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已有数月的白酒消费税调整一事终于有了确切消息。7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若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售价70%以下的,税务机关应核定最低计税价格。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涉及到的企业利润将最起码下滑15%-20%,白酒企业提价势在必行。(7月27日《京华时报》) 烟酒难分家,随着香烟消费税日前作出调整,白酒消费税提高的传言也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得到证实。还有消息说,白酒业消费税新政将于8月1日起执行。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到要加强白酒消费税税基管理,包括核定大酒厂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保全税基,增收消费税。尽管国家税务局强调是堵漏增收,但是改变不了现有白酒消费税增加的事实。公众难免对白酒消费税推动酒价上涨充满担忧。这一点从最近一两个月来,茅台、二锅头、汾酒等白酒品牌终端价格上涨,经销商积极囤货应对涨价中得到佐证。 在我看来,提高白酒消费税尽管可以为税务部门堵漏增收,但是其负面效应不可忽视。白酒增税,酒厂与经销商肯定不会白白承受经济损失,白酒消费税的负担最终还是会转嫁到喝酒人的头上。这除了增加普通酒民的经济负担外,还会增加公务接待支出,增加纳税人的负担。说到公务接待用酒,自然让人想起此前曝光的假茅台酒事件,虽然两家驻京办声称自己是为商家代购茅台酒,但是假茅台酒事件无疑揭开了公务接待腐败的盖子。在现实官场生态中,高档烟酒腐败的问题屡见不鲜。如果禁酒令得不到落实,堵漏增收获得的一点白酒消费税,从公务接待这只大漏斗中漏掉。提高白酒消费税的意义除了多掏普通百姓腰包,增加纳税人负担外,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落实禁酒令是提高白酒消费税的前提基础。或者说,提高白酒消费税还不如整治公款吃喝腐败,落实禁酒令。包括高档白酒在内的公务接待消费,损害了政府的诚信形象,挤掉了民生投入。实事求是地讲,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还专门批示,要求多部门合作治理。好多地方也颁布过禁酒令,出台政策明确公务接待标准。有报道说,河南信阳、商丘等地采用“禁酒”铁腕治理公款吃喝,成效显著。我也期待这些地方的禁酒令长期坚持下去,起到社会风向标的作用,真正在节约财政支出,转变官员作风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但是,不久我又听到信阳新县计生委主任应酬饮酒过度死亡被记三等功的消息。看来,信阳的禁酒令也靠不住。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务招待费仍然居高不下。曾有报道说,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公款吃喝每年要消耗三千亿,数目惊人。“假茅台”闹剧与最近曝光的局长陪酒醉死事件不过是公务接待腐败的一个缩影而已。 到底该如何落实禁酒令呢?经济学者焦建国认为,“公务接待的核心是财政制度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腐败都是财政的腐败,没有严格控制的职务消费就成为腐败的渊薮。要让官员们“小气”起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预算软约束硬起来。”我对此表示赞同。由于财政预算随意性大,对包括高档白酒在内的公务接待腐败整治多停留在曝光、谴责的层面,监督与处罚措施比较疲软,难从根本上动摇公务接待腐败的根基。 依我看,要落实禁酒令,关键在约束财权与人权。比如,紧缩公务接待财政预算,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对于接待理由不充分或者超出标准的接待支出一律由签字人埋单。再比如,对违规吃喝官员严厉问责,直至摘除官帽。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禁酒令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公务接待腐败,提高白酒消费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白酒 囤货 代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