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涤明 作者文集 许家印委员日前在小组会上语出惊人:当前我国房价有五大交易成本,具体包括建筑成本、房企管理成本、土地成本、各类税费和企业利润。我国房价之所以被抬高和后三大成本不断飙升有关,目前这三项成本占房屋交易价格的80%以上。(3月4日 新华网) 过去一谈到高房价,房产商暴利总成千夫所指,现在看来,除了房地产商业暴利外,房价中还隐藏着更大的“体制性成本”——地价、税费。 早在两会前,其实就有专家谈到过“体制性成本”这一概念——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认为,房价真实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剔除掉房地产价格中的暴利,这个暴利包括政府土地出让金和开发商的暴利。 由此看来,降房价实质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正如许家印委员所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与企业三方都要让利。国家让利,就是中央政府应该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体制上做一些文章:中央要让利于地方,地方政府才可能具备让利于民的条件,进而为改革地方土地出让金制度、减轻土地财政依赖症创造基础。 地方让利,则要求地方改变卖地生财思路,切切实实发展地方经济。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出卖土地,一种情况是有些地方税收确实捉襟见肘,因而不得不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另一种情况是,即便地方经济宽裕,在预算外财政体制下,土地收益支配起来却更为方便,比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这就大大刺激着地方政府卖地生财、增加预算外收入的积极性。而且,地价和土地供应量与房价水平成正比,房价越高,土地拍卖的收益也就越高。难怪,长期以来有些地方政府积极维护高房价。 此外,一些名目繁多的行政事业收费也增加了这种“体制性成本”。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有的部门甚至依赖收费运转。收费养人也是一个体制性问题,而由此产生的体制性成本间接转移到了房价上面。 商品房开发,国家不可能不收税,土地也不可能无偿供应,然而在百姓住房难问题较为突出、短时间又无力提供足够保障房的情况下,把六七成的体制性成本压在购房者身上,显然太重。既然提倡房地产市场上健康发展、房价回归合理价位,那么在鼓励房地产商降价促销的同时,自然也就不应允许这些“体制性成本”的长期存在了。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交易 促销 暴利 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