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遗憾离开雷锋班
早在当新兵的时候,杨东顺就被这个雷锋班“震”过。
1964年,雷锋班代表沈阳军区参加全军军事大比武,立了集体一等功。
“汽车兵的大比武,就是汽车的驾驶技术,救援、越野、维修这些方面的技术。当时于泉洋和庞春学参加比赛回来,在连队的院子里给我们表演汽车走钢轨。”
杨东顺从烟盒里抽出四根烟,搭成两两交错的样子。“为什么要训练这个科目?因为战场上的运输不像平常那么畅通平坦,一条路被炸毁了,汽车要通过,修来不及了,就打桩子、立钢轨,从钢轨上开过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提起当时的情形杨东顺还是微微有些激动,“当时汽车班,可以从两条钢轨上走,交错时还可以转向,从另外两条钢轨上通过!”他用手比划着被当作钢轨的两支烟,“我当时又惊讶,又羡慕——汽车还可以这么开!雷锋班的驾驶技术在沈阳军区、甚至全军都很出名,果然不是吹的。”
杨东顺到了雷锋班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1966年底雷锋班被派去沈阳纺织厂“支左”,在纺织系统整整呆了两年。
1969年上半年,部队开始在朝阳的山区施工,所有的道路都是临时修通的应急道路,汽车连负责往山上运水泥、钢材、模板等物资。
这期间,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两件事令杨东顺终身难忘。
一次是班里出三台车从朝阳火车站运水泥到建在山上的工地。两台车开在前面,杨东顺作为班长押后。到一个山坡底下往上去,结果前面两个战士死活开不上去,开了几次,都是从坡上滑下来。
杨东顺上去一看,因为是临时修的道路,坡度比正常情况要陡,车也有些超载。“正常情况下,解放车都装4吨,百米距离内,坡度25度,4吨车可以上去。这一段大概只有50米,坡度大概有了30度。这个情况是比较难的。”
杨东顺坐上了驾驶位,让战士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让战士看着他一点点把车开上去。“我告诉他们今后遇到这样的坡不要用高速档,一档起步。中间不要换挡,不要停。发动机如果感到动力不足,稍微踩下半离合器。”
三辆车都开到了坡顶,杨东顺心里却有几分难受:雷锋班的驾驶技术失传了?
不久后的一个午夜,杨东顺被连部通讯员的敲门声叫醒,“他说你们班有台车抛锚了,从朝阳火车站回来撂在半路。”摸黑开了20多里地,杨东顺到那儿一看,解放车抛锚在河滩上,战士在一旁手足无措。
他问战士什么原因,战士答不上来,只说“车不走道了。”杨东顺一看,是离合器接触不好,间隙大了——这是军事训练的基本知识。
钻到车底下,卸下底壳调好离合器的螺丝。杨东顺拍了拍手,让战士把车开回了连队。
躺在床上,杨东顺一点也睡不着,心里痛极了。“两年的‘支左’,耽误了战士的军事训练。雷锋班以前的驾驶技术多过硬啊,我们是汽车兵,是能够在钢轨上开过去的队伍啊。现在这么基础的技术都不会了。”
这两件事让杨东顺感到:雷锋班的驾驶技术急需提高,不能在自己这一代失传。
他把《汽车驾驶与构造》发给战士:你们好好看这本书,不明白的,赶紧提出来,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我跟他们说,那些发言啊开会啊,比起军事训练还是次要的。你是军人,军事素质、水平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打起仗来光会说怎么行?!打击到了怎么办?供不上弹药怎么办?给部队带来多少损失?我们是军人,是汽车兵,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开的上路,完得成任务!”
