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金春芬(助人为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月09日 14:48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行善十年如一日,捐款无数善心传

  十几年来,她坚持行善,捐款无数,甚至在凑齐女儿5000元集资费都困难的情况下,仍给邻村的一个贫困户捐款5000元。她的热心和慷慨给人造成了错觉,以至于一名受她资助的外地贫困生一直以为她是富婆。她就是虹桥北村的金春芬,“点滴善行坚持去做,我坚信能影响别人!也许有时候影响很小,但总会有人被触……”她的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爱心传送千里外

  前几天,金春芬收到了她资助的一名安徽籍贫困生来信,这名贫困生在信中感慨道原来大家一直以为金春芬是一名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的富婆,想不到她竟是这么朴素的人,她资助贫困生上学的钱都是她一家人省吃俭用攒起得来的。

  在前年,金春芬从安徽卫视上听闻该省有一批贫困生面临失学,她义无反顾地决定资助6名贫困生。两年来,她按时给6名贫困生寄钱,过年时还给他们寄新衣。

  半个月前,其中一名已经上高中的贫困女生因为母亲病倒而急需花钱,所以她打算辍学去务工。金春芬知道后就急了,和几位朋友一起赶到这名女生的家中。了解情况后,金春芬等几人当场就凑了1万多元交给女生,给她母亲看病,让她可以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出门时,金春芬还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女生母亲的身上。

  后来,金春芬等人又走访了其他贫困生,发现他们家境都十分困难。金春芬帮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后,又给每人买了书包、衣服、鞋子等。带去的1万多元花光了,她又向在安徽经商的朋友借了1万元。朋友请金春芬她们入住五星级宾馆,但她坚决不肯,还对朋友说不如将这笔钱省下来捐给贫困生。朋友都深受感动,分别给几个贫困生捐了一笔钱。

  坚持行善十几年

  金春芬第一笔较大数目的捐款是1998年七八月份给邻村一贫困户捐了5000元。那年,她女儿去虹桥镇一中上学,要交5000元集资费。当时她家的经济还比较拮据,这笔集资费还是好不容易才凑齐的。

  2006年暑期,看了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金春芬等人决定资助甘肃女孩小谢4年的大学费用。次日,她便给小谢寄去4500元学费和1000元生活费。这些年来,她一直按时给小谢汇款,去年还给她买了一个手机。

  2007年5月,虹桥镇南村一名36岁的青年因无钱给病亡的母亲办丧礼而自杀,金春芬得知消息后,不但自己热心援手,还发动亲戚朋友捐钱。

  今年1月,金春芬从电视上得知仙居一幼时丧母的女孩在杭州上大学时勤工俭学,赚来的钱要负担生病的父亲,还要供上中学的弟弟读书,她马上通过电视台给女孩汇去一笔钱。女孩得知金春芬只是一名普通妇女后,坚持不接受,只求金春芬为她已病愈的父亲找一份工作。今年3月,金春芬给女孩的爸爸在虹桥一朋友厂里安排了一份工作,月薪近2000元。

  善行影响一批人

  金春芬的善行影响了她周围的一批亲朋好友。曾经有朋友和村邻打击她没车没房,婆婆还在菜场卖菜,怎么不捐钱给婆婆。好在婆婆理解儿媳。她对记者说,金春芬非常孝顺,经常给她钱花,还劝她不要去卖菜了。可她一向勤快惯了,闲不住。

  近年来,在儿媳影响下,婆婆也将卖菜赚来的钱交给儿媳资助贫困生。去年底,金春芬去杭州慰问数名她一直资助的贫困生,婆婆特地交给儿媳一笔钱,给贫困生当压岁钱。几位朋友和村邻得知后,也凑了一笔钱让她带去。那一趟金春芬共带去众好心人凑的19500元。

  在金春芬的影响下,她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爱心结对行列。近几年,虹桥镇年年举办“春蕾”结对活动,金春芬和几位朋友每次都会结对几名特困生。

  一件好事坚持做了四十多年

  四十多年来,每逢春秋两季,乐成仓桥义务清理队就手拿铁铲、锄头,清理仓桥村河边沿线的垃圾。

  平均年龄60多岁

  在仓桥村河畔,两岸的水已经干涸,一些垃圾堆积在淤泥中。几位年纪较大的阿婆手拿铁铲,脚着长筒鞋,在河岸边麻利地将凹凸不平的淤泥铲平。半小时过去,河埠头上已经堆积了两座垃圾山,大家累得满头大汗,就停下来聊聊天,仓桥村妇代会主任周建蕊见一位年纪大的阿婆没有戴着手套就在捡垃圾,坚决帮她套上了手套,还给大家分发了帽子。

  仓桥村有12位妇女小组长,最年轻的60岁,年龄最大的74岁,平均年龄有60多岁,来参加义务劳动的一般是妇女小组长,少时七八人,多时十几人。如果有需要,也会邀请村里其他热心人来帮忙。义务清淤40多年妇女小组长赵忠眉,她在仓桥村已经担任了十多届妇代会主任,她一边清除河道垃圾一边向我们介绍道,清理淤泥和垃圾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有着40多年的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大家都是义务劳动,不计较报酬。像这样的打扫卫生活动,仓桥村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每当河水干涸时,妇代会就会组织妇女小组长们清理河道淤泥和垃圾。义务清理队除了每年两次清理淤泥外,还会定期清理村里的卫生死角。赵忠眉还向我们说起了清理淤泥和垃圾的发展史,当初,仓桥村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挨家挨户都会打扫卫生,到了河水干涸时,大家又会清理河道里的淤泥。在现在村民的卫生意识都在逐渐增强,清理河道淤泥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大家都会在河水干涸时清理河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环境好了,心情也会好的。

  “大路上有环卫工人清理,但卫生死角他们清理不到,就由我们承包了。”周建蕊乐呵呵地说。近几年来,村里会酌情给参与者发10~20元的补贴,当是茶水点心费用。

  记忆中的感人画面

  几十年来,虽然义务劳动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年纪大的渐渐远去甚至离开了我们,但新鲜血液不断补充进来,“义务”和“自愿”这样的字眼一直在延续。一些感人的画面让人记忆犹新。

  多年前的一天,妇女小组长董阿菊喷洒除草农药时晕倒在地。事后大家才知道董阿菊对农药过敏。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改变董阿菊的想法,她没有退出义务清理队,事后换了个岗位,参加清理活动时就负责捡垃圾。

  还有一次,老周背着农药箱除虫,没想到,箱子里的农药泄漏出来,老周的后背被农药腐蚀了。老周挂了两三天的点滴,后背才逐渐好转。村党支部书记胡方荣说,这么多年来,金溪养育了仓桥人,以前仓桥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都取自金溪,但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进金溪,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啊!”78岁的仓桥村民周庆兴说,本来河里的垃圾很多,经过清理,河面上的垃圾少了,如果垃圾没人清理,只会越积越多的。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村民,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他们做的也是普普通通的事,很多人也经常会做。但是,一支队伍,一件好事,坚持了40多年,这就很不简单。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事、坚持做好事。很多人一辈子做过很多好事,可是坚持把某一件事情一直默默地做下去的,也许不多。

  40多年来,对于仓桥的这些村民来说,清理河道不但是他们给自己设定的一种义务,而且几乎成了一种习惯。这背后,是对这个城市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赖小惠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宁波支教女孩甘肃造"爱心桥"
手机实名制正式实施
宁波新铁路东站9月8日启用
方舟子街头遇袭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