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将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尤其提到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这批新增教育经费具体怎样投入,教育界委员围绕这些重要问题展开热议。
120亿元的导向性意义更大
民盟中央常委、青岛市副市长王修林委员认为,中央财政拿出120亿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其导向性意义更大,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今年120亿元的投入将为教师待遇改革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像青岛这样地方财政较好的地区,已经先于其他地区,与公务员工资改革同步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从目前的效果看,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基本持平。实行绩效工资就是从总的财政拨款中拿出一部分进行二次分配,鼓励教师多劳多得。
提高教师待遇要有制度保障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朱鸿民委员说,“我在日本讲课期间了解到,日本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是公务员编制,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他们觉得教师是一个比较稳定,收入有保证的职业,而且在日本教师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我们也有法律规定教师待遇不能低于公务员标准,我觉得既然不低于公务员标准,为什么不直接按公务员标准执行?”
为此,朱鸿民委员建议从政策上出台相关制度法规,让教师待遇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制度保证。
应将高中教师待遇统筹考虑
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委员在4日下午教育界联组会上,就向前来听会的李克强副总理表达了提高教师待遇水平,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的观点。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120亿元的投入中应采取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每位教师平均补助达到100元,即便如此,要真正达到义务教育法中要求的教师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待遇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靠省、市、县财政投入,省财政资金也应采取向贫困县倾斜的政策。
李东福认为,除了资金到位,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杜绝出现因绩效考核带来的一味追求考核成绩、损害教学质量的问题,保证从德、能、勤、绩各方面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山西省教育部门将为此制定下发指导性意见,切实引导这部分资金投入能起到既增加教师收入,又能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此外,李东福委员还建议国家适时将高中教师的待遇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现在很多中等学校采取初中、高中教育一体的模式,很多高中教师,特别是教体育、美术、音乐等公共课的,存在兼教初中课程的现象。一个学校,两种考核方式显然不合适,很有可能出现教师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李东福分析,目前从教育部的统计看,中小学教师数量在1100万人左右,高中教师只占100多万,想要解决这一少部分人的待遇提高问题,并不太困难。统筹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师待遇,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确保经费到每个教师手里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委员认为,关键在于要确保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教师手里。他说,我曾经到湖北中部一个农村中学调研,几年前那个学校里还有一批骨干优秀教师,学校教学质量很好,后来质量慢慢就下来了,因为好的教师嫌条件差基本走光了。现在中小学教师尤其农村教师待遇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待遇的差别,造成了优秀教师向教育战线外流动,贫困地区教师向富裕地区流动,一般学校的优秀教师向重点学校流动。
刘经南委员认为,120亿元分摊到1200万教师身上,每人分得并不多,有关部门要尽职尽责,要加强监管,确保这笔钱真正发到教师手里。现在很多学生毕业都不愿意当老师,尤其不想到农村当老师,都是因为待遇差的问题。另外,很多教师都患有尘肺病等严重的职业病,医疗负担也为很多农村教师带来后顾之忧。(廉维亮 李昕)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工资 一批 中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