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久前表态,高考加分政策暂时不会调整。这一说法再受质疑,最新的例证是,浙江的绍兴一中又曝出加分丑闻,在73名凭借特长获得加分的考生中,有49人来自权势家庭,其中30人属官员家庭,19人属企业老总家庭。
其实,单从家庭出身来论是否有文体特长,本身不具备逻辑性。如果是官员或富豪子弟,就一定不学无术,依靠父母权势“潜进”加分队伍中,这个推论显然不是来自冷静而全面的调查结果———但是,这个推论符合老百姓来自生活经验的“合理想像”。
所以说,对于高考加分这一政策,其实本身不值得怀疑。否则,关于偏科生特长生失去深造机会的讨论,不会每年都是热点。问题在于,高考加分,何以真的指向特殊人才,而不致沦为特权的工具。
从重庆“民族成份加分”丑闻,到绍兴一中“特长生加分丑闻”,我猜,其实全国各地,从中考到高考,或者更多以“公平竞争”为准则的选拔中,权势寻找到的工具多种多样,方式也多种多样,相同的只是权势一定会选择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如此看来,废除工具显然不可行,它既不可能遏制权势寻租的趋向,也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公平。
权势害怕什么?不是渠道的变化,而是彻底的公开。重庆“加分丑闻”和绍兴“加分丑闻”都是在曝光以后获得关注,进而得到纠正。当然,指望每一起加分的丑闻都通过新闻曝光来纠正,显然不可能,而指望“杀一儆百”后的权势自律,也不现实。可行的方式,只能是在加分前学生状况的彻底公开。公开的内容,既要包括父母的身份,也要包括加分的凭据,还要包括接受质询的渠道。如果加分是通过某种测试和比赛得出,那么这种测试和比赛本身就要公开,测试的标准,现场的状况,比赛的结果。这些并不涉及保密或隐私的问题,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竞争中的因素。
竞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一场公平选拔中最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其实操作最简单,问题只在于,是否有勇气实行这样的操作。假如执行这些操作的人,本身就是权势群体,他们的子女本身就在“加分”中获得了意外的好处,那么这种勇气自然会难产———这倒是加分政策细则中需要调整的部分。
新闻回放:7月26日,甘肃凉州区在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此举因“大人的事小孩千”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鲁珊)
(本文来源:武汉晚报)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