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集》:书信背后的爱心故事
在金老师的家中,有一个特殊的书柜,清一色的合订本满满当当地排了两大排,那是30多年来金老师的学生写给他的6000多封信和赠与他的照片等。自他1956年杭大毕业从教以来,金老师就开始保存每一封学生的来信。让他最痛心的是,文革时红卫兵来抄家,从他当时保存的1000多封信件中横竖找不出什么 “反革命”的罪证,便气急败坏地一把火全烧掉了。后来他又把收到的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他都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共有46本,取名“鸿雁集”,叠在书房里足足有1米多高。金老师每年与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何止成百上千,每逢教师节、春节等节日,一封封信件与贺卡如潮水般涌到他的家中。翻阅这些书信成了他平时的一大享受,“鸿雁集”中的每一封信,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闪烁着一个人民教师的爱的光芒。
翻开《鸿雁集》,几张印着“北京大学”页眉的信纸上恭恭敬敬地书写着一首《献给班主任的歌》的长诗——
“啊,可敬的班主任/你不是农民/却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你不是园丁/却使嫩枝茁壮百花争艳/你是爱的播种者/你是真理和文化的宣讲人/你的博大胸怀/浇灌出智慧之花/你的人格魅力/培育出道德之果……”
这是金老师的一位学生在教师节前献给恩师的赞歌。这个学生如今也已经
68岁了,是国内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文理学院的老师,他在诗中发自肺腑的称赞,绝不是溢美之词。
时光闪回到40多年前的一幕。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黄岩中学的一间教师宿舍里却暖意融融。昏黄的灯光下,高三学生阿强(化名)正埋头复习功课,同班的学习委员小张也在一旁陪读助学。夜深了,让出书桌守在一旁备课的金老师,怕他们肚子饿了,便递上几块特地为他们准备的干饼,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这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暖意与感动,要知道,在那个遭受自然灾害的饥馑的年代里,金老师每月只有27斤的定粮,那可是他从自己牙缝里省出来的啊。
阿强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忧心忡忡,因为他高一、高二时成绩不好,曾先后两次留级。担任班主任的金老师更为阿强焦急,当时他接这个班时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全班同学一个也不能留级,二是争取80%以上的学生考上大学。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让阿强的成绩提高上去。
他了解到阿强从小父母双亡,从小由外公外婆养大,长期寄宿在学校。阿强没有父母的关爱,不少学科的成绩不好,经常挨老师批评。金老师暗暗关注着他,原来他不仅性格开朗,还在唱歌、拉二胡、吹口琴方面都有一手,更重要的是他的俄语很好。金老师发现了阿强身上的闪光点后,决定用师爱来弥补他曾经失去的母爱与父爱。金老师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让他们上课时多关照阿强,自己则不仅从生活上关心他,还常常采用激励法,适时地表扬他一下。功夫不负有心人,金老师的关爱奏效了,高三这一年阿强的成绩显著提高。
阿强在高考时胸有成竹,填志愿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如何填,金老师说: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都填着吧。第一志愿应该冲一冲,能上那就称心如愿了;第一志愿不上,你就读第二志愿;第二志愿不上,你就读第三志愿。于是,阿强在第一志愿里欣然填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不久,录取通知书来了,阿强一蹦三尺高,他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了!从全班倒数第一到考上重点大学,这个奇迹印证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更诉说着一段爱生如子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