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报道,同时发表《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此后,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提前全面建成通车。这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最大的一座桥梁。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70年12月25日,中央决定兴建长江的第一个巨大水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访问,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二十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3年夏,河姆渡遗址被发现,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1973年8月26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 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逝世。 1976年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20世纪70年代,依托宁波港的区位优势,我市开展了宁波港、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等4个大中型项目建设。四项工程建设是解放后国家及浙江首次在宁波投入巨资,实施大规模建设的开端。 1977年7月16日-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强调:对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认识。毛泽东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