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特殊的读者 一份共同的感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05月10日 08:25

nb51003_1.jpg

  看着报道,吴国强(左)和王示又想起当年的往事。 (沈孙晖摄)

  王国军感恩故事连续报道

  王国军感恩故事的连续报道在本报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昨天上午,四位“特殊”的读者看到报道后致电本报87000000新闻热线,讲述了他们的真实感受。他们就是李信国的表弟朱先生、邻居葛女士和曾一起插队的两名知青。

  朱先生今年49岁,目前在宁波某单位工作,他的母亲就是李信国的姑妈。当年李信国去东北插队时,朱先生年仅8岁。“信国小时候和我一起住过,他性格内向,有时一人蹲在屋子里,一声不吭,问他也不说。他这辈子很苦,曾经捡卖过四五年的废铁,帮人撑过一年多的船。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很困难,难得有零食吃,他一有好吃的就会分给我这个小表弟。”

  “我妈和我外婆对信国很好。他去东北插队时,外婆已经过世。后来,他和我妈还有一些书信联系,回宁波时也来看过我们。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和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此后多年,我们偶尔也提起信国,不知道他在东北过得怎样。后来,我听姐姐说信国得肝癌去世了,心里很难过!”

  今年春节时,朱先生听家里人说媒体报道了王国军和李信国的事迹。前晚,妻子告诉他《宁波日报》和电视新闻里又刊播了此事。昨天上午,他仔细看完本报报道后,立即打来了电话。 “信国善良懂事,良心又好,我感到很惋惜、难过。同时,我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感到自豪。”

  朱先生说李信国在宁波的亲属今年想去趟东北,看望孙辅清和两个孩子,并给李信国扫墓。朱先生还特地向记者询问了王国军的电话,说要感谢他对李信国一家人的帮助。

  昨天下午,曾和李信国做过8年邻居的葛桂云女士看到本报连续报道后,冒雨赶到本报。她说,李信国虽然去世多年,但看了这组报道,又勾起了她对李信国的缅怀之情,心情一直难以平静。昨天,她还特意打电话给王国军,谢谢他报恩不忘回报社会,在李信国曾经工作、生活过的七台河桃山煤矿设立“李信国教育基金”,使黑土地上的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他的义举也实现了李信国乐于助人的愿望,使李信国能在九泉之下安息。

  葛女士还说,关于李信国为人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 “他当年在山西帮助身患广泛性骨髓炎的王国军时,我知道他的家庭负担很重,要养活没有工作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但他还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帮助王国军看病,又不图回报。现在,王国军又接过助人为乐的接力棒,在报答恩人的同时还回报社会,这种精神可以感染、激励后人,在社会上营造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好风尚。”

  “李信国生前无私地赐惠于一个小老乡,而王国军又用自己的财富报答社会,让人们分享快乐,我想这组报道会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葛女士最后说。

  昨天晚上8时30分左右,55岁的吴国强和57岁的王示特地赶到了本报,他们是当年和李信国一起去黑龙江插队的知青:“看到报道后,我们百感交集,信国是个好人啊!”

  “我们坐同一列火车去东北,当时车上共有798位宁波知青。我和信国在同一节车厢,还一起闲聊想像东北的样子。”吴国强告诉记者,来到黑龙江汤原县后,他和李信国同在莲江口公社平安大队,两人住一间宿舍,睡同一个炕,一起务农5年。“那时,我们不太适应东北的生活,大清早小队长敲起床钟时爬不起来,都是信国早起叫醒大家的。白天,我们要锄草,收割高粱等农作物。我活干得比较慢,信国手脚利索,干好自己的活后,经常来帮我们干。他是一个很谦让的人。那时,食堂买饭人多拥挤,有时轮到后面的人饭菜已经不够,信国经常让我们排到他前面。”

  吴国强说,李信国有时因思乡情切,独自流泪。5年里,他往家里寄了20多封信。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李信国每次都托吴国强代笔。 “我们聊得比较深,他和我说了很多家里的事。我们曾一起回宁波探亲,我还去过一次他父亲家。由于我们这些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感觉信国的感情也得到了一种寄托。所以那几年虽然苦,但他过得很开心!”

