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31日,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宁波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宁波地区建制。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做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这是银行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1983年10月1日,北京景山学校举行集会,传达邓小平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座谈会纪要,明确宁波等14个港口城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与四个经济特区一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谷牧同志关于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汇报,在谈到宁波工作时他指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一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宁波人,对宁波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1984年10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后来,开发区总面积达到29.6平方公里,是我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5年,宁波在全国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率先引入竞争机制。这一创新之举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1985年10月29日,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办的宁波大学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宁波教育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1985年12月10日,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宣告成立。国务院为一个地方城市专门设立领导和协调机构,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86年3月3日,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八六三计划”。
    1986年7月11日,中国政府向世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干事提交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并准备就此问题同关贸总协定缔约各方进行谈判。
    1986年12月8日,宁波作为传统风貌型、地方特色型和特殊职能型相结合的城市,名列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决定对宁波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并继续在宁波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1987年3月26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98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来,筹建海南省。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阐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88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宁波为“较大的市”。从此,宁波拥有了立法权,宁波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有了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保障,宁波的发展如虎添翼。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确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首页 前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