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暖:传递真情的爱心接力
早在1979年,金老师就被誉为“见义勇为的好教师”。那一年的清明节下午,黄岩西部山区蓄水量6亿立方的长沄水库正在放水供农民做秧田,洪家大河是水库放水的主河道,水流急,河水深。一个4岁男孩因玩水不慎掉入大河,当时只见小孩在河水中沉浮,情况十分危急。岸上围观者有一二百人,竟无一人下水去救。据说这条河每年要死人,河中有水鬼。金老师本来就不信这一套,见此状立即蹬掉鞋子,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跳下水游到河中央将小孩救起。孩子得救了,他这个冻得发抖的“落汤鸡”却悄悄回家换衣服去了。后来家长感激万分,打听到是附近中学的金老师,特地向学校写来了感谢信,还在全镇广播里表扬他是“见义勇为的好教师”。他凭着自己年青时练就的一身好水性,这已是第四次下水救人了。
在平时,金老师更是无私地默默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论是朝夕相处的学生,还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只要谁有需要,他就会用一片爱心点燃他心中的希望。他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帮困助学,使特困生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在1994至1995年间金时荣老师分别与镇海河头和贵州遵义两位特困生结了对子,2005年他又与两个民工子弟结对……此外,他还牵线搭桥,介绍自己的同学冯瑄珍和朋友乐全华,学生孙大海、夏雪松、薛峰、薛松等,在区内外捐款助学,结了20多个“希望工程”对子,有的从小学一直资助到考上高中为止。1998年,我国湖南、江西、黑龙江等七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800多万名学生无学可上。当时团中央、全国青基会共同发起希望工程救灾劝募行动,金时荣老师立即汇去500元,以表一点心意。
对学生,金老师倾注了无限的爱;对社会上有困难的人,他同样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2004年上半年,已经73岁的金老师来到后大街社区,上门为住在邬家弄的残疾人吴金裕理发。早在50年代初,高中阶段的金老师练就了一门“为人民服务”的手艺———理发。并先后带出了60多名学生学会理发。他的理发箱里的工具全副武装:推子、剪刀、剃刀、梳子、围布等一应俱全,50多年来,理发工具已经更新了4次,可见他为人义务理发不知有多少次了。
然而,这次上门服务非同寻常,因为这也许是吴金裕生前的最后一次理发了。当时的吴金裕身患重病,奄奄一息。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使整个房间都弥漫着难闻的恶臭。吴金裕不好意思地说:“金老师,您别忙了,我也快要走了。”金老师没有一丝嫌恶,还安慰他:“没关系的,我们是老朋友了。”一边跟他聊着,一边认认真真地为他理了发。吴金裕说:“您对我们这么好,可我们没有能力报答您啊。”言语之中充满了歉意与愧疚。金老师笑着回答:“要是为了回报,我就不来了。”在这简单朴实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情意。
金老师对他们一家不间断的照顾,坚持了15年。这段缘分还要从1994年说起,当时金老师退休后返聘在镇海报社工作,有一天他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得知了他们一家的境遇:李阿翠的7个儿女,由于先天性的视神经萎缩症,除女儿视力正常,6个儿子都因为这无法医愈的病症先后失明,成了残疾人。李阿翠丈夫在世时,家里还有一个依靠,丈夫去世,生计都成了问题。李阿翠的前4个儿子,虽然成了家,但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好。 吴金裕是她的第5个儿子,原有一份在电厂的稳定工作,正当他与一位姑娘谈恋爱要结婚时,视神经开始萎缩,渐渐什么都看不见了。对方姑娘发现自己要嫁的人突然成了盲人,伤心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姑娘走了,工作也丢了,一段时间,吴金裕每天借酒浇愁。吴金裕的弟弟,李阿翠最小的儿子吴金伟,15岁开始出现视神经萎缩现象,到后来也全部失明了。当时,家庭全部的经济收入是民政部门发给兄弟俩每人150元的救济金。李阿翠自己患有白内障,心脏也很不好,但这个三口之家的起居还得靠她来料理,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有时,李阿翠去医院挂点滴,就先从菜场买来一大堆白菜,兄弟俩饿了,就摸索着抓一把菜放入锅中,也不放油,煮熟了就吃。他们一家的悲惨状况,让素未谋面的金老师牵挂在心头,难以释怀。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白菜 回报 来料 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