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土地流转的慈溪探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3月19日 15:23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在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日趋加快的今天,如何同步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浙江省慈溪市,以建立全覆盖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为突破口,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激励机制,历经20年,突破重重障碍,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规划先行、结合社保”的新路子。

  中介全覆盖,打造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

  慈溪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隶属宁波,现市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就有87万。慈溪经济比较发达,是全国百强县,有各类工商企业77890家,本地户籍的从业人员70万人。

  据了解,慈溪市的土地流转,源于制止土地抛荒。1999年,慈溪市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2000年到200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土地流转,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在慈溪,不论哪个乡镇哪个村,只要农户愿意流出土地,都可以跟村服务站签订委托协议,由服务站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负责将土地统一发包给经营户。在村内流转的,村服务站直接完成中介,涉及到村外、镇外的,由镇里的服务中心与相关乡镇服务中心负责完成中介。不管中介是否成功,农户在签订委托协议后的第二个月,都可以到服务站领取土地流转金。至今,慈溪共有20个乡镇、289个有承包土地的行政村都建起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中介组织的设立,不仅解决了原来土地流转主体脱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等弊病,还保证了土地的集中连片,促进了规模经营。市农业局经营管理科科长祁伯灿从事土地流转工作多年,他坦言:“过去经常要处理流转纠纷,忙得头昏脑胀。现在土地流转的具体工作都由服务站完成,我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新问题,出台新政策。”

  2002年,慈溪土地流转结束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一年时间就新增了6万多亩,新增面积是上年的6.5倍。此后,全市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平均保持在1.5万亩以上。同时,单体规模经营的面积也从原来的10亩为主逐步向100亩以上为主发展。

  “涌森”是种植出口蔬菜的农场,场长郑涌森告诉记者:“过去流转几十亩土地,要自己挨家挨户去谈,麻烦不说,成功率也低;现在由村服务站统一出面,公开招标,一目了然,一包就是几百亩,大家都方便。”现在,涌森农场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600亩。

  项目带动,突破土地流转的规模瓶颈

  人多地少,是浙江的基本省情,慈溪也不例外,人均耕地只有0.6亩。其中又分为按劳力分配的责任田和按人口分配的口粮田,一家农户虽说会有2亩多地,但往往分散在多个地方,东一块,西一块,十分零碎,加上中间还有不少插花地,土地流转起来成本高、纠葛多、难度大,根本谈不上任何规模,也引不起大户的兴趣。因此,土地流转对许多地方政府来说,可谓吃力不讨好。

  如何突破土地流转中的规模瓶颈,慈溪的做法是,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带动流转,开发一片,流转一片。

  慈溪地处杭州湾,有大片的滩涂,地势低洼,原是棉花产区,效益不高,调整产业结构后,以发展出口创汇蔬菜为主。为了提高农田标准化,农业、国土、财政、水利等部门先后以土地整理、土地综合开发、滩涂围垦等名义进行了多个项目开发,兴建了各种基础设施,土地质量有了大幅提高,规模也得以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生产主体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可以一展身手。

  慈溪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将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开发、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规划中,该区域是蔬菜产区,项目开发时就按蔬菜生产的要求进行,项目验收合格后,该基地只能种蔬菜,不得挪作他用。

  “中横线”,是一条从杭州湾到宁波市的新公路,因横贯慈溪中部而得名。与常见的浙江农村不同,沿着“中横线”在慈溪驱车前行,所见都是连片的蔬菜基地,田成行、地成方,田间道路和排灌沟渠齐全,十分壮观。根据慈溪产业规划,“中横线”沿线都是蔬菜基地。

  在逍林镇破山村蔬菜基地,农场主余慧锋指着一大片菜园子向记者介绍:以前,这里名叫“三十六洼”,因为零零碎碎,一共有36个小水塘而得名,一下大雨就被水淹,老百姓避之惟恐不及。项目开发后,全成了标准农田,地块大,标准高,大家都争着来承包。

  截至目前,慈溪65万亩耕地中,农村承包土地面积54.13万亩,已流转的土地面积达31.4万亩,占全市农村承包土地面积的58%,形成1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的有31.6万亩,100亩经营规模以上的逾12万亩。在流转的31.4万亩土地中,通过项目开发促成的就占一半以上。

  与社保结合,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在慈溪,因为有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土地流转开始步入制度化轨道,农民放心,土地承包户安心,政府省心。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税的免除、土地收益的提高,导致农户对土地升值预期不断加大。

  2008年,是慈溪土地流转合同到期的高峰年,需续签流转合同的土地有近3万亩。据农业部门调查,有40%的农户到期后不愿续签流转合同,即使愿意续签,也希望将流转年限定在5年以下。

  慈溪土地流转又一次面临严峻挑战。针对此,慈溪市及时调整政策,出台了土地流转与农民养老保障相结合的政策。政策规定,对二轮承包期内剩余年限的土地经营权一次性委托镇、村流转的农户,市财政每年给予每亩100元的养老保险补贴。

  市农业局分管副局长诸永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行情,土地流转费一般每亩为400元左右,外加100元社保补贴,以二轮承包剩余年限有21年计算,每亩土地可拿流转费、社保补贴共计10500元。而土地承包权属关系依然没变,一旦土地被征用,劳力安置等政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另外市里还在酝酿新的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保政策,一旦实施,长期流出土地的农户所获得的利益不亚于土地被征用的农户。”

  将土地流转与农民社保相结合,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给他们吃了一颗长效“定心丸”。

  在逍林镇破山村采访时,一位名叫张宏民的老汉拉着记者的手说:“现在都是年轻人在外面做生意、办厂,年纪大的人在家里帮衬帮衬,土地不种可惜,种又没有精力,流转还有收入,大家都有利。”

  该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站长岑再尔说:“以前大家还有顾虑,怕流转土地时间长说不清楚,现在跟社保结合,又有钱拿,又是凭证,当然好。”

  土地大流转促成现代农业大发展。目前,慈溪已形成创汇蔬菜、名优水果、特色水产、食草畜禽和花卉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其中200亩以上的绿色产业基地有222个,面积超过17万亩;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浙江省级3个,建有家庭农场、联户农场等450家。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通集团,其前身为小小的慈溪冷冻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是浙江最大蔬菜出口企业,年出口蔬菜3亿多元,在慈溪建有各类蔬菜种植基地达5万多亩。

  集团董事长陈龙海坦承:“大量的蔬菜出口,一定要有稳定的、安全可控的原料基地,如果土地流转不起来,海通的发展就会很难。”

  农业,在慈溪不再是没有效益的累赘,而是十分抢手的产业,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开始青睐农业,纷纷投身其中。2007年,慈溪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3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26元,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30多家,农产品出口交货值28.8亿元,占宁波全市农产品出口的45%。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收益 交易 交易平台 菜种 保险 
稿源: 农民日报   编辑: 实习编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强生门
中国进入3G时代
“3·15”消费与发展
德国发生校园枪击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