承,个人间的“小爱”已经升华为对社会的“大爱”,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是党和政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后盾。
网友“小鱼”:这样的情,让人的心变得很柔软很温暖!
网友“行云”:不要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叹人心不古的同时,要看到真情的力量。
网友“江南柳”:义海情天,感人至深!
网友“果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就是人类的大爱呵,不局限于血缘。
网友“欧洲杯之星”:谁说现在社会人情冷淡,我从两位主人公身上体会到的只有火热的情!
媒体报道 >>更多
·全国多家媒体聚焦王国军李信国事迹
·新华社:穿越二十三载的感恩
·宁波日报:化作涌泉报真情
·四位特殊的读者 一份共同的感动
·“感恩”“回报”成为余姚市民热门词
·感恩无界 致富思源 回馈于行
·王国军善举引起媒体关注
本网原创评论专稿 >>更多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道德力量的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化因素,并不能使使人们间的真情泯灭。我市企业家王国军与“东北大哥”李信国一家之间跨越23年的人间真情,为我们奏响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奏曲! [点击进入全文]
李信国其人 >>更多
平凡质朴的“宁波大哥”
  孙辅清和李信国是1979年结婚的。作为同甘共苦12年的妻子,孙辅清回忆起丈夫时,忧伤的脸上流露着温馨的神情。[全文点击]
为人仗义,待人热情
  “李信国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事低调不喜欢张扬。”葛女士娓娓道出了她所熟悉的李信国。[全文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