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电 影 | 电 视 | English | 对 话 | 时 评 | 图 片 | 健 康 | 时 尚 | 女 性 | 汽车 | 宁波帮 | 社 区 | 博客 | 牛播网 | 论 坛 | 贴吧
首页 | 特别报道 | 视频报道 | 三十年三十事征文 征图 | 改革开放30年30事 | 30年创新人物
高层论述 | 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访谈 | 宁波巨变30年:政治 经济 民生 新农村 科教文化
 
港口触角深入腹地 临港工业的崛起
一所大学改变一座城市  撑起新型社保伞
延续城市文脉的老外滩 起航的商业航母
和谐滕头村 “一村一品”的星火燎原
客运码头的前世今生 浙东第一街的蜕变
马家富
王延勤
王锦文
3561服务班
储吉旺:退伍老兵的传奇人生
熊续强:把握经济脉动的房产巨人
“顺其自然”书写宁波大爱
唐锡尔: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吕忠达:与桥结缘,不走寻常路
严小军:“钱江学者”的海洋梦
吴祖楣:湾底,致富路上的“宁波红”
何承命:中国纺织业的“维科舞步”
相关专题
高层论述

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12月11日 20:59

  二、30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30年党的建设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中与时俱进,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多方面的、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和进步,我体会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思想路线对头不对头,对我们党和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所以意义重大而深远,就在于这场讨论冲破长期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打开了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思想闸门,使我们党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3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坚持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总结经验、吸取营养,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富于创造性。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讲求实效在党内形成风气,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可以说,这是30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根本的、最富有意义的成绩和进步,必将在今后党和国家生活中长期发挥重大作用。

  (二)确立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政治路线是党根据自己的性质、宗旨、最高纲领和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的行动基本准则,是党的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方针政策的“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的政治路线出了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期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推到次要地位。这30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新的面貌和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确立和毫不动摇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0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遇到各种干扰的时候,我们党都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从而使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全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这同样是30年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根本的、最富有意义的成绩和进步,同样将在今后党和国家生活中长期发挥重大作用。

  (三)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我们党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这个理论体系,是30 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的最大收获。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共产党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30年来我们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始终把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着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可以说,这30年是党的理论创新相当活跃的时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普及的时期,也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所学习、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理论成果变为巨大物质力量的时期。

  (四)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组织路线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30年来,围绕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任务,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再到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到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再到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党的组织路线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建立干部离休退休制度、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干部分类管理到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度,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到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都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党认真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造就了一支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一茬又一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大大改善。我们党创造性地抓人才工作,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人才开发机制;健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党政干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基本素质;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些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30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五)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多次整顿,使党的基层组织得到恢复、巩固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不断深化,各级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积极进行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的探索,认真研究解决加强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创造了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社区、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社区楼道等新经验,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30年来,广大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特点努力工作,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为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各级党委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创造积累了新的经验;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开拓进取,积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舍生忘死、冲在前面,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和时代风范。

  (六)着力增强和巩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作风方面的问题、脱离群众的问题、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问题,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反复告诫全党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和防止各种不正之风;以后又反复强调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越要坚持不懈地反对和防止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30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要求,各级党委在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大力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提高了党的公信力,密切了党群关系。30年来,我们党针对新形势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情况,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形成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反腐倡廉三项工作格局,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反腐败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上。我们党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党改革反腐败工作体制,恢复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政府系统成立监察部门,检察院设立反贪局,组建国家预防腐败局,纪检部门和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纪检监察部门对派驻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等等。这些举措,已经并将继续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努力探索注重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新经验新路子。党章是党的根本规章,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党章的修改和完善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之后经过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历次党代会的修改,党章不断得到与时俱进的充实和完善。根据党章精神,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我们党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上取得新进展。我们党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健全。1985年制定《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逐步走向制度化。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按期召开,地方各级党代会的议程、选举进一步规范,党代表大会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又决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二是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差额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各级党代会代表,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委员。1990年和1994年党中央分别颁布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制度化。党的十七大前后,进行了民主推荐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选的实践。三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更加规范。党中央制定并不断完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工作规则,连同1996年颁布试行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标志着党委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这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重大进步。

