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防止贸易战的爆发?
对大洋彼岸卷起的特保风暴,操作工朱小军并不能完全理解。
他只是希望最糟糕的情况不要发生,自己能保住这份稳定的工作,让孩子今后能生活得更好一些。其实,在中国的轮胎行业里,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朱小军这样的普通工人。因为轮胎特保案,现在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和压力。中国究竟怎样才能够让美国了解到这些真实的情况?怎样才能防止贸易战爆发?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有10万人左右的轮胎厂还有有关原材料厂工人的就业,应该说这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朱小军不知道,他所碰到的这次轮胎特保案也是整个轮胎行业乃至中国所碰到的案值金额最大、就业影响最大的一起特保调查。
范仁德:“这个特保案这个案件是非常重大,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过去可能是类似这样的贸易纠纷,1、2亿美元就是大案了,现在已经超过17亿美元。”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很多,轮胎只是涉及金额相对比较小的一种。如果这一次的特保案成立,我国出口美国的其他类产品可能同样面临特保措施。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将使中国的出口企业以及工人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记者:“钢铁、汽车?”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文英:“钢铁、汽车都会,纺织,这些金额要比轮胎要大得多得,都会跟着来,所以就是说,中国政府认为这个口子先不能开。”
怎么样才能阻止美国特保案不开这个口子呢?中国代表团到达美国已经是8月4日清晨。距离听证会举行只有3天时间。徐文英和许友名都是这个产业代表团的成员,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利用好这宝贵的72小时,是阻止特保案通过,保护国内10万工人稳定就业的最佳机会。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让中国的声音传递到美国的相关部门呢?在短短的72小时时间里,中国的轮胎产业代表团雇佣了两家美国的游说公司,对部门和相关的议员进行游说。
徐文英:“我们第二轮就听美国人的建议,游说公司在美国又是合法的,而且能够尽快的把你的呼声把你的情况都传达到这些重要的部门去,因为他们要一轮一轮的开会,投票选举。”
徐文英所提到的游说公司,被认为是美国政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据统计,美国登记在注册的游说公司就有上万家,政府部门云集的华盛顿一地就有2万多名专职和兼职的说客。不仅是美国企业和团体雇佣游说公司,很多外国机构也都广泛使用游说公司和美国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
徐文英:“那你请的游说公司他可能把这些相关的人都能够说服了,那对我们就有利,所以我们去了以后也是就是考虑了游说公司还是挺重要的。”
在游说公司的安排下,代表团在到达美国的第二天就与美国国务院助理部长级官员见面,第三天,他们又马不停蹄,相继会见了美国劳工部、财政部、以及商务部的相关官员。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的法律部经理许友名:“那出来以后,我们就匆匆忙忙的在路上啃一点三明治,就直接就去到USTR,就是我们要拜访的最后一站,那么USTR就是美国贸易办公室。”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是举行本次轮胎特保案听证会的机构,他们将负责把听证会的相关信息以及处理意见报告给奥巴马总统,交由总统进行签署。因此本次产业代表团赴美的关键一站就是美国贸易办代表公室。在该案的申诉书中,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举证:中国轮胎对美国出口激增,与2004年相比,2008年的出口上涨215%,达到4600万条,金额上涨295%,达到17.88亿美元,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那么事实上,究竟是不是出口激增?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轮胎企业的一些生产能力也在向中国转化,真正的中国进口的,从中国进口的就说除去数量的转移的之外,也就是900个左右,那么这900个分那么多年的话,每年的市场的整体的增长率还不到1%,你说这个是伤害,这个是数量激增?这不是数量激增。”
由于我们在制造业当中越来越具备竞争实力,在劳动力、原材料、厂房等方面都显示出质优价廉的特点,因此近几年轮胎行业的跨国投资企业在中国办厂的数量连年上升。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份额增加。这其中也包括美国的轮胎制造企业。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的轮胎在美国有200多家代理商,43000多个零售店,为10万美国人创造了就业岗位。美国一旦关闭了中国出口轮胎的大门,不但对中国造成损害,同时会给更多的美国相关产业岗位带来损害。
徐文英:“他们自己的经济学家就说,你可能挽救一个轮胎工人的工作,要导致12个或者到25个,12个到25个之间的上下游,就是什么轮胎经销商、仓储商、运输商的失业。”
