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认定之争
被包括何业大、田家雄在内的巫山籍考生家长提及的是,他们选择更改孩子民族成分的一个原因是,巫山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巴东与建始均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下辖县。多名当地人士提及,在1952年,现隶属于巫山的铜鼓镇,当时曾处在湖北建始县的管辖范围内。
巫山县民宗局局长杨永红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巫山与巴东、建始这些少数民族区域是“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族”,巫山人常有背背篓出行,用白布包头,唱山歌,哭丧哭嫁等典型土家族风土人情。
47岁的杨永红此前曾在巫山县纪委工作过9年,目前身任县民宗局局长的他感到了潜在的压力。因为少数民族考生向来有政策照顾,但何川洋系列民族加分违规事件爆发后,巫山县民宗局不敢轻易核准新的民族成分变更申请。
“少数民族的确认,到底依据什么标准?应该追溯到哪一辈?如果要恢复少数民族身份,又要从哪一代人开始恢复?”杨永红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以往,对少数民族的认定是根据民族生活习性,而在事实认定上,这是极为模糊的。
在2002年12月,根据渝府[2002]230号文件,重庆市政府同意撤销巫山县邓家乡、红椿乡,设立邓家土家族乡和红椿土家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
杨永红说,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不少居民以为少数民族落后,会被人歧视,所以许多家庭不愿意填报自己是少数民族,在接下来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也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承认并如实填写自己是土家族,“从县志上看,巫山确实都是土家族的后裔。如果当年老百姓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民族成分,现在巫山县可能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就不存在改民族的问题了”。
但后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大力扶持政策。诸如,国家每年播给邓家、红椿两个土家族乡的基础设施(建桥修路等)、社会事业(如教育、卫生等)的扶持资金达300多万元。杨永红称,如果巫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扶持的资金将每年高达上千万元。少数民族乡,开始成为香饽饽。
此外,要认定少数民族成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十分重要。重庆武隆县曾在一年一次确定了4个乡镇是土家族乡,因此,每年获得国家扶持款数百万元。
与巫山隔壁的巫溪县,去年为确认少数民族乡镇,该县还特地发了一个红头文件,经民宗局核查,确认了6000余人的少数民族申请,最后公安不敢大面积更改,原因是不符合现有政策。至今,该县还没有一个少数民族乡。
2009年7月2日,巫山县监察局、县民宗局、县教委、县公安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户籍管理严格执行民族成分变更有关规定的通知》,重申改民族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该通知下发到各乡镇。
杨永红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巫山县一共受理已经更改民族成分的100多人全部进行“自查自纠”。今年6月27日后,巫山县委县政府要求调档复查近年来申报批准名单,“现在不能讲情理上被认定是少数民族了,只能按法律文书上的办,只能看他的父亲或母亲被查出是不是少数民族,如果父母双方均不是,就要纠正过来”。
从文件发布当天至7月14日,已有32人主动申请纠错,改回汉族,“三分之一的人都被纠了过来”。
并且,民族成分更改的程序会被简化,减少人为介入的环节。今后,如果巫山县民众想要更改民族成分,只能向作为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本人申请,杨会看申请人及其父母身份证、户口的原件,“之前,下面把关面太广;以后,不存在乡镇部门把关的问题”。县民宗局批复后,直接到公安局办理变更手续。
2007年9月,巫山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联合发文确定,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不能向上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今年7月,该县再次发文规定,父母双方均不属于少数民族成分的,本人不得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
包括杨永红在内的多名当地干部称,目前,在巫山,一个家庭内部有多个民族成分的现象,广泛存在。在红椿土家族乡,也存在父亲、姐妹都是土家族,但兄弟却是汉族的情形。
杨永红说,因现在政策并无详细规定,给日常工作带来不小困难。如果能像DNA检测一样,达到某个数据条件,即可认定,也就好办了。
他甚至预测,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巫山肯定有很多老百姓要求改成少数民族。
是聚散地或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能享受5分或20分的加分,这个巨大的加分诱惑,让当地民众趋之若鹜地到民宗局要求更改民族成分。杨永红认为,文件规定与现实状况差距很大,曾有居民搬出家谱说自己从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要求改回,尽管有文件规定,但县民宗局“很头痛”,“对民族成分的确定,是应该尊重历史,还是尊重现实?”
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
记者从巫山县招办以及巫山县高级中学了解到的加分程序是:报考前,学校和各考点按照重庆招考指南上的报考程序、加分政策,对考生与家长进行宣传,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上一年12月5日高考报名时自行填写包含民族信息在内的考生信息,并于高考当年的三四月份,将可以获取加分的证明材料,比如身份证、户口簿等原件提交至学校招办,再以学校为单位,统一交至巫山县招办,核对并确认。之后,均有公示期。
而为什么在整个高考报名与信息复查与公示过程中,无法发现那些造假的加分者?
巫山县招办招生科科长代去思举例称,招办相当于裁判,而倘若运动员上场前服用了兴奋剂,裁判是发现不了,对运动员的检测工作属于兴奋剂检测中心。
他也称,所有的高考加分后都注明“是否录取,由学校决定”,“虽然说认不认这个加分是高校自己决定的,但绝大部分高校是认可加分的,北大、清华都是;只有少数高校只看考生的裸分,比如复旦”。
巫山县是移民大县,也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巫山全县有25个乡镇,其中15个是库区移民乡镇。新的县政府大楼,2001年才投入使用,而原来的巫山县城已经淹没于眼前这片浩瀚长江了。原来海拔为165米的巫山县高级中学,如今也已经淹没在10米深的水底了。
代去思解释,按照现行高考加分政策,每个三峡库区的考生都能加5分;三峡库区淹没城市乡镇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可以再累加一项分值最高的加分项目,但累加后的分值不超过20分。
而巫山高级中学副校长黄少兵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三峡库区考生”加分对于库区是一种“智力支持”,也是对地方“舍小家,顾大家”的一种扶持激励政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他也透露,在2009年巫山高级中学27个班级、1900余名考生中,有过半的考生享受了“三峡库区考生”加分政策的照拂。
记者了解到,“三峡库区考生”是以乡镇为单位统计的。诸如,目前,整个巫山县城的所在地巫峡镇,都属于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范围,所以,巫峡镇的考生就全部享受政策范围内的5分高考加分。
一个隐忧是,如果能够弄到移民证,就能享受加分。在关系网密集的基层小县,这并不太难。
在今年北京大学的录取名单上,不会再有何川洋、田中他们的名字。
如果缺乏一个健全的制度,类似这样的个体悲剧,或者铤而走险的故事,将会被无止境地重演与复制。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布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