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浙江之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09日 10:14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作者:陈晓方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差不多是我离家在外读书工作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我感受最深的是回家的路程一次比一次短,花在探亲路上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交通工具一次比一次高级。现在,我就用几个时间的点来追溯我们浙江的路的发展过程。

  我老家是浙东南的一个沿海小渔村,出门见海,抬腿不是上山就是下山,通往外界除了大海,便是二条崎岖蜿蜒的山路,沿着这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我的梦想,可那时大人总说外面的世界很乱,一点也不精彩。

  1976年的一天,我由大人背着去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医院看病时,才第一次看到了公路,看到了自行车、拖拉机和公共汽车,但家里穷,还是没坐上汽车。

  1978年9月,我去县城读高中时,才第一次坐汽车,但由于家乡不通公路,要翻山越岭二个小时到一个叫“上马”的地方才能坐车到县城。第一次坐车,是在对盘山公路的紧张和对驾驶员这份职业的崇拜中度过的,感觉二个小时好像一会儿就到了。“上马”,“上马”,过去人们走到这里才能骑上马,可见我家乡的偏僻和路的难走了。

  1979年4月底,60岁的父亲来学校给我送日常生活用品,为了省那二元车钱,早上五点从家里出发,约四十公里的路整整步行了十四个小时,直到晚上七点才步履蹒跚地走到学校。看着父亲疲惫的样子,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赶紧端热水给父亲泡脚。唉!生活艰辛,道路艰难啊!所以直到现在我每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次,父亲那晚的影子就在我脑中闪现一次,眼睛湿润一次。

  1980年10月,我尽保家卫国的义务去,参军这天,刚好是公路通到家乡的剪彩之日,虽然是石子泥土路,但最起码在家门口,在敲锣打鼓声中就能直接上车,遗憾的是缺少了一次从军前的“行军预演”。

  1983年,我在天津读军校,寒假时恰遇哥哥结婚,很想回去,但那时从天津坐火车到上海要二十个小时,上海到椒江坐船要一天一夜,椒江到老家差不多又要一天。买火车票、轮船票平时都要通宵排队的,何况是春节前后,考虑再三,满打满算,在家最多只能住二三天,于是和几个路程较远的同学一样,不得不放弃了回家过年团聚。

  1990年前后上海到温岭有了直通的汽车,大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的便捷,但公路跟不上经济发展,路况不好,山路多又陡,上海到温岭要开二十几个小时,一路坐下来人累得不得了,就是这样,也是一票难求,因为温岭人在外面做生意的太多太多。

  1998年12月后,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交通方面显示出来了,沪杭高速、杭甬高速、上三高速相继建成开通,上海到温岭只需六个小时。2008年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上海到温岭的时间又缩短了半小时。

  现在又何止是上海到温岭的路程短了又短,便捷了又便捷,整个我省的公路也已从低级到高级,从几条装门面的干线到村村通公路,高速公路也从不成网到联结成网,并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浙江处在中国东部腹地,且枕山临海,区位优势明显,独具慧眼的浙江人意识到光靠公路来辐射全国,运输成本太高,做不大海运的后方通道,也不能充分发挥浙江处在中国东部的中间位置的区位优势,只有大力发展铁路,“接轨”中国经济最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浙江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发展。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甬台温和金温铁路,从而使浙江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有环线铁路的省。想想到时候咱们浙江人坐着环省铁路走亲访友,旅游度假,和大城市的地铁、轻轨一样方便,那是何等地幸福!

  甬台温和金温铁路各具特色,可以这么说,一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一条是浙江人经济发展思路的象征。

  刚刚开通的甬台温铁路是中国动工建设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是中国同类铁路中设计标准最高、国际一流的铁路,无论是平纵面条件、桥隧标准、基础加固、轨道结构、行车指挥系统和今后的运营管理模式,都和现在的铁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中国第一条客运时速达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的客货混跑线,电力牵引,能满足开双层集装箱要求。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央速客运网中的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纽带,对完善浙江省乃至中国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而1997年6月通车的金温铁路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在国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中,这条地方控股的铁路成为为数不多的特例,也是最早开始盈利的一条铁路。

