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由政府出资有计划有组织培训1000多名民营企业家后代的问题,引起社会注目。有媒体时评认为,政府集训“富二代”令人费解(见《京华时报》2009年8月18日)。也有时评认为,这种培训最好还是应该由市场来完成。对于“富二代”来说,无论是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对社会责任的坚持,还是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长期过程(见《广州日报》2009年8月19日)。
无论是“费解”论者还是“最好”论者的一个共同理由是,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给民企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懂得不是有钱就能摆平一切。
其实,给民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和培训民企“富二代”是两码事。政府当然应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民企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民企健康发展。但是,同样需要通过适当途径提高民企老板后代的素质,增强社会免疫力。江苏省领导层想到了后者,彰见其远见。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富二代”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点击“富二代”,网上即弹出数以千计的网贴,可见,公众对“富二代”的关注。而“富二代”之所以引发公众的关注,乃因某些“富二代”坐享前辈其成,不少“富二代”动不动大肆挥霍污染社会。在沿海一带,“富二代”飙车,“富二代”高消费,已成为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富二代”涉足黄赌毒的信息也不时传出。更可怕的是,某些“富二代”成了当地扰民的一霸。长此下去,不但引起公众担忧,也引起“富二代”们的彷徨。曾有言,富不过三代。反思此现象,个中也有难以对后代加强教育之因。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为着自己历尽艰辛创下家业不致废在二代身上,就寻求种种途径对后代进行培训教育。其中有的送子参军锻炼,有的则送到党校进行培训。近年,在中央党校或某些地方党校,常常见到民营企业家或他们的“富二代”影子。这说明,江苏省此次培训“富二代”是顺应民营企业家的要求、适应形势发展的一个有益举措。
民企老板需要培训,民企“富二代”同样也要进行培训,这是不言而喻的。由政府集中培训“富二代”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懂得社会责任,懂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企的历史使命。而不少民企,尤其是民企“富二代”沾上陋习恰恰证明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克服。为何某些时评对江苏省培训民企“富二代”左一个“费解”,右一个“质疑”?解释个中原因,恐怕是得了一种“弹习”吧。
对各地政府出台的举措进行思索,提出不同意见是公众的权利。但是,对政府出台举措动不动说不,就难免给人一种“弹习”的感觉。事实上,近年来,人们感觉到在反腐败问题上,或在地方建设问题上,鲜有地方出台举措获得媒体称赞肯定的一些时评家认为,只有说不才是时评特征。这其实误解了时评的意义。时评的根本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发展对公众利益有利,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而江苏省出资培训“富二代”是顺应民企要求,更体现了社会的需要,有什么理由对此说三道四呢?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出资 寻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