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投机,成品油定价公式并未完全透明
专家认为应尽量按规则调整价格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机制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办法》虽然公开了石油价格调整的操作原则,但是基于避免投机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将成品油定价公式完全透明。
比如,《办法》中用到的“可相应调整”说明,第六条提供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条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办法》没有明确,是否在达到这一条件之后就必须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办法》第七条提供了一个大致的价格组成成分和形成框架,但没有提供定价的关键细节,如以何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参照,以及正常加工利润率如何确定等。
林伯强表示,政府对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则采取了有限透明和有选择的回避,是为了防止一部分经济实体进行成品油投机和保证政府在价格博弈中掌握主动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林伯强指出,目前中国成品油定价虽是行政定价,但已经带有市场成分。即使信息不公开,市场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投机。比如,由于上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预期强烈,出现买家买货不提而借用中石化库存囤油的现象,迫使中石化采取了停批的措施。
林伯强认为,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信息是否公开都会导致投机,但是,信息公开的社会成本可能会低一些。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首先,政府出于自身公信力的考虑,受到自身的机制约束,应当尽量按规则调整价格,或者把不能调价的情况在《办法》里说得更清楚一些。不按规则调整的成本很大,除了会影响调控者声誉,还会导致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
“当然,调控者不按规则调价往往有其宏观考虑,如经济和老百姓负担承受能力。那么,能不能按规则调价,而负担问题采用其他补贴方式呢?或者,如果不能调整到位,能不能跟大家说明?”林伯强说。
其次,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定价公平性与合理性。能源价格涉及千家万户,能源企业基本属于国企,质疑调价(尤其是上调)是公众的第一反应。那么,要求政府公开定价办法的社会压力就会很大,有选择的透明是不会让公众满意的。
“信息不透明可能会使很多人批评政府跟垄断企业沆瀣一气,认为能源行业的国企占据垄断地位,背后又有政府支持,公众就成了调价的牺牲者。每一次调价都是与公众的博弈,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林伯强说。
再次,对于一次价格上调,买方可以提前买,卖方可以推后卖,关键是储存能力。就成品油来说,卖方占上风。由于中国的成品油基本上是国企控制,民营比例较小,只要国企不参与或配合,投机的量应该是可控的。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谈成品油定价新机制:
存在推迟调整或者调整幅度不够现象
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自2008年12月19日出台和实施以来,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至今,国内已经经历了五次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其中两次下调,三次上调。可以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变得更加频繁了,接近一个月一调。
“实行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以后,国内调整油价的次数明显多了,以前可能一年也才调整几次。基本上今年以来国内的几次调整都是依据新机制来操作的,跟国际油价贴得比较近。”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说。
不过,纵观今年以来的几次调价,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存在推迟调整或者调整幅度不够的现象。例如,5月7日,上调油价的消息在业内流传,且明确每吨价格涨幅会在500元至520元之间,但最后调价行为并未落实,一直拖到6月1日才最终上调。
“6月份的两次调价都有调整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新机制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牛犁认为,国家控制油价调整幅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除了考虑国际油价走势以外,国家还要考虑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以及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二是,国际油价往往不总是受需求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有投机的成分,所以有必要通过缩小涨幅来抵御高油价对我国的冲击。
牛犁表示,国内油价下调少了,老百姓肯定有意见;如果国内油价上调少了,老百姓肯定没意见。但油价上调少了也未必就是好事,油价调整要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总的来说要有利于节能减排。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次6月30日国家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后,国际油价就一路下滑,并很快跌破60美元大关,国内各地的成品油批发价格也纷纷回落,加油站的降价促销规模不断扩大,以广东为例,中石油已经将批发价格下调了300元至400元/吨。
“由于国内油价不是跟国际油价实时同步地调整,国内油价难免会滞后一些,但比以前已经好多了。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并非是最完美的,它只是目前过渡时期的一个权宜之计,油价调整最终的改革方向是逐步走向市场化。”牛犁说。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高油价 投机 成品油 促销 批发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