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在即,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网站纷纷推出两会专题,开辟专区征集网民建言,引发热烈回应,数以万计的帖文承载着各种意见和建议滚滚而来,使公众的参与更加理性和具体。
如此多的公众关心两会,参与两会,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相关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公民表达自由的空间更大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大环境,就不会有如此多的公众关心政治,参与两会有关的话题讨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几年来,尽管每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和召开期间,广大公众对时政问题都比较关心,并通过国家提供的多种开放平台予以表达,但是,两会并没有专门机构,对会外公众所提建议或“提案”进行专门处理。最常见的回应方式就是有关部门发布的消息:诸如反腐败、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房价较高等成为社会公众最关注的话题。我认为,这样处理网友或社会公众对两会的建议或“提案”,似乎显得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与公众参与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难免挫伤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两会期间,能够组成专门机构,处理和回应会外公众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两会期间,如果有专门机构处理和回应会外公众的建议,就会使会外公众的声音更有影响力。如果能够将会外公众对某种议题的意见或建议以规范的形式提交大会参考,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决策将会非常有利,也更有利于代表委员们履行职责,同时也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
当然,两会期间处理会外公众的意见或“提案”,一方面需要会议专门人员对大量信息予以梳理,另一方面也需要网络或平面媒体积极配合,选择那些领导关注、群众热议的重点话题,经过整理后,提交给两会相关部门,以便回应时更有针对性。我想,如果两会结束时,在总理的中外记者会上,总理有针对性地回答会外公众所提问题,将会使记者会更加精彩,也是对社会公众关心国家大事的一种鼓励。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