  1975年,吴国强被分配到汤原县烟酒公司。他曾几次回大队看望李信国等人,李信国也去公司看过他。后来,李信国去桃山煤矿工作,吴国强去看望同在矿上工作的弟弟时,仍经常和李信国聚会。但由于工作忙,单位离煤矿路途遥远,后来两人渐渐失去了联系。1979年,吴国强和当初一起去东北的大部分知青回到了宁波,但他仍一直惦记着这位还在东北的好朋友。每次知青聚会,他们都会提到李信国,不知道他在东北是否安好。2005年聚会时,吴国强听其他知青说起李信国已经过世时,心里非常难过。 “当初条件差,我和信国没有合照,这也成为我心头的遗憾!前几天,我在媒体上看到王国军和李信国的报道,还附有两人的合照。我一下认出了老朋友,往事一时涌上心头,禁不住哭了。”

  王示告诉记者,他和李信国是同年出生的。当年,两人没在同一个公社,也不相识。后来,他调到汤原邮电局工作。李信国几次来邮局办事后,两人才认识,但他和李信国的接触并不深。

  读者网友畅谈感恩故事

  本报讯(记者陈雪亚) “施恩莫图来报答,受惠切记去感谢。”这是昨天一早,网友“知足常乐兄弟”留在记者QQ上的话。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说,看了《平凡质朴的“宁波大哥”》,真的很感动。李信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可是他的心灵中始终充满阳光。当年他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那么大,还帮助王国军,帮助毛玉好,帮助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王国军那种知恩图报的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而李信国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人感动。”网友“快乐驿站”说。

  象山县人民教育基金会的宋女士打来电话说了她身边的感人事。去年五月,他们正在募集资金要在爵溪街道成立一个面向流动儿童的教育基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碰到宁波三洲制衣有限公司的张国良先生,分别时张先生要了他们的账号。在路上,宋女士就接到了他的短信,说已经将100万元汇到了账号里。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企业家纷纷出资,这个基金很快建立起来。

  奉化的网友“LULU”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当地的故事。主人公名叫周勇,是经济开发区一名看门的老人,已经六十有余。四十年前,他在辽宁省兴城市当兵,住在当地一位大娘家里,大娘对他的生活嘘寒问暖。四十年来,周勇与大娘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给大娘寄生活费,尽着一个“儿子”的孝道。1968年,周勇干一年活才挣50公斤粮票,但是他一点也没留,都寄给了大娘。

  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曾经给过我们感恩的教育。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是给我们无数关爱的父母。”网友“知足常乐兄弟”说, “我的父母就经常跟我说, ‘以后,你东西不用经常买来,多来看看,同阿拉讲讲事体,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母亲节就快到了, “纸鸢”说,她决定帮老妈做家务,烧好吃的给她吃,多陪她说话。

  李信国助人为乐,王国军知恩图报,他们的身上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读者读了“王国军感恩故事连续报道”后,有何感受,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7000000或加入我们的QQ39113597,参加讨论。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基金 财富 出资 工资 回报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吴冠夏
网友感言 进入论坛互动
网友“诺诺”:这是爱的接力和传承,个人间的“小爱”已经升华为对社会的“大爱”,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是党和政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后盾。
网友“小鱼”:这样的情,让人的心变得很柔软很温暖!
网友“行云”:不要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叹人心不古的同时,要看到真情的力量。
网友“江南柳”:义海情天,感人至深!
网友“果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就是人类的大爱呵,不局限于血缘。
网友“欧洲杯之星”:谁说现在社会人情冷淡,我从两位主人公身上体会到的只有火热的情!
媒体报道 >>更多
·全国多家媒体聚焦王国军李信国事迹
·新华社:穿越二十三载的感恩
·宁波日报:化作涌泉报真情
·四位特殊的读者 一份共同的感动
·“感恩”“回报”成为余姚市民热门词
·感恩无界 致富思源 回馈于行
·王国军善举引起媒体关注
本网原创评论专稿 >>更多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道德力量的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化因素,并不能使使人们间的真情泯灭。我市企业家王国军与“东北大哥”李信国一家之间跨越23年的人间真情,为我们奏响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奏曲! [点击进入全文]
李信国其人 >>更多
平凡质朴的“宁波大哥”
  孙辅清和李信国是1979年结婚的。作为同甘共苦12年的妻子,孙辅清回忆起丈夫时,忧伤的脸上流露着温馨的神情。[全文点击]
为人仗义,待人热情
  “李信国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事低调不喜欢张扬。”葛女士娓娓道出了她所熟悉的李信国。[全文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