  以上我从七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和进步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当然,这种梳理没有也不可能全部覆盖30年党的建设的丰富实践。从这些成绩和进步可以看到,30年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创和不断推进,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不断迈向新高度,站在了今天的历史起点上。这30年是我们党坚持不懈抓党的建设的30年,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30年来,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先后丢掉执政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30年的成就,凸显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0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30年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必须有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这个党必须把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这个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党必须把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这个党必须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等等。这些基本思想,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这30年,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给我们党带来的影响,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围绕这个目标,江泽民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30年来,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很多,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其中八个重要思想。

  (一)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因而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从新的实际出发,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提出来并认真加以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党明确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我们党明确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的全面性要求,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党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明确提出党委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和健全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提出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做到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这些重要思想,以新的内容丰富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方针和理论。

  (二)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面对地位、环境和历史任务的重大变化,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实践中也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总的说来还需要很好探索。最近20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使这个问题更加引人深思。我们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已经近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但其间也有失误和教训,目前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党能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执政能力,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性因素。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紧迫感、深层忧患感,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出这个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理论。

  (三)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思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永恒主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同志,都高度重视和强调这个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也一直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问题在于,世界上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因具有先进性而取得政权、又因丧失先进性而丢掉了政权,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靠吃老本就能够长期保持的。我们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思想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四)关于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重要思想。我们党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党的根本性质,是我们党从成立时就明确规定了的,也是党80多年始终坚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我们党30 年来一直是坚定不移的。同时,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忠诚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使命。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思考,我们党提出“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体现了在党的性质问题上的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性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五)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后如何科学实施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代表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列宁对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少好的思想,但因为过早逝世未能认真实践。我们党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时,在一些具体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30年来,我们党继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时根据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明确提出党委要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明确提出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全部执政活动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意愿,遵守法定程序,严格接受监督。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六)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思想。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同盟制定组织原则时指出:“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他们在《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中还规定,对有关原则问题的决议均须举行记名投票,决议一经通过就必须服从。列宁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认为党内民主、高度集中加上铁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也有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改革开放30 年来,我们党在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党内政治生活日益活跃,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我们党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每一个支部,从领导机关的决策到在党的会议和党的报刊上参加政策问题的讨论,从党内选举到对领导干部进行评议、考察、监督,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使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明确提出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要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正确的决策;明确提出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明确提出必须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

  (七)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党管人才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我们党就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紧紧围绕“选用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用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的用人路线,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明确提出党的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明确提出要在实践中特别是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锻炼和培养干部,使他们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明确提出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特别是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党管人才的重要思想,提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这一系列新思想,丰富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

  (八)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我们说到党的建设,一般都是讲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三大建设。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科学概念,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构成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围绕这个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以“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总体部署,把“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党的建设总目标,进一步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凸显了这两大建设对其他建设的统领作用;分别提出党的“五大建设”各自的重点,使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更加明确;重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明确“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就使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内容更全面、结构更严整、操作性更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总体部署,是我们党从实践上、理论上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

  最后概括起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具体而生动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励精图治、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四、3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启示

  30年党的建设成果丰硕,亮点纷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从30年党的建设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一)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0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崭新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对此作出了科学总结,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应当看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要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是要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根本要求,推动全党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保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

  (二)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建设党,尤其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必须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进行,说到底要紧密联系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30年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完成党的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党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三)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学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激发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努力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所有这些,使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了巨大的物质精神力量。这是30年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实践再一次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和动员全党同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坚持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这个立场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

  (四)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要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伟大创造力,同时又要最明确地维护党的领导集体的权威和作用。列宁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来说,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回顾30年的历程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向前进的。如果没有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没有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引导和确保全党同志坚定不移地沿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探索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拓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五)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的关键所在。这30年,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党的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党的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必须清醒地看到,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其创造力就会衰竭,生命力就要停止。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入思考关系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不断深化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以新的举措、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各方面建设,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业上展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旧中国小生产十分广大、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罕见的壮举,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工程”。正是有了这个伟大工程,正是有了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回顾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果是来之不易的。8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无数英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才奠定了中国今天的局面。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全体学员在党校期间学习好、生活好、身体好,祝全校教职员工教学、科研、管理取得新进步!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2008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志 一批 中长期 步进 财富 
 
稿源: 学习时报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