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残运会游泳比赛的一个镜头。(记者李岩宏摄)
宁波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对我市的很多残疾人来说,是一次快乐的盛会,他们在这里快乐地比赛,尽情地交流。他们通过体育运动走出了封闭的自我,投入社会。体育改变了他们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体育让她走出“四方天”
家住黄鹂社区的张亚萍在市残运会现场开心地忙碌着。她提起20岁的小女儿李筱慧时是满脸的笑容,而在四年前,说起小女儿她只有两个字———伤心。如果不是四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李筱慧现在或许还关在家中那个“四方天”里。
由于患了脑瘫,李筱慧的活动空间很小,除了家里,就是亲戚家里。除了偶尔去康复中心接受治疗外,李筱慧基本上就待在屋子里,不是躺着,就是坐着。李筱慧的生活空间是封闭的。
四年前的一天,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来看望李筱慧,并建议她参加体育锻炼。对此建议,张亚萍一开始不以为然。后来看在人家这样关心她女儿的分上,她带着女儿出来尝试了一下,从此情况就变了。“以前是他们动员我来,现在是我女儿逼着我带她出来了。”张亚萍说。第一次参加市残运会,李筱慧在铅球比赛中拿了金牌,尽管只有李筱慧一人参加这个项目,但这让她信心大增。然后李筱慧代表我省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硬地滚球比赛,拿了一次个人全国第三,一次团体全国第二。张亚萍说,女儿的体质变好了,肢体比以前灵活多了,生活自理能力强了,最大的变化是自信心增强了。以前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声音会发抖的李筱慧,如今坐在我们面前谈笑自如。
体育改变生活,这样的例子很多。
在水中她会“走”了
“患了脑瘫的也能去游泳?自己走路都不会,怎么可能呢?”当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去动员江北一个症状相对较重的孩子参加游泳锻炼时,面对的是怀疑的目光。最后,还是通过另一位家长做工作,才把这个孩子“请”出来。这两天,这孩子在市残运会上拿了3枚金牌,她就是江北的陈含丹。
“我用手托着她的脑袋,托了8个月,才让她学会。”曾是残疾人全国游泳冠军的李康茂教练说。他说,患了脑瘫以后控制力弱了,手一伸脑袋就会向一边侧,所以他是手托着她的脑袋教的。现在,她在水里已经能自如地游泳了。她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们,在水里她女儿能“走”了。坐在我们面前,她女儿平伸开双臂给我们示意,她是怎样在水里“走”的。
李教练捏着几个脑瘫孩子的一侧手臂对我们说,游泳其实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康复方法。比如陈含丹,以前一只手臂没什么劲,但现在力气大多了。
让更多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对残疾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市残联理事长陈国彦说,体育是一种非常好的康复活动,对他们增强自信心也很有好处,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参与精神,另外,体育能够帮助残疾人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是他们增加与社会接触一个很好的媒介。
但很多残疾人孩子和家长参加体育运动时都是被动的。据市残联工作人员林军介绍,市区的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是他们上门去“找”来的,有时还要做做家长的工作。在我市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我市目前有大约25万残疾人。其中,只有聋哑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较高。市残联有关人士说,残疾人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希望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宁波日报记者马叶挺实习生何海峡王康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