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习贯彻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年度专题 > 十八大 > 宁波学习贯彻 正文
 
 
象山港大桥畔的“网箱养殖第一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2月17日 11:19

【编者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站在这一全新的起点上,我们再一次把视野投向宁波这片广袤的土地。在田间地头,我们倾听宁波的跳动脉搏,我们感受到实干的力量,我们看见家园正一天比一天美丽……

从今天开始,宁波晚报将携手市委农办,推出“学习十八大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美丽乡村行”。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通车在即的象山港大桥畔的黄避岙乡高泥村,然后翻山越岭,经宁海、余姚、慈溪、镇海、北仑,再到鄞州和奉化。我们将在宁波的土地上,一步步丈量。沿着顺时针,划下一个大大的逗号,以此记录正在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又在行进中的宁波。

在象山港大桥即将通车之际,记者来到美丽乡村行的第一站———浙江省面积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象山县黄避岙乡的高泥村采访,倾听村民心声。

高效农业让农民成了“双薪族”

高泥村位于象山西沪港畔。采访车快到目的地时,记者远远就看见象山港大桥互通处高高矗立着“象山北”几个大字。这让记者猛然感觉原来偏远的象山半岛现在离宁波是多么的近。

驶入高泥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蔬菜基地。

在蔬菜基地路边的平房外,基地负责人张瑞林告诉记者,他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这里470亩地,是我们能大食品公司去年11月份利用高泥村的流转土地开辟的蔬菜基地,现在种的是冬令作物橄榄菜和香葱,由于这里是盐碱地,我们采用轮流种水稻和种蔬菜的办法来改良土壤。”他告诉记者。

张瑞林还告诉记者,除了这里,能大食品公司还在象山的定塘等乡镇共租赁土地建了另外3个蔬菜基地,一共有1400多亩。

“我们的蔬菜大部分经过加工后销往日本,也供应东北市场及宁波本地的一些超市。”他说。他介绍,香葱烘干后卖到日本每吨可达20多万元。

当地乡政府干部林伟烈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泥村劳动力减少,大量土地闲置。为盘活村里土地资源,高泥村根据往年土地流转经验,去年首次引进象山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将村民流转的土地以每年600元一亩的价格租给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化农作物种植基地。

“这样,村民们不仅能分到土地租金,一些在蔬菜基地种菜的村民,还能每天拿到100元的工资。”林伟烈告诉记者。

张瑞林告诉记者,过去这片地里只能种单季稻,土地利用率不高,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种,在地里打工的村民,一年收入有2.5万元至3万元。

“我们乡里对种植业的规划是,从过去的传统农业转向现在的高效生态农业,接下来还将结合大桥开通开发观光农业。”林伟烈告诉记者。

地处海边的高泥村,被誉为“网箱养殖第一村”。

走进位于西沪港畔的高泥村,腥咸的海风扑面而来,海面上漂浮着一排排的渔排,远远望去,站在渔排上的渔民正在挥着长柄喂料勺在投料。

“这些喂鱼的料,都是当天从石浦拉来的,一车少说有三四吨。”村干部周文玉告诉记者。

周文玉在港里也养了黄鱼,全村242户人家,像他一样在西沪港从事海水网箱养殖的就有160多户,拥有大网箱2000余只,养殖面积达2500余亩。

不过,最令周文玉骄傲的是,去年西沪港也开始试养岱衢族大黄鱼了,过去这里基本上养的都是闽粤东族大黄鱼,大批量养岱衢族在象山还是首次。

“岱衢族大黄鱼就是本地大黄鱼。”周文玉告诉记者。“和闽粤东族相比,岱衢族大黄鱼头部更圆润,尾柄更细长,颜色上更黄一些,味道也更鲜美。”他说。近期,岱衢族大黄鱼开始上市,由于今年大黄鱼专业合作社的80余名社员开始尝试“抱团销售”模式,大黄鱼的销路不错。

外高泥村码头是村里渔民乘船“上班”的主要码头之一。站在码头上,记者看到海面,远远看过去,海面上漂浮着许多蓝色的小房子,偶尔有渔船伴着轰鸣的发动机声从海面上迅速地驶过。

当天,记者搭乘正准备上渔排做工的周文楚的快艇一起来到了他的渔排。“每个养殖网箱都有5个左右渔民看护,他们都长期生活在网箱上。”周师傅说。

在周师傅的养殖区内,有大大小小10多个网箱,相互之间用20多厘米宽的木板隔开,为了增大浮力,木板下面还绑上了泡沫。走在上面,整个木板都会晃动起来,记者走在上面都颤巍巍的,而周师傅走起来却如履平地。

“这些网箱养的都是岱衢族大黄鱼。”周师傅笑着说。记者看到网里的大黄鱼都已经有4指粗。据周师傅介绍,这几天已经有人预定了1万多条大黄鱼。

周师傅说,要是行情好的话,一年赚个30万元也是很平常的。村里很多人都是靠养鱼富起来的。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港区的水环境正逐步恶化,改善西沪港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特色海水养殖产业,黄避岙乡于去年启动建设西沪港低碳混养示范区。

如今村民在养殖鱼类的同时,还配套养殖海带、培育浒苔等海洋“蔬菜”以净化水环境,逐步向“鱼—贝—藻”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靠拢。

今年该村养殖海带10余亩,年产量12吨以上;加工销售浒苔8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此外,高泥村少数村民还在去年尝试养殖了5000余笼海参,于今年春夏之交时,全部销售一空。

大桥通车后,村民生活将更丰富多彩

离开码头,汽车沿着海边公路向高泥村下面的自然村里高泥村驶去。

临近村庄,一眼望去,村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楼,有的还颇具现代欧式建筑风格。

“这里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外高泥村的楼建得还要漂亮。”周文玉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村里的水泥路都特别干净,几乎家家的楼前都有一个绿色的垃圾箱。如果不是房屋前后整齐排放着的网箱养殖泡沫浮球,记者还以为来到了某个旅游小村。

“村民们不仅住得宽敞,而且基本上都参保了新农合医保,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周文玉说。 

周文玉的女儿在丹城上班,记者到访那天,她刚好在家。她兴奋地对记者说:“村里很多人都盼着象山港大桥能快点通车。据说大桥通车后,到宁波市区只需半个多小时,村民们都说,通车后,不逛丹城了,要逛鄞州万达广场了。”

里高泥村有一个广场,晚上只要不刮风下雨,妇女们都会出来跳广场舞。广场上还建了一个农民会所,里面有聊天室、农家书屋等。

在农家书屋,记者遇到正在看书的村民鲍成西和柴志。柴志告诉记者,过去村里文化娱乐生活枯燥,村民平时靠打麻将消磨时间,“现在,来书屋看书借书的人多了。”

“大家最想看的是农业科技书籍,特别是种植、养殖类科技书籍。”柴志说。

记者 蔡铁锋 鲁威/文 徐佳伟/摄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郭静
 
中央动态
·习近平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建设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
·速度、力度、透明度 中共向深层次腐败"亮剑"
·亮相半月余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发出改革强音
·中共新领导集体宣示以实干托举“中国梦”
宁波学习贯彻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甬举行
·宁波老人按一个键就能联系到81890
·社区报上开学习专题
·海曙首次无候选人直选社区党委书记
·象山港大桥畔的“网箱养殖第一村”
要闻回顾
·胡锦涛在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 报告诞生记
·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章程 大会秘书处负责人答问
·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
·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 中纪委一次全会公报
图看十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