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慈溪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0-04-22 15:19:06

杭州湾湿地

达蓬山旅游度假区

  洪嘉祥

  “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下简称“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这是慈溪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慎重考虑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承载着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重大使命,涵盖了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的方方面面。慈溪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必将证明:新型城市化全面深化之日,也是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之时。

  一、“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的主要依据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省委、宁波市委相继就新型城市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作为扩大内需、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以新型城市化推动区域发展方式向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转变,这是实践深入的结果,也是理论探索的结晶。

  第一,“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胡锦涛同志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大而言之,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表现为“举旗抓纲,纲举目张”。要举实科学发展观之“旗”,就必须抓新型城市化之“纲”,重视新型城市化、善于推进城市化。这是因为城市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新型城市化以高度关注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显著特征,把城市化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新型城市化就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纲”。新型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的内涵增长,要求转变城乡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依靠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依靠城市文明和文化特色促进增长。转型升级的领域很广阔,推进的抓手也很多,但从全局角度来说,要凝聚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全部的力量,则一定要设计好一个综合的抓手,而这个综合抓手就是新型城市化。抓好了新型城市化这个“纲”,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等“目”就一一“张”开了。新型城市化,它既是新型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和重要体现,又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蕴含着雄厚的发展潜力。”理论与经验也告诉我们,新型城市化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城乡建设,而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支撑,更是调结构促提升的战略平台。据测算,中等城市的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至1.5个百分点,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左右,带动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带动2.5万元消费,每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城市设施,至少可带动1.5亿元投资。

  “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小而言之,联系慈溪的实际来看,这与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在战略目标、内在逻辑和外延变化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和民本发展五大发展战略在具体路径的设计上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要求在慈溪这块土地上,以更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求把慈溪建设成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文明诚信、不同群体和睦相处的和谐家园。大量的城市化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达到更高层次,城市经济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各类高端资源也向城市高度集聚。目前,慈溪的城市化水平为61.5%,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这表明,慈溪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将对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和支撑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形势,自觉地、主动地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强大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第二,“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新形势下我们弘扬本地既有优势、汲取外地成功经验的客观要求,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当前,深圳、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国内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强,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大。外地在新型城市化的实践和探索,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大连提出“全域城市化,拓展跨越发展战略空间”,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全域成都”模式已经成为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板。最近五年以来,凡是省会城市,发展都特别快,济南实施城市综合体战略,其整体实力已经直逼青岛,现在杭州的增速、潜力以及它的业态发展势头都很良好。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发展也明显提速,如余杭依托杭州大都市的带动,正逐步成为杭州的副中心;鄞州借助宁波大都市圈建设,正向建成宁波东部新城迈进。

  在许多地方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同时,这几年我市也在大胆探索。与其他同类地区相比,我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小城镇发展迅猛,城镇化带延绵,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农村生活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工业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相对较小,城乡统筹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城市化工作,2007年就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重大课题加以系统研究,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决定》,明确了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目标思路、基本策略和主要任务,作为效益和谐新慈溪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部署落实。这些积极举措的实施,为今后我市新型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基本形成了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格局,有效地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从全省前列逐步向全国前列跨越,市域经济从速度型逐步向效益型跨越,人居环境从基本舒适逐步向宜居宜业跨越,社会建设从总体有序逐步向内在和谐跨越,人民生活从初步富裕逐步向全面小康跨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5平方公里,2009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排名第三。

  本地的实践和外地的经验表明: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了由城市化推动的新阶段,前一轮的经济发展靠的是工业化,而这一轮发展的“策源地”就是城市化:哪个地区城市化推进快,哪个地区的发展势头就强、发展潜力就足。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新型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化更大的力气去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惠民、富民和强市的宏伟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我们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科学发展所要实现的发展,应该是质和量的有机结合。高质量又是与高效益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我市经济规模虽然较大,但经济质量不高,“以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新型城市化有助于构建生态型、循环型、节约型、创新型、集约型的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走出一条人口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循环利用、运行优质高效的新路子。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现阶段慈溪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慈溪民营经济发达,但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产业升级缓慢、产业效率与产业层次低下的“聚集不经济”的后果。新型城市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为此,我们要通过新型城市化的推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城乡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过于依赖外需拉动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GDP已超过6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跨越2000亿元大关,但在此关口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和困境,尤其是环境承载、资源供给、社会管理、公共产品供给等难以为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吸引人才成本高,优秀人才难以留住,知识型人才储备不足等等。这些都与城市化直接相关,成为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惠及民生。要把慈溪建成一个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城市,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而这些公共资源的配置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散居于农村的群众不可能获得。这一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城市化来消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赖小惠】

