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全省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显示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08月16日 17:11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8月15日下午,50多岁的谭女士在燕之屋莫干山路店喝下了一碗血燕燕窝,这是她近两年来的一个养生习惯,每周抽空到燕之屋吃血燕,一个月花费1000元左右,“希望用这些钱买健康”。

  然而,就在15日上午,浙江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工商机关开展的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被抽查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100%超标,最高的超标350倍,亚硝酸盐含量高达11000毫克/千克。

  涉及问题血燕数量比较大、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企业中不乏知名品牌,谭女士所信赖的燕之屋,连同李宝赢堂、浙江英特药业有限公司均榜上有名。

  15日,记者走访杭州燕窝市场发现,一夜之间,血燕干货已在杭州销声匿迹,燕之屋昨天仍在销售成品血燕。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浙江市面上的血燕,亚硝酸盐的含量普遍严重超标。7月13日到15日,浙江工商对全省260多家销售血燕的门店进行检查,抽检血燕20万克,约3万多盏,结果显示,被抽查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100%超标,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

  其中,标称广东鹰皇参茸制品有限公司的“鹰皇”牌血燕;厦门市丝浓食品有限公司的“燕之屋”牌血燕;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正基”牌血燕;北京庆和堂参茸有限公司的“庆和堂”牌等11批次的血燕产品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均超过10000毫克/千克,超标350倍。

  经初步调查,此次抽检的问题血燕主要源于马来西亚,通过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合盈药业有限公司、广州龙标心燕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医药分公司、香港康泰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供货商的渠道进入浙江省市场,之后通过浙江一些企业的销售,进入老百姓手中。在这些浙江企业中,不乏老百姓熟知的知名品牌。

  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亚硝酸盐成为最刺眼的一个名词。   

  对这一化学名词,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致癌物质”,这一科普意识来源于对一些腌制产品的了解。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严格限制添加亚硝酸盐,仅允许生产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最高熏制火腿残留量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

  发布会现场播放的一段视频录像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表示:“如果你经常吃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食品,肯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这个危害不是一两天就出来的,它是长时间慢慢作用的,它主要的危害还是长期积累,导致对细胞基因的破坏,导致癌变,这是最主要的。”

  事实上,除了致癌,亚硝酸盐还可能导致人体中毒死亡。

  因为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许国根碰到过不少,绝大部分是因为大量食用腌菜出现了急性中毒症状。许国根解释说,亚硝酸盐主要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引起机体缺氧,如大脑缺氧和重要脏器缺氧,出现中毒症状。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体内超过40%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但老年人、儿童、慢性气管炎病人、冠心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体内5%―10%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就容易出现中毒。

  轻度中毒症状为头晕、气急,之后会出现烦躁、嘴唇青紫等表现,重度表现则为昏迷,全身青紫。

  浙医一院的专家透露:“我们所说的中毒剂量,一般是0.03克到1.5克,一般人群如果摄入3克,那就可能是致死剂量了。”

  以“燕之屋”一款亚硝酸盐含量10000毫克/千克的问题血燕计算,每克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为0.01克/克,很多人吃燕窝的习惯是,每次炖3―5克食用,这样换算下来,吃一顿燕窝所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为0.03―0.05克,达到了浙医一院专家所说的中毒剂量的最下限。

 [1] [2] [3] [4] 下一页
稿源: 浙江在线  编辑: 陈燕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张杰谢娜宣布结婚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聚焦故宫“国宝门”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