  说到甬台温、金温,就使人想到了温州模式,想到了浙江人的生意经,想到了浙江的经济发展。这是一条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路,这就是浙江的经济发展之路,浙江人的经济发展思路,这条路使浙江走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使浙江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她使我们得到实惠,令我们欢欣鼓舞。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来看看浙江人是如何用勤劳和智慧来铺就这条路的,也许能见一斑而窥全豹。

  一个真实的故事:1990年北京亚运会,咱们浙江台州一名在北京某大学上大三的学生,虽然学的不是经济学,但他经过调查,发现了当时北京宾馆房间的数量满足不了亚运会召开的需要,认为商机来了,于是提前半年多就采取各种方法预定好亚运会期间北京地理位置比较好、规格不同的众多宾馆的几百间房间,然后在亚运期间当二房东,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毕业后马上在北京成立了公司,现生意越做越大。

  一个传说的故事:1984年,浙江温州有二个商人听说中国将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时,事隔几天就拿着自己制作的新身份证的样张,直闯公安部想承揽这批稳赚的十几亿件产品订单的生意,结果被公安部门审查了半天,最后认定他们纯粹是商机嗅觉灵敏,不涉及任何国家安全机密。

  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我表姐夫妇80年来上海,先是在路边,后来在菜场摆摊卖海鲜,他们不管刮风下雨,冬寒夏暑半夜骑着三轮车到车站提从温岭托运过来的海鲜,然后清洗、分类、整理、零售,落市后摸黑回到那临时租来的小屋,一天没睡几个小时。他们不识字,但他们每天记账,当然这账簿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看懂。他们的勤劳和对工作的认真及产品的价廉物美被上海某国有大型公司食堂的采购员所看中,于是食堂的货源供应全部承包给了他们。二十几年过去了,他们在上海闹市区三室二厅的房子买好了,儿子也落户上海了,更可喜的是,他们夫妻俩自学认识了不少字,现记账已不成问题。

  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曾经风行全国的擦鞋机、爆米花机、修鞋机、豆芽菜机这一类实用小机械,造得最早的是浙江人。而我老家温岭的修鞋匠、卖豆腐的小贩又是闻名全国。据当时的报纸报道,长年积雪的西北哨卡和战火未熄的中越边界,都有我这群老乡忙碌的身影,更不要说全国其它地方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修鞋匠和卖豆腐的小贩用他们的原始积累早已办起了工厂,产品出口欧美,其中不少人身价已达到几百万、几千万。

  大凡说到某地方时,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这地主人豪爽,这地方人小气,这地方人精明,但好像对浙江人,很难用一个词来评价,有说聪明的,有说勤劳的,我认为我们浙江人是集灵气、大气、文气、名气、硬气、爽气、勤劳于一身的,能将勇气变为胆识,探索转为智慧,勤劳化为财富,走出一条独特的浙江之路。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在法院工作十年,十年来咱们法院审理的刑事案子中,没听说浙江人犯盗窃罪、抢劫罪的。犯非法拘禁罪的有,那是讨债不成,就把欠债的人抓住关起来逼债,似是无奈之举。

  就在写此文时,得知全国工商联近日公布的2008年度全国500强上规模民营中,浙江有185家企业入围,名列全国首位。有专家赞扬道: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双重压力,企业发展大都遇到巨大挑战的情况下,浙商民企入围这么多,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很抗压。正如网上许多人对浙江商人的评论:浙江生意人不在乎干什么,也不计较生意是大是小,只认定一条,能赚到钱就干,哪怕只有一分钱的赚头,也会不遗余力。浙江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的路,不怕赚钱少,就怕不去赚。纽扣、标签、标牌、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别人看不起、懒得做的“小东西”,浙江人却做得“发”了,做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专业市场,如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市场,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真可谓执国内同行业之牛耳。一颗纽扣赚几厘钱,一双袜子赚一分钱,几厘钱、一分钱的生意能发大财?浙江人就是能。桥头镇、义乌市有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家产的人,大多数是靠小生意发家的。

  作为浙江人,我为这些勤劳而聪明的家乡人感到特别地骄傲,也为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感到由衷地自豪,我从骨子里,从血脉中感受着她的气息,她的精神。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祝浙江,祝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路上走得又快又稳,走向辉煌。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牌 标签 中长期 擦鞋机 报纸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赖小惠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甬台温铁路开通
3G上演“三国演义”
央视一套改版
刘翔复出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