慈溪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0-04-22 15:19:06

杭州湾湿地

达蓬山旅游度假区

  洪嘉祥

  “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下简称“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这是慈溪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慎重考虑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承载着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重大使命,涵盖了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的方方面面。慈溪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必将证明:新型城市化全面深化之日,也是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之时。

  一、“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的主要依据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省委、宁波市委相继就新型城市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作为扩大内需、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以新型城市化推动区域发展方式向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转变,这是实践深入的结果,也是理论探索的结晶。

  第一,“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胡锦涛同志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大而言之,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表现为“举旗抓纲,纲举目张”。要举实科学发展观之“旗”,就必须抓新型城市化之“纲”,重视新型城市化、善于推进城市化。这是因为城市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新型城市化以高度关注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显著特征,把城市化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新型城市化就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纲”。新型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的内涵增长,要求转变城乡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依靠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依靠城市文明和文化特色促进增长。转型升级的领域很广阔,推进的抓手也很多,但从全局角度来说,要凝聚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全部的力量,则一定要设计好一个综合的抓手,而这个综合抓手就是新型城市化。抓好了新型城市化这个“纲”,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等“目”就一一“张”开了。新型城市化,它既是新型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和重要体现,又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蕴含着雄厚的发展潜力。”理论与经验也告诉我们,新型城市化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城乡建设,而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支撑,更是调结构促提升的战略平台。据测算,中等城市的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至1.5个百分点,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左右,带动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带动2.5万元消费,每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城市设施,至少可带动1.5亿元投资。

  “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小而言之,联系慈溪的实际来看,这与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在战略目标、内在逻辑和外延变化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和民本发展五大发展战略在具体路径的设计上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要求在慈溪这块土地上,以更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求把慈溪建设成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文明诚信、不同群体和睦相处的和谐家园。大量的城市化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达到更高层次,城市经济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各类高端资源也向城市高度集聚。目前,慈溪的城市化水平为61.5%,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这表明,慈溪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将对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和支撑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形势,自觉地、主动地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强大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第二,“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新形势下我们弘扬本地既有优势、汲取外地成功经验的客观要求,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当前,深圳、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国内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强,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大。外地在新型城市化的实践和探索,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大连提出“全域城市化,拓展跨越发展战略空间”,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全域成都”模式已经成为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板。最近五年以来,凡是省会城市,发展都特别快,济南实施城市综合体战略,其整体实力已经直逼青岛,现在杭州的增速、潜力以及它的业态发展势头都很良好。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发展也明显提速,如余杭依托杭州大都市的带动,正逐步成为杭州的副中心;鄞州借助宁波大都市圈建设,正向建成宁波东部新城迈进。

  在许多地方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同时,这几年我市也在大胆探索。与其他同类地区相比,我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小城镇发展迅猛,城镇化带延绵,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农村生活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工业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相对较小,城乡统筹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城市化工作,2007年就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重大课题加以系统研究,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决定》,明确了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目标思路、基本策略和主要任务,作为效益和谐新慈溪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部署落实。这些积极举措的实施,为今后我市新型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基本形成了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格局,有效地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从全省前列逐步向全国前列跨越,市域经济从速度型逐步向效益型跨越,人居环境从基本舒适逐步向宜居宜业跨越,社会建设从总体有序逐步向内在和谐跨越,人民生活从初步富裕逐步向全面小康跨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5平方公里,2009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排名第三。

  本地的实践和外地的经验表明: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了由城市化推动的新阶段,前一轮的经济发展靠的是工业化,而这一轮发展的“策源地”就是城市化:哪个地区城市化推进快,哪个地区的发展势头就强、发展潜力就足。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新型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化更大的力气去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惠民、富民和强市的宏伟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是我们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科学发展所要实现的发展,应该是质和量的有机结合。高质量又是与高效益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我市经济规模虽然较大,但经济质量不高,“以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新型城市化有助于构建生态型、循环型、节约型、创新型、集约型的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走出一条人口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循环利用、运行优质高效的新路子。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现阶段慈溪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慈溪民营经济发达,但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产业升级缓慢、产业效率与产业层次低下的“聚集不经济”的后果。新型城市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为此,我们要通过新型城市化的推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城乡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过于依赖外需拉动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GDP已超过6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跨越2000亿元大关,但在此关口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和困境,尤其是环境承载、资源供给、社会管理、公共产品供给等难以为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吸引人才成本高,优秀人才难以留住,知识型人才储备不足等等。这些都与城市化直接相关,成为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惠及民生。要把慈溪建成一个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城市,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而这些公共资源的配置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散居于农村的群众不可能获得。这一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城市化来消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