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试论殷夫的革命精神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1-05-13 13:25:23

  作者:吕国民、史复明

  内容摘要:殷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前驱。他是象山人民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浙江人民的骄傲。殷夫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但殷夫的革命精神究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长期以来,理论界上鲜有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殷夫革命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殷夫的言论和行动上。本文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大爱精神。即爱他的母亲和劳动人民;爱他的家乡和伟大的祖国。二是反抗精神。殷夫竭力主张推翻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统治,并积极把这一主张付诸行动。三是批评精神。殷夫认为批评这种精神是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他又是批评的典范。四是刻苦精神。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工作三个方面。五是献身精神。殷夫认为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并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六是创造精神。主要表现在殷夫改造社会和诗歌创作两个方面。而改造社会跟他的反抗和献身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而诗歌创新精神也是殷夫创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精神内容和艺术形式创新两个方面。

  关键词:大爱精神、反抗精神、批评精神、刻苦精神、献身精神、创造精神

  殷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前驱。他只活了二十一个春秋,他的一生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昙花一现似的,像小小的火花,爆了几爆就灭了”,但他那顽强的意志、崇高的革命精神是“永远不会死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的时候,探究殷夫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就这一课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革命精神则是指为国民为民族而谋的探索、献身精神,包括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等等。殷夫诞生在1910年,成长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笔者认为,殷夫革命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殷夫的言论和行动上。虽然殷夫远离我们已达80年之久,也没有留下反映他一生的十分翔实的史料,但从他创作的100多首诗歌、数十篇政论文章和其他文章中,从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足以窥视殷夫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这种革命精神集中表现在大爱精神、反抗精神、批评精神、刻苦精神、献身精神、创造精神等诸多方面,这是殷夫留给世人十分宝贵的一笔遗产。

  (一)大爱精神

  殷夫的一生充满了大爱。这种大爱除了爱他的母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他对伟大的祖国和劳动人民有着一种十分真挚的感情。

  殷夫出生在充满母爱的家庭里。母亲钱月嫦一生怀过九胎,前二胎因患“七日病”先后夭折,第七胎产后夭折。生第九胎殷夫时,钱月嫦已40岁。由于年高体弱,她生下殷夫就大出血,昏死过去,靠热米醋灌、热烙铁烫才活了过来。殷夫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母亲独力并十分艰辛地支撑这个家。钱月嫦十分疼爱聪明伶俐的殷夫,关心殷夫的学习、成长,经常嘱托殷夫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要小心。这对殷夫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他十分理解、同情、挚爱并敬重他的母亲。殷夫认为母亲的话是非听不可的。其母亲发怒时,常叫殷夫跪下,殷夫总是听命于母亲跪下。殷夫在《东方的玛利亚——献母亲》一诗中把母亲比作“东方的圣母玛利亚”,以赞美母亲的圣洁和崇高。诗中写道:“你是东方的玛利亚,我见钉在三重十字架之上,你散披着你苦血的黄发,在侮辱的血泊默祷上苍。你迸流你酸苦泪水,凝视着苍天浮云,衣白披星的天使,在云端现隐。”《给母亲》一诗称母亲对我的是“一段厚爱”,母爱“慈恺”“无涯”。在《在死神未到之前》这首长诗中,殷夫多次歌颂母亲,认为自己死不能报恩是最大的遗憾。他在这首诗作里,足有十五节之多,专门写生的母爱和死的告别。殷夫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伟大的爱情与慰安的中心;她是我最大的爱者,我的热情都从她产生。”这足以说明殷夫对母亲的爱是多么的深厚。而且,殷夫把母亲的爱和广大劳动妇女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殷夫对母亲的爱和祖国的爱、广大劳动妇女的爱水乳般融合在一起,这种爱体现了殷夫一种博大的民族和人类之爱。

