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邹建红感叹道。9年前,宁波市歌舞团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艺术院团。历经9年,“宁波歌舞团”的名气早已走出浙江,全国各地的文化团队都跑来宁波,向邹建红取经。
有了歌舞团改革的成功经验,邹建红还是没有“底气”。邹建红摇了摇头,说“戏剧团队有其特殊性,与歌舞团相比,市场相对比较小。”在收入分配上,邹建红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管理层的收入直接跟演出利润挂钩。“像越剧团一年如果拿不到160万元的演出收入,那么管理层的收入甚至比普通演员还要低。”正是这一大胆决定,让员工们开始体谅管理层,心也渐渐稳定下来。
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精品
“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精品。”这是邹建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后,不仅实现了精品的突破,演出收入也创新高。
截至今年11月,小百花越剧团有限公司演出收入增加了19.4%,甬剧团有限公司增加了22.2%,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增加了3.5%。职工收入也是水涨船高,“我们收入高的员工,一个月收入达到了9000多元。”
北京的专家曾对邹建红说,一个艺术院团获得一个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或许还有偶然因素,但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那已经体现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宁波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就是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除了音乐剧《告诉海》,之前还有一部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
也许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是邹建红始终坚信,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体制改革能给剧团带来动力,而动力产生活力,活力就体现在精品剧目上。”这也是宁波歌舞团9年走过的路所证明的。
访谈
我市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浙江省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宁波又是浙江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先锋。
“文艺院团改革的目的,是在不断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文艺作品质量,使老百姓乐意走进剧场来看戏。”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王水维副局长说。
“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王水维看来,只有通过改革重塑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出作品、出人才,文艺院团才能获得真正的繁荣发展。
改革促进发展,创新带来活力。以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为标志,我市积极研究制定扶持院团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行政管理到剧目创作,从市场开拓到人才培养,提升了院团活力,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我市今后要继续深入推进文艺院团的改革工作,深化内部机制,拓展演艺企业产业链,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促进发展繁荣。”王水维说。
记者 梅薇 文 胡龙召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