狠抓了一年的军事训练很见成效。1970年团里到老挝,地势险恶,雷锋班在前线的两年期间任务完成的特别出色,没有过一次抛锚。
此时的杨东顺已经是政治处的一名组织干事,听到消息后心里特别高兴,“我觉得雷锋班的技术没失传,跟我督促大家提高驾驶技术不是没有关系的。我心里很欣慰。”
然而离开雷锋班时,杨东顺始终怀有遗憾。他曾有两个设想:一是雷锋班要把全军驾驶技术第一名先进单位保持下去;二是作为国防部命名的雷锋班,老班长的事业怎么继承、雷锋精神怎么发扬,杨东顺很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形成一个自我要求的准则。
“我当副班长、班长的时候,我们正处在文革的最前线,这两个设想都没能实现。”这两个未竟的愿望,成了杨东顺五年雷锋班生活的最大遗憾。
给你讲一件我忘记了的故事
“雷锋班”第五任班长杨东顺:我带着遗憾离开“雷锋班”
稿源: 新华网 2012-03-07 15:30:19
我带着遗憾离开雷锋班
早在当新兵的时候,杨东顺就被这个雷锋班“震”过。
1964年,雷锋班代表沈阳军区参加全军军事大比武,立了集体一等功。
“汽车兵的大比武,就是汽车的驾驶技术,救援、越野、维修这些方面的技术。当时于泉洋和庞春学参加比赛回来,在连队的院子里给我们表演汽车走钢轨。”
杨东顺从烟盒里抽出四根烟,搭成两两交错的样子。“为什么要训练这个科目?因为战场上的运输不像平常那么畅通平坦,一条路被炸毁了,汽车要通过,修来不及了,就打桩子、立钢轨,从钢轨上开过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提起当时的情形杨东顺还是微微有些激动,“当时汽车班,可以从两条钢轨上走,交错时还可以转向,从另外两条钢轨上通过!”他用手比划着被当作钢轨的两支烟,“我当时又惊讶,又羡慕——汽车还可以这么开!雷锋班的驾驶技术在沈阳军区、甚至全军都很出名,果然不是吹的。”
杨东顺到了雷锋班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1966年底雷锋班被派去沈阳纺织厂“支左”,在纺织系统整整呆了两年。
1969年上半年,部队开始在朝阳的山区施工,所有的道路都是临时修通的应急道路,汽车连负责往山上运水泥、钢材、模板等物资。
这期间,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两件事令杨东顺终身难忘。
一次是班里出三台车从朝阳火车站运水泥到建在山上的工地。两台车开在前面,杨东顺作为班长押后。到一个山坡底下往上去,结果前面两个战士死活开不上去,开了几次,都是从坡上滑下来。
杨东顺上去一看,因为是临时修的道路,坡度比正常情况要陡,车也有些超载。“正常情况下,解放车都装4吨,百米距离内,坡度25度,4吨车可以上去。这一段大概只有50米,坡度大概有了30度。这个情况是比较难的。”
杨东顺坐上了驾驶位,让战士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让战士看着他一点点把车开上去。“我告诉他们今后遇到这样的坡不要用高速档,一档起步。中间不要换挡,不要停。发动机如果感到动力不足,稍微踩下半离合器。”
三辆车都开到了坡顶,杨东顺心里却有几分难受:雷锋班的驾驶技术失传了?
不久后的一个午夜,杨东顺被连部通讯员的敲门声叫醒,“他说你们班有台车抛锚了,从朝阳火车站回来撂在半路。”摸黑开了20多里地,杨东顺到那儿一看,解放车抛锚在河滩上,战士在一旁手足无措。
他问战士什么原因,战士答不上来,只说“车不走道了。”杨东顺一看,是离合器接触不好,间隙大了——这是军事训练的基本知识。
钻到车底下,卸下底壳调好离合器的螺丝。杨东顺拍了拍手,让战士把车开回了连队。
躺在床上,杨东顺一点也睡不着,心里痛极了。“两年的‘支左’,耽误了战士的军事训练。雷锋班以前的驾驶技术多过硬啊,我们是汽车兵,是能够在钢轨上开过去的队伍啊。现在这么基础的技术都不会了。”
这两件事让杨东顺感到:雷锋班的驾驶技术急需提高,不能在自己这一代失传。
他把《汽车驾驶与构造》发给战士:你们好好看这本书,不明白的,赶紧提出来,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我跟他们说,那些发言啊开会啊,比起军事训练还是次要的。你是军人,军事素质、水平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打起仗来光会说怎么行?!打击到了怎么办?供不上弹药怎么办?给部队带来多少损失?我们是军人,是汽车兵,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开的上路,完得成任务!”
狠抓了一年的军事训练很见成效。1970年团里到老挝,地势险恶,雷锋班在前线的两年期间任务完成的特别出色,没有过一次抛锚。
此时的杨东顺已经是政治处的一名组织干事,听到消息后心里特别高兴,“我觉得雷锋班的技术没失传,跟我督促大家提高驾驶技术不是没有关系的。我心里很欣慰。”
然而离开雷锋班时,杨东顺始终怀有遗憾。他曾有两个设想:一是雷锋班要把全军驾驶技术第一名先进单位保持下去;二是作为国防部命名的雷锋班,老班长的事业怎么继承、雷锋精神怎么发扬,杨东顺很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形成一个自我要求的准则。
“我当副班长、班长的时候,我们正处在文革的最前线,这两个设想都没能实现。”这两个未竟的愿望,成了杨东顺五年雷锋班生活的最大遗憾。
给你讲一件我忘记了的故事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