  殷夫十分热爱家乡的大自然和伟大的祖国。恋乡之情,多是体现在他的诗作上。他的大部分作品写于丹城西寺,这些诗作多次描绘家乡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在珠山的绿荫下,依旧醴泉溜过白石”,“西寺高桥边,长松依然晖映着夕阳”,“爵溪的黄沙十里,依然是平坦无际”。古老的家居园庭“反响着黄雀歌儿声,绿的草丛上飞金的苍蝇,衰色的夕阳下逃跑了我的青春”。在象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殷夫在老师的教诲下,经常背诵秋瑾《宝刀歌》、文天祥《正气歌》等爱国诗词;还经常去爵溪、昌国凭吊戚继光、张苍水等民族英雄塑像。殷夫在《前进吧,中国!》一诗中,把中国比作“一面大的旌旗”下的“一个伟大的搴手”即“世界大旗的好搴手”,比作“宇宙的次子”“第二次十字军的首领”。诗中还写道:“一切的罪恶,都磨练了你的意志,一切的魔障,都寄附在你身体,……从波罗的到好望角,从苏伊士到孟买城,从菲律宾到南美洲,都是声音:中国,兴起!”在这里可以看出,殷夫对祖国的爱有多么的深厚!

  殷夫出生在象山的农村大徐。他从小看到了农民劳动十分艰辛,生活十分艰苦。殷夫读象山县立高等小学的一年夏天,天发生大旱,当地农民几乎颗粒无收。大徐农民为求雨,举行晒龙王的仪式,殷夫应村民之邀写了“锣声锵锵,鼓声喧天;四集风云,普降喜雨”的对联,并把这副对联挂在龙皇庙石柱上。这副对联,表达了为农民当时求雨的迫切心情和殷夫解决农民受到干旱之苦的强烈愿望。他希望农民过上好生活,有吃有穿,希望乡间有医院,能医疗农民的疾病。他经常出入滨海钓鱼,把钓来的鱼送给求乞者。

  殷夫在中学读书期间,尤其在专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期间,通过革命斗争的锤炼,进一步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他在大量的诗歌里热情地讴歌劳动人民英勇战斗的精神,显示出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一诗,描绘了群众革命运动排山倒海之势,反映了工人阶级雷霆万钧之力,刻划了工人的典型性格,塑造了资产阶级掘墓人的高大形象,并指出:“这杂乱的行列,这破碎零落的一群,他们是奴隶,又是世界的主人。”在这里,殷夫热切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崇高、伟大。殷夫认为,工农斗争的洪潮一般的开展,经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已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工农群众不但很明显地提出政治斗争的要求,厌恶国民党、帝国主义恐怖统治,并且有明确的争取建立全国革命政权的要求。因此,他们终究成为历史的主人,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成为生活的主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赖小惠】

试论殷夫的革命精神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1-05-13 13:25:23

  作者:吕国民、史复明

  内容摘要:殷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前驱。他是象山人民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浙江人民的骄傲。殷夫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但殷夫的革命精神究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长期以来,理论界上鲜有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殷夫革命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殷夫的言论和行动上。本文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大爱精神。即爱他的母亲和劳动人民;爱他的家乡和伟大的祖国。二是反抗精神。殷夫竭力主张推翻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统治,并积极把这一主张付诸行动。三是批评精神。殷夫认为批评这种精神是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他又是批评的典范。四是刻苦精神。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工作三个方面。五是献身精神。殷夫认为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并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六是创造精神。主要表现在殷夫改造社会和诗歌创作两个方面。而改造社会跟他的反抗和献身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而诗歌创新精神也是殷夫创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精神内容和艺术形式创新两个方面。

  关键词:大爱精神、反抗精神、批评精神、刻苦精神、献身精神、创造精神

  殷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前驱。他只活了二十一个春秋,他的一生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昙花一现似的,像小小的火花,爆了几爆就灭了”,但他那顽强的意志、崇高的革命精神是“永远不会死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的时候,探究殷夫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就这一课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革命精神则是指为国民为民族而谋的探索、献身精神,包括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等等。殷夫诞生在1910年,成长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笔者认为,殷夫革命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殷夫的言论和行动上。虽然殷夫远离我们已达80年之久,也没有留下反映他一生的十分翔实的史料,但从他创作的100多首诗歌、数十篇政论文章和其他文章中,从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足以窥视殷夫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这种革命精神集中表现在大爱精神、反抗精神、批评精神、刻苦精神、献身精神、创造精神等诸多方面,这是殷夫留给世人十分宝贵的一笔遗产。

  (一)大爱精神

  殷夫的一生充满了大爱。这种大爱除了爱他的母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他对伟大的祖国和劳动人民有着一种十分真挚的感情。