产业代表团拜访结束的第二天,就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正式听证会。让到场的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只设置了40多个座位的听证会现场,被100多位来自美国的各界人士挤得水泄不通。更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感到惊讶的是:最应该出席本次听证会的美国本土轮胎企业却没有一家来到听证会现场。
许友名:“首先是贸易办公室的中国办公室主任蒂米,他主持,他问了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说,这次会上,为什么美国的轮胎企业没有来,那这个钢铁工人联合会就说,因为这些工厂在中国他都有投资,它都设了厂。”
提起本次申诉的钢铁工人联合会是美国的一个工会组织,他并不代表轮胎的生产制造企业。这个联合会称,它代表美国国内13家轮胎工厂的1.5万民工人的利益,提出特保申请。假如向这个工会组织所陈述的,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确实侵害了美国轮胎的行业利益,那么最有资格成为原告之一的,至少还应该有美国本土的轮胎制造企业,然而所有的美国轮胎企业既没有一家到现场听证,也没有提供证词和申诉。
徐文英:“你看到没有,听证会上包括ITC的听证会上,没有一家轮胎厂出席,这个是USW(钢铁工人联合会)的死穴,人家说,你代表的是工人的利益,代表轮胎工人的利益,轮胎厂一家都没有去你代表什么利益?你根本就不是。”
整个听证会一共有9组代表团发言,徐文英代表中国的轮胎产业代表团,在会上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发言,反对美国对我国轮胎出口实施特别保护措施。最终,在所有的9组发言的成员当中,一共有6组都对美国实施特保表示反对,2组表示支持,还有一组没有明确的表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通过这次抗争的话,基本上能够摸索一条怎么应对类似的贸易摩擦的这样一些做法。”
在8月7日的听证会上,中方代表以充分的证据证明,并不是中国轮胎出口影响了美国轮胎工人的就业。根据调查程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会整理这次听证会的内容,于9月2号之前上报给美国政府。奥巴马总统将于9月17日以前,就是否实施特别保护措施以及措施的类型做出最终决定。现在剩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个结果。
这几天,谢笛启一家人每天都在收看电视,了解轮胎特保案的最新情况。和朱小军一样,他一家也是从安徽砀山农村来杭州中策轮胎有限公司打工的外来工。他做成品工种,他爱人做质检。
谢笛启:“我就希望在这里长期做,反正比老家好。”
谢笛启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这次听证会,中国企业争取到主动权,让美国的421特保案不要获得通过。这样以来,谢笛启才可能在这个工厂一直工作到退休的年纪。然而无论是橡胶协会的范仁德、徐文英,还是和谢笛启同处一家公司的沈金荣和许友名对前景的判断却并不这么乐观。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轮胎保卫战才刚刚打响。即使本次特保案没有获得通过,美国同样会再次提起反倾销的调查,起到遏制中国产品出口的作用。更为严峻的挑战还在等待着这个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杭州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批准的程序,听证的程序也不一样,但是结果几乎是一样的,就是限制某一个国家的商品的进入。”
记者:“你上任以来碰到过多少次反倾销?”
沈金荣:“不下十次,超过十次,几乎每年都有。”
沈金荣告诉记者,由于反倾销调查是以第三国的调查作为成本调查的依据,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反倾销调查案当中,中国轮胎行业从来没有胜诉过。对于未来的发展,沈金荣觉得,类似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几乎是难以避免,今后他们还将越来越多地碰到这样的问题。除了积极进行应诉和抗辩之外,长远的发展之道仍然是调整轮胎生产的结构。
沈金荣:“研发的比例我们都在,每年的销售收入都在3%,都是几个亿的投入,多少个亿的投入,比如我们去年140多亿的销售产值的话,就是至少要达到4亿多的这样的研发的投入,实际上这个是非常高的一个研发投入。”
画面上是中策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中心,这里汇集了德国、日本等国的专家技术人员。在这个公司,几乎每两天就会有一个该研发中心设计的新产品投产生产。
“就跟全球的所有的轮胎厂平均利润率(相比),中国的轮胎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在全球是领先的。”
在海宁郊区的外贸仓库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装运轮胎的搬运工郑文雷。这一个月,他上晚班几乎要到夜里一两点才能发完一天的货物回到家里。
“昨天就干到2点,前天也是。”
郑文雷加班加点装运的正是发往美国的轮胎。目前中国是轮胎生产和出口的大国,2008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已经达到3.5亿条,其中40%的产品出口,出口产品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的。由于受到特保案消息的刺激,美国经销商预期欧轮胎价格将会上涨,因此普遍开始囤积中国轮胎。发往中国的短期订单也因此暴增。
沈金荣:“我觉得真的,我认为这种自由经济一定要顺其自然,绝对不能够人为的去扭曲它,一扭曲一定,一定会有问题,不光光是我们被制裁的一方有问题,制裁方也会有问题,他丝毫得不任何的好处,反而要受到一些影响和伤害。”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出口轮胎 出口美国 日清 就业 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