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宁波帮’人士塑像日前在宁波帮博物馆揭幕。(胡建华 摄)
图为包陪庆。
图为赵亨文。
徐鸣翔致辞。
政协论坛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作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重要指示。30年来,海内外“宁波帮”纷纷响应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号召,积极为家乡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为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日前,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以及“宁波帮”人士包陪庆、赵亨文、徐鸣翔分别撰写文章,或分析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战略,或怀念老一辈“宁波帮”对家乡所作贡献,或结合自身经历抒发爱国爱乡情怀,现将这4篇文章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编者
从“宁波帮”指示看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思想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作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重要指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一个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发出动员海外人士的号召,这究竟隐含着什么深意?
回顾历史,对外开放初期,国内“左”、“右”纷争频起,各种思潮冲突不断,到底如何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国家中并没有现成例子可供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旨在引进资本、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而当时西方政府和企业对中国的对外开放大都将信将疑,持观望态度。要打破这个僵局,比较有希望的就是先把港澳台工商界爱国人士请到国内来。但是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特别是一些极“左”做法,伤害了海外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感情,多年的隔阂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他们对国内的政策仍旧心存疑虑。此时,消除海外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对大陆的旧有思维定势,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信心,是摆在党中央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世人表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
包玉刚就是邓小平在海外华人和“宁波帮”中树立的一面旗、一个典型。实行对外开放后,一批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海外工商界人士开始踏足国内,包玉刚就是其中的代表。包玉刚是当时享誉世界的船王,香港工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海外“宁波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邓小平1981年首次会见包玉刚后,他们经常见面并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包玉刚每次到北京,邓小平都要亲自接见或宴请,前后共有15次,这在海外华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当然,邓小平与包玉刚之间的关系和交往不是单一考虑的。因为包玉刚还是英国爵士,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妇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与英国上层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在中英香港回归谈判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而且包玉刚作为世界船王,船队遍及世界各地,经常受到世界各国元首的接见,与欧美等许多国家政要有着良好的关系。中国也正需要包玉刚这样的民间大使去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因此说邓小平与包玉刚这种密切的关系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要让全世界相信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就要做出一系列让全世界放心的动作。在国务院聘请包玉刚担任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之前,邓小平亲自出面会见包玉刚就有七八次之多,还设家宴款待包玉刚一家。包玉刚出资建设并赠送给国家旅游局的“兆龙饭店”,店名就是邓小平亲自题写的,这在当时还曾引起很大的争议。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中,以个人名字命名饭店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挑战。这是一次思想观念上的革命。邓小平为什么这么做?就是要向西方亮明中国引进资本进行经济建设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
宁波有着数目庞大的海外“宁波帮”资源,具有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亮相的一个窗口和平台。看起来这似乎是个案,但却是邓小平借用全世界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战略的一个战术动作。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远期目标是把欧美大资本集团引入到中国,带来世界前沿的科技和应用管理技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没有点的突破,就不可能在面上铺开。在邓小平的战略思维中,宁波的对外开放,是一步棋、一项示范。宁波利用好这个难得的优势和条件,先行一步,把海外“宁波帮”引进来,然后再在全国逐步推进。
“宁波帮”指示发表后,众多海外“宁波帮”人士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家乡经济社会建设。此后,宁波的对外开放事业逐步迈入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宁波帮”人士为家乡捐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5000多项,逾17亿元人民币;宁波累计批准的1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企业就占了近70%,海外“宁波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首过去,宁波对外开放沉甸甸的历史功绩,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宁波帮”指示战术策略的正确性,也正是“宁波帮”指示的发表,使“宁波帮”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宁波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宁波帮”指示发表30周年,在缅怀邓小平丰功伟绩的同时,再次强烈感受到的是这位世纪伟人卓越的战略眼光。
(执笔:王绿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