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强生风波”紧,沉默最可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3月18日 19:16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三鹿奶粉笼罩在消费者心中的阴影尚未消散,一场“强生风波”却再一次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日前,一家名为“安全化妆品运动”的美国消费者组织发布报告称,一些强生公司的婴儿卫浴产品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随后,强生公司发表声明,声称其产品符合甚至超过有关法规要求。而美国的个人护理协会也发布了相应声明,为强生产品的安全背书。

  “强生产品被疑有毒”的消息引发了消费者的震动,而对于“是否有毒”的各种说法,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深盼着权威部门能及时给出明确答案。令人不解的是,已经过去几天了,仍然不见权威部门为消费者解惑。虽然,日前也有媒体曝出质检总局已经开始就长春的一起使用强生用品的案例进行调查,可正当消费者睁大眼睛等着结论的时候,质检总局却否决了相关报道。一盆冷水浇来,凉透了消费者满怀期待的心。

  许多人觉得有点奇怪了,为什么在如此风波之中,不见有关部门身影?为什么在最需要有关部门发出权威声音、作出权威结论,需要有关部门来真正关心广大民众利益的紧要关头,肩负着监管产品安全、肩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相关部门却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在民众存有如此众多疑惑的问题上,有关部门却选择了沉默?这沉默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从中作怪?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有关部门的忽视、懈怠和失职促成了“三鹿”的悲剧。有关部门其后坦承“早就知道牛奶里面会加料,没想到加的是三聚氰胺”。可是,这种事后的忏悔挽回不了已经造成的损害,弥合不了民众心中的道道伤痕。现在,遇到问题的是“强生”,有关部门究竟从之前的忏悔之中觉悟到了什么?在等待的又是什么呢?既然消费者有怀疑,在长春和成都等地也的确发生了强生用品的不良事例,有关部门为何还要犹犹豫豫、踌躇不前?难道一定要等到所有怀疑成了事实,一定要等到更多坏影响和不良事实出现?

  有关方面按兵不动,或许是出于对强生的信任与爱护。只是,如果不能就消费者心中的疑惑作出权威调查和结论,强生的相关产品反而会因此受到消费者排斥。因为,消费者无法、也无力去证明强生的产品是否存在问题,而强生公司的声明,又有多少消费者会真诚相信呢?这样的话,就不是对强生的爱护了,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将强生推到问题和谣言的旋涡中心。

  事实上,从有关的声明看起来,强生公司并没有否认其产品之中含有“有毒物质”,只是声称符合有关标准,是在安全范围之内。有关部门选择沉默的原因或许也在此处,强生的有关产品可能真的完全符合有关标准,查来查去也不一定能查出问题来,静观其变或许可以避免许多尴尬。可是,如果有关消费者的损害的确是因强生用品所导致的,那么也需要有关部门及时验证其间的种种关联,来重新考虑这种标准,也不能因符合标准就置之度外。

  当舆论聚焦于“强生”,当民众对产品安全的担忧日渐浓厚,一点点的风波,都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对待,更何况“群众利益无小事”。风波甚紧,此时的沉默,是最最可怕的。

稿源: 钱江晚报  编辑: 实习编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强生门
中国进入3G时代
“3·15”消费与发展
德国发生校园枪击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