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专电(记者龚哲明 邓少华)昨天,刚刚抵京的全国人大代表、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就收到一份惊喜: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原来,傅企平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9天,就向全国人大提交了相关建议。 去年5月12日,傅企平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消息后,立刻动员全体村民、公司员工为灾区捐款捐物,还开始了深深思索。他认为,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危机感,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设立全国“抗灾减灾日”,不仅能唤起社会对防灾减灾的重视,促使各级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民众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灾害的影响,而且能让中华民族记住曾经遭受过的灾难,树立忧患意识。因此,他建议把每年的5月12日设为全国“抗灾减灾日”,并于5月21日把这一建议发往全国人大。 去年12月22日至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傅企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列席会议,围绕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就增强公共区域抗震设防能力、农村建筑抗震设防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日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傅企平说:“虽然我提的建议和‘防灾减灾日’有一字之差,但初衷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