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根据“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调价规律,再次上调成品油价的“时间窗口”或许已近在咫尺(上一次调整时间为2009年3月25日)。 国内成品油价税改机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了稳定的调整预判周期。此次调价与否,将成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效力的一次重要检验。根据我国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国家发改委就会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进行调整。 如今,距上次调价已有20天。此间,我们也看到,WTI油价在美联储、美国财政部注资与拨款救助政策的刺激以及一系列经济数据转好的鼓舞下,于近半个月内攀升了6%。而受此带动,三种原油平均价更是提升了9%左右。 此外,有国内知名能源信息服务机构息旺能源分别就两种不同的计价期(连续10个工作日、连续20个工作日)和两种不同的原油一揽子方式(迪拜、布伦特、米纳斯;迪拜、布伦特、辛塔)进行计算后发现,3月25日至4月13日,国际三地原油加权价涨幅达8%-9%,远远高出新定价机制里说的涨跌幅4%。 由此看来,上调油价显得非常必要,不然就会使得成品油定价机制形同虚设。最重要的是,这也表明中国政府将恪守更加频繁地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承诺,从而使炼油企业的利润率更为稳定。 据了解,目前国内汽油实际批发价大概为每吨5600元,柴油每吨5000元。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国内汽柴油价格将可能有每吨约350元以上的上调幅度,其中汽油出厂价可能每吨上调390元,柴油出厂价可能每吨上调370元。不过,调整后的国内汽油价格还是较预测出厂价相差约1000元,柴油价格则相差870元。 国内油价的出厂价和批发价上调,表现出石化行业两大集团的不断推价行为,而且这种推价行为并不会随着价格的上调而结束。另一方面,受官方调价预期的拉动,市场中‘买涨追涨’的气氛将可能继续支撑社会中间商与终端用户的购买热情。业内预期此次调价幅度较大,对市场将有比较明显的“震动”作用,这将对今后国内油价的实际落点有重要意义。 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使得中国成品油价格对国际市场的反应更为灵敏。其实,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成品油价格开始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油价变化同样可以看做是经济的体温计。目前国内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因此国内油价迎来调整“窗口”或许也是为时不远。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批发价 50元 柴油 成品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