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户籍新政”亮相出台,试行期为三年。“试行办法”中规定,持上海市居住证满七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七年,依法纳税,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无违法记录者,可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为吸引优秀人才落户,办法还规定,在上海市做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者在上海被评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可不受时间及参保年限限制。
或许是精英的话语权,被称为上海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的这一新政甫一推出,就广受关注,关注者又大大超出了上海市的范畴,人们是在关心所谓的上海户籍新政,是否会启动中国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想解决户籍者都在等待
记者从上海人事保障局所属的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咨询处了解到,自2月23日上海“户籍新政”推出后,前往居住证各受理点咨询的人就络绎不绝,咨询电话也铃声不断。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统一回复是“公布的只是办法,实施细则没有出来”。咨询者只能无奈地静候细则出台。
咨询者中,在上海和上海周边城市工作的白领占了相当比重,其中不少人按上海“户籍新政”是不符合条件、又渴望落户上海者。有的居住年限不够,有的学历职称尚有差距。他们希望出台的“细则”中有变通余地和更宽泛、更灵活的解读。
■“户籍新政”并不等于全面放开
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上海这次推出的“户籍新政”,对众多渴望落户上海者而言,似乎并非一顿人尽可食的免费午餐。
据曾在去年参与上海市委研究室关于“上海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课题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介绍,上海目前有常住人口约1900万,其中约600多万人没有上海户籍。“其中想在上海落户者众”。
专家说:“事实上,这几年年平均能进入上海落户的人员在10万人左右,这也就是上海目前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量。”
想在上海落户者中,既有持上海人才居住证的高端人才,也有一般的打工者。还包括按政策想回上海的曾经的支边人员、插队落户人员,总数达到五六十万,这还不包括他们的子女甚至孙辈后代。另外还有30多万嫁给上海人的外来“媳妇”。按照有关政策,她们的户口问题也要逐步解决。
这两年,上海每年平均毕业的大学生共有15万多人,其中一半左右是外地户口,每年他们中有1.6万人左右能够解决上海户口,而其他人也多在上海就地寻找工作留在上海。这都给上海人口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很大压力。
所以上海在人口的准入上实行“总量调控,综合平衡”的政策,“户籍新政”并不等于全面放开。也就是每年每部分人有多少能解决户口问题,要“综合”考虑,分批解决。对转户口实行总量调控是为了“留有余地”。
■城市承载力阻止户籍全面放开
虽然上海的“户籍新政”客观上有“瞄准精英,户口变成了变相奖励”之嫌,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人口的压力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承载力和财政压力。是城市承载力和财政压力阻止了户籍的全面放开。”王大犇说,“关于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上海很早就开始进行方案论证,但始终难下决心正式推出,作为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对户籍是不敢马上全面放开的。因为城乡差别的现实、大城市与小城市差别的现实,导致一旦放开,就会带来一系列相关问题,使上海承受无法承受之重。比如, 320万外来打工者都落了户,如果有人失业,就要解决低保问题,还有廉租房问题、经济适用房问题,这都是巨大的财政开销。”
“但从长远讲,上海与其他城市一样,户籍制度只会越来越松。随着上海与其他城市与地区差别的减小,随着附着在户籍背后的实惠越来越少,户籍的政策就会更多地放开。或许‘户籍新政’的‘三年’试行期以后情况就会有所变化。”
■“户籍新政”受益者每年仅几千人
王大犇说,虽然上海市办理人才居住证的人有100万左右,但按照“户籍新政”,够条件能在上海落户的人,平均分配到每年,总量不是很大,应该只有几千人,也就是那些高端人才。“这在之前的课题论证中已经有过统计。因此,也不会对上海的人口总量带来多大冲击。但这一政策的传导作用却是很大的。”
王大犇说:“新政策采取‘先入围,再轮候’的做法,符合所设条件的人才将可‘入围’,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轮候,依次落实户籍。这是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一次引人瞩目的重大调整。我理解,上海市这一‘户籍新政’的最大作用与意义在于,给所有想落户上海的人确定了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或者说是标准。”
“如果你想来上海,你就可以照着这个目标、标准去努力,时间达到了,就水到渠成,实现所愿。不像过去没有标准,让人看不到尽头。”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子良认为,上海“试行办法”的准入条件体现了不唯学历、不唯身份,突出人才,强调能力业绩,“凭贡献”落户的特征,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受惠群体要广得多。
政策解读
■相关细则为何6月出台
王大犇说,正是这一户改新政出台的背景和“七年”的规定,决定了相关细则,最大的可能是6月左右推出。“因为上海推行人才居住证是在2002年6月15日,到今年6月15日正好7年。细则应该在这个时间左右,最好是之前出台,以便符合条件的人员能依据细则按时‘转户籍’。”
■细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王大犇认为,“细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户籍在哪里申报、办理以及申报人企业投资规模、用人规模、企业税收达到多少等。
■硬性指标不会有太大弹性
对于有人提出“能否在政策上变通,特殊人才应特殊对待”、“外企白领没职称怎么办”等问题,王大犇认为“或许会有一些,但不会很大”,“因为必要的硬性指标能避免一些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
但他也表示,此次上海“户籍新政”出台还有四项激励条件,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可以优先申办。
■会否有“能落户的不落户,想落户的又落不了户”户籍悖论情况
对会否有“能落户的不落户,想落户的又落不了户”的户籍悖论情况出现的问题,王大犇表示,这种情况肯定会有。比如一些来自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国外的人,他们对是否落户上海可能并不在意。像上海每年的“海归”人士就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这其中肯定有不少属于这种情况的”。
“但上海不会强求谁来落户。事实上,上海这一政策的推出也考虑的是与以往的政策对接,解决想在上海落户者的问题。”
新闻背景
上海多次户籍制度改革
曾使不同人员得到实惠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后多次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1994年2月1日开始的第一次户籍改革中,上海正式实施了“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外来人员只要在上海买下一定面积的商品住宅,就可以申请蓝印户口。至2002年蓝印户口停办的八年间,共有42万人通过购买房子取得上海户籍。
2002年6月起实行的第二次户籍改革中,上海推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持证者在创办企业等方面享有相应市民待遇。
从2004年10月开始,上海市实施居住证暂行规定,将居住证的适用对象从原来的人才引进扩大到所有的进入稳定职业和稳定住所的外省人员都可以申请,也享有更多的市民待遇。
2005年,上海推行引进人才工作证,一部分在沪工作的外地人通过这条绿色通道走进了上海。持证人在子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企业投资 保险 白领 人力资源 优惠 |