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四明中学 赵坤
金黄的色泽,诱人的清香,酥脆的口感,深厚的内涵,这是油条之所以能够风靡大江南北的原因。在我的印象里,油条具备了色香味三条,算得上是比较精致的小点。9月19日在去单位的路上,我实在忍不住油条的诱惑,又一饱了口福,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回味。
晚上回来,唇间依然余味犹存。于是,我在查资料的时候不自觉的打入了油条二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油条竟然还有如此大的来历。
相传在南宋时期,人们对卖国贼秦桧恨之入骨。当时在临安卖早点的人,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轧(炸)桧”。至今,杭嘉湖一带仍有“油轧(炸)桧”的叫法。后来,因捏面人费时,便想出了一个简便的法子:把面团揉匀摊开,用刀切成许多小条条,拿两根面条叠在一起,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绞上几下,放进油锅里去炸。以后,这些油炸长绞条被称作了“油条”。所以,如此说来,油条还是种文化积淀,包含着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称得上“国粹”二字。
同其他走高端路线的“国粹”不同的是,油条发迹于民更是服务于民,给人们带来了美味,也带来了方便。因此,它在中国是最大众化的饮食,街头巷尾无处不在。尤其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铺里师傅们高超的技艺。他们将做好的面搓成长条状,再将两头捏在一起,轻轻一转,便成了一根又软又韧的麻花。如蜻蜓点水一般轻轻地将其甩入沸腾的油锅,招来许多一个劲向上冒的泡儿。待油条炸至橙黄色就能出锅入口了。咬一口,那外脆内韧的油条就会让喷香可口的味道充斥你的齿间,把你诱得垂涎欲滴。当你乘热品尝之后,定会为这世间难得的好滋味庆幸自己的口福。
如果油条同其他的小吃搭配,味道则会更加妙不可言。在天津流行使用煎饼卷油条制成小吃煎饼果子。在上海,油条和大饼、豆浆、糍饭团并称上海传统早餐的“四大天王”。在广东、香港流行用肠粉卷著油条制成炸两,淋上酱油食用,可随意再加上辣椒酱和甜酱,也有直接拌粥作早餐的吃法。杭州有一种特色小吃“葱包桧”,是用薄饼卷油条和葱段,在平底锅上压扁并烤制而成,食用时涂抹上甜面酱或辣椒酱。在台湾,油条通常夹入烧饼或切段裹入饭团里,或搭配豆浆当早餐吃。在河南,人们喜欢以新炸好的油条配合胡辣汤或豆腐脑等食用,作为早餐。
一样的油条,不一样的吃法,让我们在吃油条美味的同时,领略到了中国泱泱七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难怪有时会听到有些老外为了油条专程来中国的新闻。他们嫌宾馆里供应的油条不算正宗,硬是在冬日里赶个大早,勇敢地冲出那一座座温暖舒适的“五星级”宾馆,顶着寒风跑到大街小巷的油条摊前,在人群的推推搡搡中,尽情品味油条这独特的文化国粹。现如今,油条也与时俱进,经过精美的包装宣传走进了“永和”、“肯德基”,体现了一个开放的中国形象。
小小的油条,见证着中国60年的变迁。60年的风风雨雨,改变的是生活的品质,不变的是幸福的追求;改变的是产品的包装,不变的是文化的传承;改变的是中国的形象,不变的是爱国的热忱。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