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加强社会建设,就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改善保障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环境。加强和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浙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主要成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把社会建设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摆到突出位置,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格局。
(一)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
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快了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根据《关于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的说明》评估,2010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93%,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90%)。
判断生活是否小康,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971元和13071元,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已超出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中的相应标准。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5:1缩小到2010年的2.37:1,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另一个主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2010年,浙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3%和35.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判断,浙江目前正处于由小康迈向富裕的过渡阶段。
(二)社会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文化强省、体育强省等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7.5%,全社会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比2007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研究生分别增长了16.6%、65.1%。高等教育布局趋于合理,形成了全省设区市“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办学格局。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95%,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41人、注册护士数2.09人、床位数3.88张,分别比2007年增加12.09%、35.71%和16.1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29岁,比2007年提高0.91岁。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从2008年开始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以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和公用设施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08年以来,每年组织实施80多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到2011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100亿元,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渐缩小。2012年,又出台了新一轮扶贫标准,确定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为扶贫对象,比国家新扶贫标准的2300元高出一倍。在新一轮扶贫开发过程中,将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以及“山海协作助推发展计划”。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差距不断缩小。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还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863家、服务站5655家、村卫生室1.39万家,每千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0.79人,初步构建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形成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等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初步形成。目前全省乡镇、街道、城镇社区、行政村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分别为98.9%、95.65%、97.48%、92.93%,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六个到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管理服务网络。实施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社会从业人数从2007年的3405万人增至2011年的369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
从平安浙江到和谐浙江 浙江社会建设辉煌五年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2-05-24 08:29:34
浙江日报讯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加强社会建设,就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改善保障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环境。加强和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浙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主要成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把社会建设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摆到突出位置,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格局。
(一)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
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快了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根据《关于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的说明》评估,2010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93%,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90%)。
判断生活是否小康,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971元和13071元,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已超出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中的相应标准。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5:1缩小到2010年的2.37:1,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另一个主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2010年,浙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3%和35.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判断,浙江目前正处于由小康迈向富裕的过渡阶段。
(二)社会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文化强省、体育强省等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7.5%,全社会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比2007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研究生分别增长了16.6%、65.1%。高等教育布局趋于合理,形成了全省设区市“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办学格局。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95%,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41人、注册护士数2.09人、床位数3.88张,分别比2007年增加12.09%、35.71%和16.1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29岁,比2007年提高0.91岁。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从2008年开始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以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和公用设施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08年以来,每年组织实施80多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到2011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100亿元,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渐缩小。2012年,又出台了新一轮扶贫标准,确定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为扶贫对象,比国家新扶贫标准的2300元高出一倍。在新一轮扶贫开发过程中,将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以及“山海协作助推发展计划”。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差距不断缩小。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还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863家、服务站5655家、村卫生室1.39万家,每千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0.79人,初步构建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形成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等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初步形成。目前全省乡镇、街道、城镇社区、行政村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分别为98.9%、95.65%、97.48%、92.93%,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六个到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管理服务网络。实施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社会从业人数从2007年的3405万人增至2011年的369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