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牛
似锦的春潮发端于最不起眼的萌芽。伊利的故事则始自95家养牛专业户的合营。
1958年的中国沉浸在诗意的乌托邦中。赶英超美的“大跃进”已经成为当时的最强音。工业上的大炼钢铁和农村中的合作化如火如荼。在呼和浩特,95家养牛专业户也趁势组成了“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厂址设在后沙滩王家大院。奶牛场拥有奶牛1160头,日产奶700公斤。
在当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谁会想到50年后,这家街道小厂将发展为中国乳业的航母。
然而,成立的次年,整个中国就陷入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中。覆巢之下无完卵。人没得吃的时候,牛也甭想吃饱。职工倒是把牛当做命根子一样,买来麸皮、豆腐渣、白菜叶喂。最难的时刻,奶牛场领导必须向周边农村赊回青草,才不至于让奶牛饿死。
三年自然灾害给中国人造成了巨大痛苦,可是这不能消灭人们生存的顽强意志。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在三年中不但没有被损毁,反而开拓了新的事业——进军食品加工业。先是在后沙滩生产饴糖,后又利用北门原李家老字号“兴和元”生产加工面包、糕点、冰糕等。
1962年,老舍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散文《立春大吉》:“今天既是阴历年的除夕,又是立春!咱们人人心中都有双份儿喜气!”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则有第三份喜气,它拥有了自己新的厂部——占地12亩的南茶坊,还建成了第一个冷饮车间,开始生产冰棍,日产1万支。此后,冷饮一直是奶牛场的支柱之一。20多年后,伊利也是靠着它走出内蒙,在全国形成伊利风暴的。
在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不仅没有停产,而且在危急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拥有了新的基地,而且新建了大北街门市部,形成了前店后厂加工销售冷饮、面食产品,并具有了一定规模。这在百废待兴的当时,已经获得了拔得头筹的先机。
而就在奶牛场忙活大北街门市部的时候,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在上海说:“毛主席指示要使我国人民更健康,子孙后代更加高大,就得多吃牛奶和肉,就要大力发展乳牛。”这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针对牛奶的政策利好。
1966年,厂名改为“呼市公私合营种牛繁殖场”,奶牛增加到500多头,乳食品加工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接着,十年文革爆发。
通观伊利50年历史,人们常常发现,在每一次危机和灾难中,它不但没有被削弱或毁坏,反而借机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不可摧。文革中,奶牛场、食品加工车间没有停过一天产,义务劳动、装卸糖菜废丝还照常进行。1969年,全厂大干一个月甚至实现了奶牛日产“双千斤”的历史记录。
1983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奶牛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总厂“一分为二”,养牛业成立“呼市回民奶牛场”,加工业成立“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一条曲折而辉煌的王者之路就此展开。
2. 上市
就在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分家时,中国首次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奶类无偿援助项目”。此项目带给中国10亿元的无偿援助款,同时拉动国内配套资金17亿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乳业的面貌。2001年,全国前10名大型乳业集团中,项目地区占7个。
也在这一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221.9万吨,人年均为2.2公斤。虽然这个数字跟今天比少得可怜,甚至连伊利一家的产量都不及,但是和解放初相比,已经大为改善。1949年,全国奶类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0.4公斤,每人每天1.1克。
更为关键的是,此时,中国人对牛奶的热情已经膨胀起来。国务院批转的农业部《关于加强发展畜牧业的报告》中说,“提高蛋、肉、奶在食物中的比重,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将“奶类”列入中国居民的食谱中。在该《报告》前,政府已放开了政策,允许私人饲养奶牛,一些地方还出台了购买奶牛的优惠政策。
1983年,奶食品加工厂就搞起了承包制。这在全国算不上太新鲜。浙江海盐县的步鑫生早已第一个吃了螃蟹而名满天下。他提出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打破大锅饭”的做法,甚至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胡耀邦的批示肯定。然而,在呼和浩特,奶食品加工厂的做法仍是突破性的。
承包制激发了人们的干劲和热情。奶食品加工厂很快扭亏为盈,并在呼市500多家食品企业中脱颖而出。
当呼市奶食品加工厂面对50万元资产、10万元利润盘算未来的时候,处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乳制品企业老总可以规划的蓝图却要大得多。凭借着政策之利,城市型奶业进入鼎盛时期。
没有政策之利,也没有雄厚的家当,呼市奶食品加工厂要发展就得在企业制度上想办法。1993年,这个大草原上的小厂开始动改制的主意。
这一年,中国社科院工业所所长周叔莲在《光明日报》上发文指出,政府不能把所有企业都抱在怀里,这样既无必要,也没可能。结论是,国营企业改革应该从放权让利走向抓大放小。
呼市奶食品加工厂属于该放掉的那种。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由此诞生。
不过,当时职工对改制的心态比较复杂。虽然1993年中国股民数达到了200万,还爆发了中国股市第一场收购战,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对股份、股票还是相当陌生的。伊利的职工既对是否该掏钱入股很困惑,也对企业脱离政府后的前景表示担心。
当时,现任伊利集团质量管理部总经理张文和丈夫都在伊利工作,俩人的看法就很不一致。她丈夫认为,食品厂改制,自家不但不能入股,还要想好吃饭的后路。对股份制有些了解的张文却比较笃定,也相信伊利的前景不会差,坚决按比例掏了钱,“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没有入股,或者没有足额入股的职工很快就后悔了。1996年,伊利上市。许多伊利职工不免拍着大腿,叹息发财机会就从眼前溜过。不过,这不是最后的致富机会。作为中国首家乳业上市公司,伊利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给自己的职工无数成长和成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