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湖北三名大学生因救人不幸溺亡,打捞公司捞出尸体后却不拉出水面,并以要修船休息为借口抬高打捞酬金。 (资料图片)
[新闻]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调查:捞尸收费3万6
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联合调查组公开初步调查结果
10月24日,长江大学学生跪求渔船施救落水者遭拒,引发社会对冷漠渔船的高度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提出高额“捞尸费”、宣称“只捞尸体不救活人”的渔船,是当地一个“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所为。这是荆州唯一一家打捞公司。该公司并未取得“长江流域人员死亡打捞业务”。
据知情者透露,该公司几乎垄断当地所有打捞尸体业务,估计年收入有百万元。
而当地海事局、水上派出所等都没有捞救溺水者的工作职能。有人建议政府应对这一领域加强监管。
本报讯 湖北荆州市10月31日成立关于“10·24”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发现场联合调查组,联合调查组组长昨日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目前调查已有了初步结果。
据介绍,打捞工作是由一家名为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的,该公司2008年6月注册,是荆州市唯一的打捞公司。通过调查,实施现场打捞的渔船是打捞公司临时雇请的两只船只,此次捞尸收费3.6万元。该公司以前也在该区域从事尸体打捞工作,关于以前的打捞尸体收费正在调查。
调查表明,在接到报警后,当地消防、海事等相关部门作出了及时的反应,救援人员在8~10分钟赶到了事发现场,由熟悉水性的消防战士多次下水进行救捞,但没有搜救到落水失踪人员。
据介绍,消防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时,学生已经沉入江中10余分钟,客观上失去了最佳施救时间。 (中新)
探访“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背后暴利捞尸生态:
打捞公司垄断捞尸年入百万
渔民陈选德觉得委屈。10月24日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学生跪求渔船遭拒的消息传出后,他就被人指责为“见死不救”。
消极的两艘渔船
参与施救不够积极
冬泳老人韩德元证实渔船扔了救生圈也伸出竹篙;但两船在全过程中一直泊于岸边未动
陈选德说他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10月29日,陈选德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幸好我和老伴跑得快,否则都能被唾沫淹死。”陈选德委屈地说,“我们救人了。见死不救还算个人吗?”
10月24日下午,宝塔湾边停着两艘渔船。陈选德和妻子熊韶香在舱内午休。渔民陈恒云和他的世侄许刚,在另一艘船上做饭。
14时10分左右,陈恒云听见有人呼救。“一名大学生用肩膀将一名儿童顶上渔船,我看学生也体力不支,就将他拉上船。”陈恒云说。
“船老板应该算是参与了救人,但不够积极罢了。”韩德元说。14时30分左右,江面开始恢复平静。那两艘渔船始终未曾动过。
冷漠的打捞公司
延时打捞抬高酬金
陈波的打捞公司组织渔船打捞溺水学生;捞救半途休息1小时,被指故意拖延时间抬高酬金
14时30分,江面上来了两艘打捞公司的渔船。打捞渔船的老板叫陈波。他和学生们谈价钱,1.2万元一人,见钱捞人。陈波名片印着他的身份,“荆州市长江水上打捞有限公司”总经理。
据当地渔民说,他是埠河镇三八村村民,与陈选德、陈恒云同村,无正当职业,以帮人打捞尸体、解决麻烦及要账为生。
由于没那么多现金,有的学生将手机和银行卡都放在陈波面前,有的学生开始下跪。但不行。长江大学的师生打电话,找朋友来送钱。“凑钱凑了1个多小时。”当时在现场的一名长江大学老师说。
下午5时,陈及时与何东旭的尸体被打捞出。两名打捞渔船上的人说渔网破了,要在岸边修补,并休息一下。“捞出尸体不拉出水面,或说休息修船,都是陈波挟尸抬价的手段。打捞船会等到天黑,再抬高价格。”当地渔民陈凯说。
陈波说,天黑了,现在要1.8万元才能继续打捞。下午6时多,方招的尸体被打捞起。
宝塔湾居民说,若有人替人捞尸,就会有人过来砸船打人,并警告这里被陈波承包。
陈波现在已不住在三八村了。“他在市中心买了房子。这些年靠打捞尸体赚了很多钱。”渔民陈恒云说。
“他垄断了这一片的打捞尸体的业务。”一名渔民说。这名渔民说,以前长江边也有做打捞生意的,价格都是几百元,后来有了打捞公司,价格就高了。“现在一般都在一万元以上。”
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王玉秀向记者证实,在沙市确实有一个民间的打捞公司专门进行打捞尸体的业务。
“价格确实很高,可能还有黑社会的背景,我们已向政府打了报告。”王玉秀说。 (中新)
[新闻]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调查:捞尸收费3万6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暴利 高额 价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