  殷夫出生在充满母爱的家庭里。母亲钱月嫦一生怀过九胎,前二胎因患“七日病”先后夭折,第七胎产后夭折。生第九胎殷夫时,钱月嫦已40岁。由于年高体弱,她生下殷夫就大出血,昏死过去,靠热米醋灌、热烙铁烫才活了过来。殷夫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母亲独力并十分艰辛地支撑这个家。钱月嫦十分疼爱聪明伶俐的殷夫,关心殷夫的学习、成长,经常嘱托殷夫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要小心。这对殷夫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他十分理解、同情、挚爱并敬重他的母亲。殷夫认为母亲的话是非听不可的。其母亲发怒时,常叫殷夫跪下,殷夫总是听命于母亲跪下。殷夫在《东方的玛利亚——献母亲》一诗中把母亲比作“东方的圣母玛利亚”,以赞美母亲的圣洁和崇高。诗中写道:“你是东方的玛利亚,我见钉在三重十字架之上,你散披着你苦血的黄发,在侮辱的血泊默祷上苍。你迸流你酸苦泪水,凝视着苍天浮云,衣白披星的天使,在云端现隐。”《给母亲》一诗称母亲对我的是“一段厚爱”,母爱“慈恺”“无涯”。在《在死神未到之前》这首长诗中,殷夫多次歌颂母亲,认为自己死不能报恩是最大的遗憾。他在这首诗作里,足有十五节之多,专门写生的母爱和死的告别。殷夫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伟大的爱情与慰安的中心;她是我最大的爱者,我的热情都从她产生。”这足以说明殷夫对母亲的爱是多么的深厚。而且,殷夫把母亲的爱和广大劳动妇女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殷夫对母亲的爱和祖国的爱、广大劳动妇女的爱水乳般融合在一起,这种爱体现了殷夫一种博大的民族和人类之爱。

  殷夫十分热爱家乡的大自然和伟大的祖国。恋乡之情,多是体现在他的诗作上。他的大部分作品写于丹城西寺,这些诗作多次描绘家乡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在珠山的绿荫下,依旧醴泉溜过白石”,“西寺高桥边,长松依然晖映着夕阳”,“爵溪的黄沙十里,依然是平坦无际”。古老的家居园庭“反响着黄雀歌儿声,绿的草丛上飞金的苍蝇,衰色的夕阳下逃跑了我的青春”。在象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殷夫在老师的教诲下,经常背诵秋瑾《宝刀歌》、文天祥《正气歌》等爱国诗词;还经常去爵溪、昌国凭吊戚继光、张苍水等民族英雄塑像。殷夫在《前进吧,中国!》一诗中,把中国比作“一面大的旌旗”下的“一个伟大的搴手”即“世界大旗的好搴手”,比作“宇宙的次子”“第二次十字军的首领”。诗中还写道:“一切的罪恶,都磨练了你的意志,一切的魔障,都寄附在你身体,……从波罗的到好望角,从苏伊士到孟买城,从菲律宾到南美洲,都是声音:中国,兴起!”在这里可以看出,殷夫对祖国的爱有多么的深厚!

  殷夫出生在象山的农村大徐。他从小看到了农民劳动十分艰辛,生活十分艰苦。殷夫读象山县立高等小学的一年夏天,天发生大旱,当地农民几乎颗粒无收。大徐农民为求雨,举行晒龙王的仪式,殷夫应村民之邀写了“锣声锵锵,鼓声喧天;四集风云,普降喜雨”的对联,并把这副对联挂在龙皇庙石柱上。这副对联,表达了为农民当时求雨的迫切心情和殷夫解决农民受到干旱之苦的强烈愿望。他希望农民过上好生活,有吃有穿,希望乡间有医院,能医疗农民的疾病。他经常出入滨海钓鱼,把钓来的鱼送给求乞者。

  殷夫在中学读书期间,尤其在专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期间,通过革命斗争的锤炼,进一步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他在大量的诗歌里热情地讴歌劳动人民英勇战斗的精神,显示出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一诗,描绘了群众革命运动排山倒海之势,反映了工人阶级雷霆万钧之力,刻划了工人的典型性格,塑造了资产阶级掘墓人的高大形象,并指出:“这杂乱的行列,这破碎零落的一群,他们是奴隶,又是世界的主人。”在这里,殷夫热切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崇高、伟大。殷夫认为,工农斗争的洪潮一般的开展,经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已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工农群众不但很明显地提出政治斗争的要求,厌恶国民党、帝国主义恐怖统治,并且有明确的争取建立全国革命政权的要求。因此,他们终究成为历史的主人,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成为生活的主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